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护理专科生综合能力的开发与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探讨研究护生在临床工作中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培养其树立“慎独”精神,强化“审慎”意识,增强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尽快进入护士角色,能顺利进入临床工作。
关键词:护生;综合能力;实训;慎独;自我保护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对象
在护理教育中,我们对2011级专科理护5班 65名学生增加了综合能力培养,借鉴了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对学生系统、全面、逼真训练,效果明显。
2.方法
2.1问卷调查。自编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有关心理状态和工作能力的调查,主要通过6个方面实施调查分析:(1)焦虑;(2)迷茫;(3)不会执行医嘱;(4)不会应对病人的提问;(5)不知如何自我保护;(6)不知如何积累临床经验。 发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心理状况并不乐观,56%护生存在盲目乐观,兴奋狂热,觉的努力去做,就会有回报,就会得到病人的认可,对于如何免于医疗纠纷,如何免于伤害,如何与病人沟通缺乏了解。65%护生存在惧怕、焦虑、迷茫等心理状态,整日纠结矛盾,觉的无从下手。
2.2干预措施。2.2.1护理实验室模拟临床工作场景,让学生亲临其境。首先组织学生在实验室学习医院各项制度,如请假制度、会诊制度、交接班制度、查房制度。要求学生熟悉和严格遵守各种制度,为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打下基础。之后让同学了解临床各科室工作情况,并扮演不同岗位角色模拟医院护理情景。如:一名学生扮演护士长,根据自己科室的实际情况,工作性质制定的一天的工作量,分配到各班中去,保证工作不重复,不脱节。由几名学生根据护士长所排班情况分别扮演早、中、夜、主班、治疗班、责任制护理班几个基本班护士,她们分别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按着工作流程描述和完成自己工作任务和护理情景。学生扮演病人和护士,实施主班护士出入院病人护理、医嘱处理等工作;治疗班护士怎样为病人做好治疗护理;责任护士要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做好早、中、夜各班工作及其交班工作,体验药物交接班、床头交接班、书写和宣读交接班报告的工作。学生通过模拟扮演、体验,初步了解工作流程,消除对临床工作的陌生感。2.2.2.教学生如何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首先在护理实验室组织学生开展情景护理,护理教师编写典型病案例,请同学制定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学生通过查资料,制定护理计划,编写护理情景脚本。学生还要组成小组扮演护理情景,通过身临其境体验不同病人的症状、体征,实施护理的过程。学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培养学生观察病情的敏锐性、扩展知识能力,开拓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多学习,多积累,体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哲理。 2.2.3.培养人文关怀理念,学会与病人沟通。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强化“三基护理”学习,还始终贯述人文关怀理念。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维权协会调查表明,当前85.3%的护患冲突是由于沟通不良障碍导致的。可见沟通对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引导学生时刻站病人的角度想问题。通过反复举例强化人文关怀理念,使学生学会用眼神或微笑与病人交流。2.2.4建立法律法规意识。在医院存在临床护理工作超负荷运转,病人维权意识及对健康要求逐年提高,病人需求逐渐市场化的当前形势下,学生要有法制理念,不盲目热心,要有防范意识,要按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标准及相关制度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在强化技能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有关部门对卫生事业单位颁布的各种条例、法律、法规,比如2008.1.2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517号文的《护士条例》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护理活动”,告知学生实习期间没有独立执行医嘱的权利,必须在带教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实施。还有第三十一条,出现什么情况会受到警告处分或吊销护士执业证书。培训中反复强调,使学生逐渐树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律意识。2.2.5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提高个人防护能力。有文献报道,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锐器伤、玻璃伤高达86.7―93.8%,具有防护技术和应急处理能力的仅占6.6%,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护理教育体系尚无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课程。从学生到临床护士角色转换过程中,由于对工作环境的不熟悉,技能的不熟练,工作节奏快,缺乏临床经验 ,学生很可能成为职业风险易感者。在培训中,告知学生进入医院前要常规查体,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尤其了解体内是否存在乙肝表面抗体,若阴性,应及时注射乙肝疫苗,以增加机体的防御能力。学生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后一定要规范洗手、戴手套及戴口罩,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或传播。 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化学性危害,例如: 消毒剂甲醛、戊二醛、化疗药、抗生素等对人的危害,避免直接接触或吸入有害物质。用扎实的专业知识降低和规避职业风险。2.2.6培养“慎独”精神,强化“审慎”意识。在培训中引导学生培养“慎独”精神。护理工作是以病人为服务对象,应积极主动、全心全意护理病人 ,特别是对失去知觉和丧失自理能力的病人。教会学生要把对患者的同情心、责任心、事业心、职业良心,作为自己行为的动力,要有一种使命感,对每一个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细致护理,打消“侥幸”心理,尤其是工作繁忙、劳累时,要坚持以“慎独”精神要求自己,从工作的点点滴滴磨练自己的意志,不断增强职业道德的自觉性,从而达到“慎独”的境界 。强化“审慎”意识。我国古代医学家李时珍把“用药”比喻“用刑”“谈即便隔生死”。医护人员稍有不慎就可能对病人有生命危险。特别是护理人员,在给药时一定慎之又慎,严格三查七对,不可机械执行医嘱,发现疑问及时与带教老师或有关医生沟通,要用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要有“审慎”意识,防止医疗事故发生。
二、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显示学生心理状况通过干预实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学生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的比较
项目 学习前 学习后 X2 p
盲目乐观,兴奋狂热 56% 24% 13.263 0.000
惧怕、焦虑、迷茫 65% 20% 25.407 0.000
研究发现对于临床实践工作的迷茫程度有明显改善,对临床工作的焦虑人数有所减少,学生盲目乐观,兴奋狂热的状态有所改善,对临床工作的认知更加谨慎。
三、 讨论
学生在校期间心理状况对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学习有较大的影响,故而教师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应用引导型教学方法,可以系统、全面、逼真地引导学生尽快对护士角色进行认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护理综合能力能够有效储备,成为一名未来的高素质的护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