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能源产能过剩真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严格来讲,新能源产业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仍然是政府操控下的市场。因此,起伏波动在所难免,且短期内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
2009年8月26日,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明确表示,中国的部分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倾向。除了常见的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之外,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新能源行业也名列其间。
在全球能源价格高企,中国高唱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新能源行业理应“供不应求”。作为全球降低碳排放的有力工具和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的新能源行业,为何却出现了“产能过剩”?
即使没有金融危机,产能也已过剩
所谓产能过剩,是指已有的和正在建设中的生产能力在中短期,远大于实际有效需求。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过剩,就目前来看,主要表现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设备制造能力的过剩。
新能源发电成本高昂,供给和需求都是从未来的角度来计算的。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形势、其他能源的价格、政府的补贴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新能源行业。所以,我们会看到太阳能电池的价格会在几十美元到几百美元之间大幅波动。价格飞速飙升,则一下子催生大量供给,价格回落,就会迅速出现产能过剩。
就太阳能光伏设备产业来说,中国正在上马的项目如果全部投产,即使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也已经达到了全球需求的2倍。中国光伏电池产业的97%用于出口。在危机之前,欧洲一些国家和政府对新能源进行了大规模补贴,提升了需求。但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纷纷调低补贴水平,多晶硅很快出现过剩。
风电设备行业也出现了“一哄而上”的局面:全球的风电设备制造商只有10多家,而中国近几年已经涌现出70多家厂商。现今中国风电装机的需求约为1000万千瓦,而中国70家装备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3500万千瓦,是需求的3.5倍。
国家电监会近日公布的《我国风电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全国风电场普遍经营困难,基于多种原因,近1,3的风电机组处于闲置状态。中国的风力发电行业刚刚进入开始阶段,发电设备的管理、风场建设等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多种因素造成了风力发电的瓶颈。中国的风场有着特殊性,如昼夜温差大、风力强等特点,从西方引进的发电设备不适用中国本土的自然地理条件等,造成了发电设备的闲置与浪费,风电装备制造,实际上出现的情况就是简单引进国外技术,进行快速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失控式的产能快速扩张。
新能源行业过剩的三大推手
一、能源价格暴涨,催生新能源资本泡沫。金融危机之前,石油价格由几十美元/桶飙升到147美元/桶。这让新能源发电看到了大规模应用的曙光。资本市场对新能源行业的反应尤为敏感,投资热情高涨,直接催生股价泡沫。2004年无锡尚德在纽交所上市,成功募集4亿美元;随后,中电光伏、赛维LDK、天威英利等10余家企业先后登陆海外资本市场。在国内资本市场,新能源也成为投资热点,受到追捧。不少传统行业也开始进军新能源产业。2008年初,作为亚洲最大的家纺企业,孚日股份投资与其主业完全不相关的多晶硅产业。新能源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公司股票缺乏一定的定价依据。市场估值过高,企业融资较为容易。
二、市场扭曲理解政府补贴释放出的信号。新能源产能过剩与政府的推动力密切相关。政府通过产业规划和试点释放出来的“投资信号”,让新能源产业对政府政策出现了“模糊理解”,导致产能过剩。中央政府对新能源产业关注度越来越高,并连续了一些产业政策和指导性意见,但实际上,这些政策缺乏规范性、引导性和实际操作性。2009年3月和7月,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这些针对新能源领域的“意见”和“通知”,并不带有相应的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真正的国家补贴还没有明确的落实。
但是,各地方政府和企业却纷纷理解为国家层面的“利好”,开始了大规模的投资热潮,并扩大产能。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着眼于新能源产业,不仅可以直接拉动当地的GDP增长并得到中央政府的大量补贴,更可以改善当地产业结构,提高财政收入。于是,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2009年8月,广东顺德出台了《顺德区促进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暂行办法》,利用其在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应用领域的优势,推动当地企业的发展。中国太阳能和风能较为丰富的地区,多为较为偏远的西部和北部,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当地政府对新能源的投资热情反而更高。
新能源发电虽然有着良好的远景,但短期内在没有政府大幅度补贴的情况下,还没有有效的需求,再加上现在技术的局限,应用面比较狭窄。新能源发电受天气、地理位置等影响较大,供电的可靠性不强,因此急需“智能电网”等调节和调度设备,才能实现并网发电,但此方面存在较大技术局限。
中国煤发电成本每度电约0.2~0.3元,而太阳能发电的成本高达2元左右,这使得太阳能发电在中国主要用于解决偏远地区的用电问题,而无法替代传统能源。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厂,都是前参投人大、后期回收慢的项目。因此,只有在国家进行大力补贴的情况下,才可以形成有效需求。
三、中国的“成本洼地”实际上在对新能源行业进行隐形补贴。多晶硅产业生产技术较为简单,但对生产工艺要求高,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行业。鉴于中国的能源价格低廉、对环境污染的容忍度又比较高,多晶硅制备成为了切合“中国优势”的产业,产能扩张非常快。中国的电价只有0.5元/度左右,而发达国家的电价很多都在1元以上,作为高耗能产业,在中国生产最便宜。实际上,各地方政府在拉动投资项目时,充足而优惠的电力保证成为吸引投资人的条件。
另外,光伏产业的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相对来说,内陆不发达地区对污染的容忍度相对较高。所以,中国的光伏产业基地除江苏之外,大都分布于江西、四川等不发达地区,而不是在北京、上海等周边地区。
政府和企业应通力合作以扭转不利局面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三个因素的联合作用下,造成了中国新能源装备业的产能过剩。新能源产业有着良好的远景,但因为技术和资本运营的原因,短期之内还需依靠政府的补贴。
从有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和企业应该合作,共同扭转现在的不利局面。
首先,政府应该在推出指导性意见的同时,给出具体的操作细则,从而释放出明确的信号,让市场做出正确反应。其次,政府还应从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新能源产业进行整体规划。此外,政府还要加强市场准入和环保方面的监管力度,以减少中国作为能源和污染的“价格洼地”对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隐性补贴”,鼓励企业走向技术竞争。
作为企业,应该在依附海外市场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要进行差异化竞争。大规模的重复建设,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新能源发电,是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装备制造业,还需要发电企业、电网调度企业等多个行业的共同参与,才能实现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