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音乐中的世界 世界中的音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音乐中的世界 世界中的音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6月13日——16日,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创作研究中心和中国音协音乐分析学学会承办的“全国首届音乐(分析)理论大师讲习班”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音乐分析理论界的专家教授及青年学者们汇聚一堂,聆听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丹尼尔·哈里森教授(Prof.Daniel Harrison)的精彩讲座,并与这位资深音乐理论学者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探讨和交流。6月13日上午八点进行的开幕式由中国音协音乐分析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部长贾达群教授主持,上海音乐学院许舒亚院长、徐孟东副院长向大会致辞,丹尼尔·哈里森教授和高为杰教授在开幕式上分别做了精彩的发言。来自全国各地22所高校的60位本届大师班学员以及上海音乐学院部分师生共同出席了此次盛会。

本届音乐(分析)理论大师讲习班共历时四天,哈里森教授讲座主题主要围绕每一种音乐分析理论的分析方法和每种音乐分析理论方法存在的盲点以及当代新音乐分析理论体系的建构进行。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单元。第一个单元,以“和声分析体系的起源与19世纪晚期的高度半音化音乐分析”为主题;第二个单元,主要围绕“20世纪初的和声分析理论与分析举例”进行;第三个单元,围绕“曲式分析的新理论及其分析实践”进行;第四个单元,介绍音乐分析理论的前沿问题,介绍国外音乐分析理论新的发展动态及方向。

第一个单元,丹尼尔·哈里森教授讲座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和声方面的理论介绍,通过19世纪晚期的一些复杂的半音化音乐来介绍这些和弦的分析方法,进一步,更多的介绍近期在美国出现的和弦分析方法。首先,介绍了和弦标注的方法。在和弦标记方法上,美国与欧洲有所不同。在美国,和弦常以罗马数字来标记,在欧洲则有自己的和弦标记方式。如,里曼(Hugo.Riemann)、韦伯(Gottfried Weber)、沃格尔(Georg Joseph Vogler)等人都提出了自己的和弦标记方式。哈里森教授概括性的介绍了一些和弦的标记并以例举说明,他认为里曼的功能体系则展示了不同根音的和弦所具有的相似;韦伯的标记适用于转位和弦且可区别不同的和弦结构;而沃格尔的罗马数字标记法则展示了更深层的和弦结构,以根音的特征来区别和弦的变化。就对行之有效的现代功能分析的方法而言,哈里森教授重点阐述了沃尔格的罗马字母体系与里曼的功能体系,并对其如何结合在一起做了归纳总结。其次,哈里森教授讲述了和弦分析的一些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和弦分析方法。他认为和弦分析所关注的应该是线性的、对位声部的进行,并如何通过联系及构建来达到最后的终止。再次,哈里森教授,通过19世纪晚期的一些艰深的半音化音乐作品来展示这些和弦的分析方法。他分析总结了19世纪晚期半音化和声的特点,即,一为,重属和弦和副和弦的运用;二为,调式的混合发展。

第二单元,哈里森教授针对现代作品中使用现行体系难以分析的和声语汇之状况,例举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些作曲家的创作来阐述20世纪初的和声分析理论。这一讲主要通过“和弦”和“调性”来体现。首先,哈里森教授以当代音乐中的和声扩张——主和弦的新类型作为讲授开始,通过几段不同音乐作品的分析,引申出两种不类型同的主和弦。即,一为,不协和的主和弦,不协和的主和弦主要是通过加入色彩音的方式或是加入复合的形式得以形成的。二为,被放大的主和弦,其实现的形式主要有高音声部不动,反复改变低音、根音向低音的走向、复合三和弦的扩张。哈里森教授通过对拉威尔Daphnis & Chloe开始部分的分析来说明这类和弦。其次,从调性方面的问题结合陈小勇等的作品实例来阐述和揭示20世纪到21世纪的调性音乐分析理论。哈里森教授先对调性的定义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和阐述。哈里森教授引用了Donald Francis Tovey的话“我们顶多只能像描述桃子的味道,或是描述鹿肉和过期牛肉味道之间的细微差别那样,采用比喻和对比来描述调性”。他阐述到调性的三种不同的定义,一种为,调性可以被感知,是心里的听觉、认知的理论;二种为,勋伯格认为“为调性是有调性音乐”;三种为,独特的历史界定的一个风格系统;然后引申出自己对调性定义的理解。调性,(“Overtonality”、“Dronality”)从作曲角度来说,调性是描述音高现象和组织关系。并从历史的角度对和声的发展进行了简述。他接着阐述了共性实践时期(1680-1880)和声写作手法及突破共性实践和声手法的途径。通过展示了兴德米特、克内涅克(Ernst Krenek)和其他音乐家有关协和/不协和流动,并揭示和阐述了和声流(Harmonic fluctuation)以及和声流这种模式是如何有助于现代和声的分析。哈里森教授通过华人作曲家陈小勇《日记Ⅲ》1-22小节的音高分析,在分析中运用了波谱图的形式对各个段落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一个钟面对使用的五声音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这一片段中音数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比较。以此说明突破共性实践和声手法的途径。

