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团辅活动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0年,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和班主任教师分别参与团体心理辅导,一经接触和了解,大家对团辅这种教育形式和手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团辅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也有了自己的体会。
2012年初,我校20名“团体辅导工作室”的老师又奔赴香港乌溪沙青少年训练营基地,在香港基督教九龙会所总监伍建新博士的协助下,与江西九江双峰小学共同主办了“赴港导师训练深造营”。为期三天的深造营,通过形式新颖的团队建立,充满挑战的低结构、高结构历奇训练,打开心门的萤火夜话,附小的导师团队逐渐成长起来。教师们都不同程度地深入体验,挑战自我,突破极限。
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综观心理学各理论学派对健康人格的研究和描述,我们发现人格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共同特征包括:
1.情绪的成熟度。健康人格者能忍受生活的挫折,能面对现实,保证冷静和自信。
2.道德感。道德的自律性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表现,并使人获得幸福感。
3.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心理健康的人能准确、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清楚地认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
4.乐于接受新的经验和挑战。心理健康的人强调增加紧张的重要性,而不贪图安静和稳定,富有创造性。
5.独立性和自主性。心理健康的人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看法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能把握自己而不受他人支配。
6.有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一种强烈的沉醉于事业的喜悦状态,处于这种情绪之中,人会体验到强烈的自信心和力量。
7.人际关系融洽。心理健康的人既承认自己,又尊重别人,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和睦相处。
在我们经历的两次团辅活动中已经在这七个方面得到了训练。如何利用团辅的这种方法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呢?我做了一些思考。
一、强化环境育人,营造教育气氛
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从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校园环境、提高家长素质入手,努力为广大师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发展空间。
(一)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教育观念、心理素质和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只有具备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能力的教师,才能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二)倡导校园文明,优化育人环境
环境能影响和改变人,它能使人振奋,也能使人颓废。对于学生来说,影响最直接的是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有序的学校管理,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风、班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浓的人际关系,浓浓的学习气氛,都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为此,校园环境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用环境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在良好的班风的创建中,通过建设优秀的班集体,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班里都感到愉快、温暖,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同学因为有我而快乐,集体为我而光荣”的心理体验。
(三)优化家教环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完整的家庭结构、温馨的家庭教育氛围、科学的教养态度都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发现,有些家长不懂得孩子的心理需要,缺少沟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障碍。教师要与家长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为促进家长与孩子间的交流,还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参加团辅活动,通过交流与碰撞,使孩子理解父母,父母重新认识孩子,从而获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强化活动育人,提高学生素质
落实学科渗透,建立工作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只是在心理活动课上进行,它可以随时渗透在我们的每一个学科教学中。在课题组中,已有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五个学科开始尝试在本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团辅理念的研究,并有相应的课堂调查问卷,学生跟踪等干预手段。
三、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班会
团体心理辅导班会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一种有效途径,以班会为载体,通过团体交互作用,运用心理剧等形式,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从而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创设活动情境,突出内心体验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从理论到实践、从观念到行为的科学而全面的教育,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要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景中的实践体验。因此,我校通过学生训练营,运用多种层次的心理拓展游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内心体验,从学生的知、情、意、行等诸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使学生学会了关爱他人,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做”与“学”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感得到了升华,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炼。
(二)建立心理档案,讲求教育实效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及时洞察学生的心理问题,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随时观测学生的心理状况,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学会排除烦恼,学会自主愉快地学习与生活。
(三)加强心理咨询,建立沟通渠道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由于受家庭环境、社会因素、学校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易出现失衡现象,他们很需要帮助与引导。学校要积极地为学生创造条件,为师生架起心灵之桥,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和“知心信箱”,在建立深厚师生感情的基础上,用友善的态度去打开学生的心扉,通过心灵沟通,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以良好的面貌、平和的心态去迎接每一天的学习与生活。
总之,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过程中,“人人是心理工作者”,每一位教师、家长都自觉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多渠道、多角度、多途径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温暖、宽松的心理发展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主健康地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快乐体验、快乐人生。两年以来的实践证明,团辅这股新鲜血液的注入,给附小的教育工作增添了时尚、活跃、创新的元素。目前,团辅理念指导下的心理活动课、学科渗透课等正相继开展,在研究中不断系统和丰富。团辅的理念和思想已经根植在附小教师的心里,对我校的教育工作起着有力的指导作用。“团体辅导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已在附小生根发芽,它将带领我们开拓出一条助力于师生共同成长的阳光之路。
(责编 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