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相关问题探讨(附60例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相关问题探讨(附60例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173

血小板输注,对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可降低放疗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的病死率。某些患者在初次或几次血小板输注时,疗效十分明显,在反复输注后,疗效不断下降,最终导致无效,即称之血小板输注无效(PRT)[1]。为此,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60例,就无效原因和临床处理方法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60例,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产妇、子宫肌瘤、肝炎病、胆囊炎胆石症、肾病、外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恶性实体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热待查、肝硬化等,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类药45例,年龄5~81岁,其中男38例,女22例,血小板计数

临床表现:出现畏寒、发热、败血症、脾肿大、血尿、阴道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体表有紫癜、瘀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症状,并且输血一定剂量的血小板,仍会出现;未见出血倾向的改善;出血倾向恶化;输血后第2天的血小板数未见增加。输血后紫癜常在血小板输注后1周左右突然发生,大部分患者有突发性血小板减少和紫癜,严重者有内脏和颅内出血等,可持续2~6周。绝大多数为女性,有输血史或妊娠史。

处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可针对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方法,非免疫因素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如抗感染、脾切除术、以及增加血小板的输入量来提高输注效果[3]。免疫因素所致检查血小板抗体、自身抗体和不规则抗体。选择ABO同型、血小板HLA和HPA交叉配型均相合的单一供者的血小板输注,即相容性血小板输注;去白细胞的血小板输注;大剂最静脉丙球输注。单采血小板均由乌鲁木齐市中心血站提供,每袋容量约200ml,含血小板≥2.5×1011个。

结 果

本组因感染、妊娠或外伤出血均为首次输血者,输注前血小板(10~59)×109/L;从输注ABO配合单采血小板1小时、24小时后的CCI、PPR值可知未见有血小板输注无效情况发生。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有血液病的患者34例中,因反复多次输注血小板,输注7~19次,输注前血小板(2~57)×109/L,输注血小板1小时、24小时后平均上升计数(8~26)×109/L,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22例(36.67%)。

讨 论

随着血小板成分输血的开展,血小板输注无效症(PTR)是临床面临的一大难题。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30%~70%[4]。其原因主要有免疫因素:HLA抗体和血小板同种抗体引起,血小板表面含有复杂的抗原,包括ABO、HLA、P、HPA等系统。当反复多次输血时,由于异体间抗原系统的差异,刺激机体产生同种免疫反应,对外源性血小板产生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这是引起PTR最主要的免疫性因素。而血液病患者和恶性肿瘤患者治疗需要多次大剂量输注血小板等血液制品,更易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有研究报道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31%~63%[5]。本组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36.67%。非免疫因素由发热、感染、脾肿大、DIC和药物因素等引起,会影响血小板的代谢过程,从而破坏了血小板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近年来以药物影响已引起高度重视,已知有上百种药物与之有关并且在增加。

血小板输注无效是临床输血难点,无特效治疗方法。本组处理方法是大剂量的血小板输注、大剂量静脉丙球输注,血浆置换和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措施对症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小板计数。抗纤溶制剂,如6-氨基己酸,也常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出血。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第3、4代白细胞滤器可滤除99.99%以上的白细胞,使白细胞数量<(3~5)×106L,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PTR的发生。但仍有输注少白细胞血小板发生PTR的报道,所以用去除白细胞来预防PRT的做法不是总能得到100%的验证[6]。

参考文献

1 徐丽绢,卓海龙,刘斌杰.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8,1(10):59-60.

2 李归宁,胡丽华.血小板输注无效[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9,10(22):565-566.

3 薄艳.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研究与防治[J].医学综述,2009,2(15):420-421.

4 龚永启,王奕锐,胡悦.122例单采血小板输注的临床观察[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2(21):89-90.

5 林军,杨欢,王文伟.血小板输注无效与抗HLA抗体相关性[J].临床检验杂志,2008,5(26):373.

6 刘艳丽.血小板无效性输注临床处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