第三单元,哈里森教授主要集中于赋格曲的分析,着重从赋格的组成、赋格的发展历史、赋格与其它体裁形式的融合等方面进行讲解。并以巴赫平均律中的赋格为例详细梳理主题“头尾”关系的各种可能性,结合运用申克的分析理论来进一步透视赋格结构成分。首先,哈里森教授讲述了赋格曲的历史发展,其主要特征为开始很独特,主题与答题相互发展,呈示部的声部进行一般较为明显辩听,数量常为三个,短小的赋格再现主题依次出现之后就进入结尾,插部的进入时缓解主题的听觉疲劳,赋格有时会出现在奏鸣曲等体裁中。以巴赫平均律中的赋格为例予以说明,其调性,中间部分会近关系转调或远关系转调,在结尾处,独立声部减少,呈示部特征较为独特,声部次序先后进入,和声主属相互交替,内声部开始向外扩散,主题在主调上,答题会在属调上,中间声部有前进或停止的感觉;插部展现对作品发展的期待,主题向两个方向发展,提前进入连接段;结束部中所有离调现象都是暂时性的,赋格以正格终止来结束,围绕主调,并保证声部的完整性。

其次,讨论了赋格的分析方法,主要有:(1)分谱法(open score),把赋格声部分开,以便清楚看清旋律。(2)连续性图表(the continuity graph),(3)内容发展分析法(the content/deployment graph)。哈里森教授运用以上三种分析法对WTC book 1中《#C小调赋格》为例,进行相关的图表分析并加以比较说明。最后,讲述了巴赫(J.S.Bach)赋格曲的创作方法。哈里森教授形象的引用中国成语“虎头蛇尾”作比喻,一个充满活力、令人激动的前半部分加令人枯燥乏味的后半部分,“强悍的开头、虚弱的结尾”。

第四单元,哈里森教授与大家共同探讨了关于美国大学本科作曲课程的设置和美国现代音乐的研究状况及现代音乐的研究方法等问题,以及介绍了关于现代音乐分析的一些先进的方法。

闭幕式由中国音协音乐分析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贾达群教授主持。首先,贾达群教授对哈里森教授在上海音乐学院为期4天的精彩讲座表示衷心地感谢;其次,对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参加本次讲习班表示感谢;最后,贾达群教授就音乐分析理论的运用及与音乐创作之间的关系,以及音乐分析学科建设,如何与国际接轨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1)辩证地看待音乐分析法;(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求一种最为适当的分析方法;(3)用创作的眼光去分析作品;(4)音乐分析与音乐创作一样,也应该做到理性回归。(5)结构中国分析学派,对位国际学术前沿。

哈里森教授对贾达群教授的发言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和肯定,并期望今后能够进一步加强彼此间的学术交流。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全国首届音乐(分析)理论大师讲习班的帷幕。本届音乐理论大师讲习班是中国音乐分析理论的一次盛会,将激励着中国音乐分析理论的不断前行,使中国的音乐分析学不断地融入国际学术的大环境里,并得到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