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岗位的高职网络专业“职业人”培养方案开发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岗位的高职网络专业“职业人”培养方案开发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介绍基于工作岗位的“职业人”培养模式的研究内容、开发步骤和方法,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的“职业人”培养体系,实现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

关键词:工作岗位;“职业人”培养方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作者简介:李向东(1982-),男,湖北广水人,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34-02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最普及的高职专业之一,也是社会需求量最多的专业之一。但一方面社会需求量大,另一方面众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此,怎么样培养具有优势品质和技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人以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工作岗位,分析工作过程,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的“职业人”培养体系。要从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状态、知识发展方式、教学计划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要素构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满足用人单位岗位的需求,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

为了使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不需要用人单位再花额外的资源进行培训,通过职业院校2~3年的培养,毕业生能够马上适应岗位的需求。按照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对网络技术专业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进行研究,对工作岗位(群)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列出工作环节的要素,提炼出岗位的核心工作能力和技能,根据技能所包含的知识点进一步开发课程,转变教学方式,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位一体的模式研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必须包含的岗位能力,以工学结合的理念培养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岗位的优秀人才。

一、“职业人”培养方案的研究内容

基于工作岗位的“职业人”培养方案从培养体系的开发过程进行分析,其研究内容包括五个方面: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行业的现状;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明确,进行行业、专业背景分析,明确本专业发展前景,调查国内同类专业其他高职院校的专业定位,清楚专业培养的外部竞争状况以及自身的优势,从而使专业定位更加准确,培养目标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口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以职业岗位(群)人才规格为目标,研究以应用为主旨,技能为特征,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研究现有“职业人”培养方案的执行效果,进行本专业毕业生工作情况调查,反过来指导“职业人”培养方案的修订;“职业人”培养方案的实施条件和措施研究。

二、研究基于工作岗位的“职业人”培养方案

结合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职业人”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案例,培养方案的开发应该从企业一线岗位的定位开始倒推,在广泛调研该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岗位定位——网络管理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总结这三方面的技能,提炼出主要技能所包含的知识点,开发适合高职网络技术专业的相关课程,编制人才培养计划表,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的条件准备,如师资力量、实验实训条件等。具体的研究开发人才培养体系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三、“职业人”培养方案的研究开发步骤

一是确定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学校专业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零过渡”。

二是研究职业标准。分析国家、行业、岗位对从事本专业职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标准的要求。

三是研究人才培养规格。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方面研究培养的人才所具有的素质。

四是确定岗位工作流程与课程开发。岗位工作流程是确定本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在深入调研工作岗位的基础上,拆解各个工作环节与要素,进而得出各个工作要素需要的工作技能(能力),从而确定相应的岗位知识,在此基础上开发专业的课程。

五是制订培养计划进程表及分类表。培养计划总表和分类表是本专业培养方案的集中体现形式。

六是围绕如何完成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一目的,从师资队伍、教材、实验实训条件、实习基地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培养体系要实施的条件等。

四、岗位工作流程与课程开发

按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来开发课程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以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岗位为例,按照职业要求,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的工作过程是一个从环境的熟悉到业务工作完成的全过程,要经过熟悉工作环境、熟悉工作业务流程、掌握业务解决策略、业务质量保证、完成任务等若干个工作环节。网络系统工作过程要经过网络分析、网络设计、网络工程环节和网络管理与应用环节。具体工作流程和课程开发详见图2。

五、“职业人”培养方案需要的实施条件与措施

课程开发出来以后,要完成这些课程的教学任务必须需要一些条件和措施来支撑。

1.硬件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比如,为保证“网络工程设计”、“实用组网技术”等专业课程实验实训的完成,必须建立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等,使相关实验设备应能满足课堂教学和实训的需要。

(2)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要教学场所,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校外实训是课程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能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有效手段。

2.软件条件

(1)学校支持。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从2005年开始研究制定各专业的“职业人”培养方案以来,进行“工学结合”的职业人培养已经历经7年,基于工作岗位的“职业人”培养方案实施操作已经比较成熟。就7年来实施效果来看,毕业生的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都有很大的提高,学院对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类课题在政策、条件、人员、经费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优秀“教学团队”组合。专业的师资队伍结构要合理。在教师中要引进企业一线的工程师来校任教,“双师型”教师应该占到教师比例的大多数,兼顾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等结构构成。

(3)包括精品课程在内的工学结合的课程带动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的建设为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支持,优化课程结构,重点保证“精品课程—优势课程—重点课程—主干课程”这一课程系列的建设,从而带动所有课程的“工学结合”改革。

(4)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教材建设。结合高职教学特点,大力推进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教材建设。项目化的实践教材更适合高职教学方式。浙江育英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出版包括5本浙江省“‘十一五’规划教材”在内的10余本教材。

因此,“职业人”培养方案要以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功能及对职业人才的规格要求来确定培养目标。对岗位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通过工作环节的各要素和相对应的核心工作能力的分析,确定培养目标需掌握的知识,从而开发相关课程。这样,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职业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基本可以实现“零过渡”。

参考文献:

[1]徐济惠.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8,(9).

[2]夏士雄,刘鹏.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之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4,(5).

[3]李向东.网络程序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探讨[J].软件工程师,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