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辽宁省新兴产业竞争力发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辽宁省新兴产业竞争力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和研究意义

产业竞争力,是指一个国或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能力。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是以国际竞争力的形式进入学术研究领域的。在此之前和之后,许多学者从不同层次和不同的角度对产业竞争力概念和内涵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对产业竞争力的不同理解。根据这个定义,竞争力实质上是一个比较的概念,涉及两个基本方面的问题:

一是比较的范围。产业竞争力首先是一个区域的概念。比较的范围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应突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

二是比较的内容。产业竞争力是一种比较生产力。所谓比较生产力是指企业或产业能够以比其他竞争对手更有效的方式持续生产出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产品,并由此获得满意的经济收益的综合能力。其重要标志是大量持续地向区内外市场输出产品、技术和设备,占有市场份额并获得利润。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一直是辽宁省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推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2010年2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专门了《关于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意见》,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中央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机遇,集中全省力量,把辽宁建设成为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国家重要的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基地,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重要支撑。并提出重点发展的9大新兴产业,包括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信息产业、节能环保、海洋产业、生物育种和高技术服务业等。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对辽宁省新兴产业发展的竞争力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以便为制定推动辽宁省新兴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方面的政策和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二、辽宁省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

全球金融危机既对辽宁提出严峻挑战,又创造了与全球经济同步的跨越式机遇,因此,辽宁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必须超越"追赶发展"模式,以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为抓手,深化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弯道超车",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引领辽宁未来经济发展。近年来,我省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从省政府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和积极,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我省蓬勃发展。但与广东,上海等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省新兴产业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存在许多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发展新兴产业缺乏核心技术支撑,发展新兴产业的制度环境尚不健全,发展新兴产业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资金支持和发展新兴产业的规模偏小等问题。

三、辽宁省新兴产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

1、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了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首先,基础设施的加强可以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某一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是指其产品的价格和服务在市场上有优势,而产品的成本决定了产品价格的定位,因此基本基础设施的改进同样可以促进产品成本优势的扩大。其次,与技术基础设施产业竞争力密切相关。产业竞争力的增强需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的支持,而在基础设施的外延已经由最初的基本基础设施扩大到现在的技术基础设施,技术基础设施已经成为衡量一国或区域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标志。我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缺口大。交通阻塞日趋严重。供水不足,排水设施落后。城市汽化率低。这些也都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啊。所以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2、"后发优势"意识薄弱

"后发优势"就是指落后地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模仿,用低于开发成本的代价掌握先进科技,获得科学技术和制度变迁的利益,从而赶上或超过发达区域的优势。我省"后发优势"意识薄弱主要体现为:其一,一旦经济进步在发达区域成为可见的事实,模仿、学习、赶超就成为落后区域将要采取的重要决策内容目前政府对,这一措施认同感不强。其二,由于害怕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费用过大造成推动"后发优势"措施的动力不足。虽然后进区域在学习竞争力高的区域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这种学习成本与探索成本相比很小,所花费的时间也较短。这是因为竞争力高的区域在形成先进科学技术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实验和探索,走过无数弯路,付出了巨大代价。而后进区域通过学习已取得的先进技术可以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

3、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目前我省新一代技术信息产业,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得发展实力较强,但是其在新兴产业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之间差距甚大,产业与产业之间结构不合理,发展很不平衡。同时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生物制药等新型产业的产业化程度不高。装备制造业,生物制药等一些我省优势产业并未充分起到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和进一步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作用。

四、对提升我省新兴产业竞争力的一些建议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强"后发优势"意识

加强对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加快还清基础设施建设欠账,着力解决城市交通阻塞,供水不足,排水设施落后和城市汽化率低等问题。增强"后发优势"意识,通过不断对竞争力高的区域通的观察、学习、模仿,以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而获得科学技术和制度变迁的利益,从而赶上或超过发达区域的优势。

2、注重培育主导产业,重点提升绝对优势型产业的竞争能力

装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及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一方面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是辽宁省参与区际分工的主要产业载体;另一方面它们与其他产业存在广泛而密切的产业联系,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对辽宁省经济增长其组织和带动作用。它们是辽宁省的优势产业,对于这类产业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尤其是注意加大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并保持其竞争力,并适当延长产业链条,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关联互动,带动辽宁省竞争的整体增长。

3、优化产业结构,有选择的引导和支持优势产业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能源,饮料制造业、造纸及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等行业,虽然目前规模不大,而且在我省工业行业中的竞争力也不突出,对目前我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限,但是它们具有全国层面上的区际比较优势,能很好的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是辽宁省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该类产业虽然具有很强的区际比较优势,但是应该注意其基础竞争力较低,很容易造成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应该注意引导和支持,扩大产业规模,进行选择性优异,以便从中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参考文献:

[1]陈刚.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机理探析[J].理论导刊,2004(2).

[2]王志.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中的自主创新问题研究 [J].财经问题研究,2010(5).

[3]王玲.辽宁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6).

[4]王飞鹏,欧阳联灿.产业集群的人才聚集效应与人才管理制度创新[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4).

作者简介:阎璐彬(1987-),河南许昌人,辽宁大学研究生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