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街 偶然听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饭后散步,路过莲花二村的崇仙宫,经常听到里面传出喧闹的锣鼓和唱腔。我有时会转进去,站在台下听一会儿。戏台上灯火辉煌,无论凤冠霞帔的穆桂英,苦守寒窑的王宝钏,张口都是一串依依呀呀的闽南话,让人有时空错乱之感。舞台边打着字幕,连读带猜,我也能看懂三分。主角的演出很投入,跑龙套的兵勇或仆从就站得松松垮垮,神情漠然,仿佛泥塑木雕。观众席上坐着的老人,一个个伸长脖子,听得如痴如醉,时不时爆发一阵笑声。年轻人多半站在外圈,来来往往,随意听上几句。
崇仙宫是小庙,门面低矮,隐藏在一排店面后面。我白天也去过,飞檐曲脊,装饰俗丽,忘记了庙里祭祀的是王爷还是关公。闽南巫风浓厚,神灵众多,你永远弄不明白人们造出了多少神,建起了多少宫庙,有多少神诞纪念日。民国《厦门市志》描述本地习俗:“满地丛祠,迎神赛会,一年之交,且居其半。”据统计,面积10平方米以上的宫庙,厦门市就有1500多座。街头巷尾,你冷不防就会遇到一座。
有宫庙必有戏台,戏台设于神庙对面,以方便神明观看。一年到头,闽南人可以找出无数个演戏的理由,但最重要的还是酬神。清人施鸿保《闽杂记》记述泉州七月普度的盛况:“泉州等处,则分社轮日,沿街演戏,昼夜相继。”娱神娱人,是闽南民间戏曲繁荣的主要原因。厦门岛内曾厝圣妈宫的海边戏台,一年就演出100多场。
厦门人最喜欢看歌仔戏,剧团主要来自漳州龙海。歌仔戏又称芗剧,起源于闽南,形成于台湾,回传大陆,是风行海峡两岸的地方剧种,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歌仔戏的最大特点是草根性,使用真嗓演唱,化妆浓艳,动作的程式化不高,比较生活化。厦门比较流行的地方戏曲还有高甲戏、梨园戏、潮剧和木偶戏等,它们均使用当地方言演出,从前称白字戏。与本地声腔相对的,是唱念均使用官话的外来声腔,如京剧、昆曲等正音戏,但在厦门似乎没什么市场。我有个朋友叫沈志民,空有一手好京胡,掉头搞绘画和行为艺术去了,有时也在朋友聚会中拉拉京胡,便有一种壮志未酬的落寞。
厦门民间戏曲之发达,恐怕全国罕见。我是戏盲,一个随遇而安的看客,生活在岛上,时不时会与一些非正式演出打个照面。中山公园、中山路和轮渡等公共空间,榕树下,或者一间凉亭,经常聚集着一些老人吹拉弹唱,自娱自乐。如有几个观众,他们兴致更高。急如雨点的琵琶,深沉悠远的洞箫,凄婉悱恻的二胡,明亮欢快的唢呐,伴合如泣如诉的唱腔,给这座城市平添一种柔婉风致。
在厦门胡乱听戏,断断续续,看过《陈三五娘》的只鳞片爪。这是一个流传于闽南的爱情故事:泉州书生陈三在潮州元宵节赏灯,对黄五娘一见钟情;后陈三骑马寻访,五娘投荔枝手帕表达爱意;陈三化装成磨镜人入黄府,故意打破宝镜,卖身为奴;黄五娘已与林家定有婚约,经婢女益春传情,两人海誓山盟;期间又经波折,林家逼婚,最终两人私奔成为眷属。《陈三五娘》原名《荔镜记》,其故事在潮汕、泉州、漳州、台湾等地流传数百年,后成为各种闽南方言诸剧种的母题,曾被改编为潮剧、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莆仙戏、布袋戏、纸影戏等等,就连南音里,也有陈三五娘的上百个唱段。
“六月热毒天,五娘楼上掷荔枝,陈三骑马楼下过,五娘伸手掷给伊……”潮汕地区说的也是闽南方言。跨剧种的陈三五娘爱情故事,凝聚和塑造了大闽南区共同的社会文化心理。要领略闽南戏曲文化的魅力,《陈三五娘》是绕不过的。
听戏地点
曾厝・圣妈宫:农历八月初二是圣妈的节日,来自漳州、厦门以及泉州等地的芗剧团、高甲戏团应圣妈宫信徒的邀请来宫前戏台表演,时间可持续一两个月。
轮渡海滨公园:演出者不少为周边社区居民,在这唱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鼓浪屿海天堂构:专业演员表演南音。南音堪称最慢的戏曲唱法,几个字的一句话可唱到数分钟。另有木偶艺术馆,可欣赏传统手法制作的戏偶工艺。
中山路:小走马路舞台等处常有南音、歌仔戏、答嘴鼓表演,中山路本身亦是闽台风情的老街。
荷音轩:文化艺术中心好清香里的一家闽南文化主题餐厅,来自泉州等地的南音表演者为食客演出。
莲花二村:崇仙宫有一个戏台,气氛很足,且表演频繁,演出前一般会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