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音乐走近语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音乐走近语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或轻快明丽,或暗淡柔和;或恢宏壮阔,或小桥流水;或阳春白雪,亦或下里巴人;从通俗到经典音乐用它独特的艺术语言感染着每个人,沟通着世界的每个角落。没有国界,不分种族,人们可能碍于语言的交流,却可以从同一首乐曲中达到心灵的共鸣,有谁不爱音乐呢?

在这个多元的社会里,音乐也不再高居象牙塔,它不仅存在于维也纳音乐厅,各种专业演奏会,而且融合多种表现形式:舞蹈、影视、广告宣传、公益活动、文学作品等,以丰富多彩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那么,走进处于文化前沿的校园,除了音乐课,琴房,我们是否可以感受它更为细腻的内涵?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完全可以让音乐以恰当的形式融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既可以更好的诠释音乐,也可以很好的组织教学,使其他学科受益。

一、 音乐与语文学科教学共融的条件与实效

音乐与多学科教学的共融应该结合课程需要,而不只拘泥于形式。

以语文学科为例,如在新课标七年级语文有一篇“东北作家群”中端木蕻良的作品《土地的誓言》,大致内容是讲述作者对日军侵华的愤慨,期盼不再流离失所,誓死回到故乡的土地。文章情绪激昂感人,令每位炎黄子孙为之动容。在课后的习题中,有一个“唱一唱”的活动,而这首歌刚好是《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读一读文章中关于故乡的美好描写,是否更能感受歌词中所渗透的物产的富饶,乡土的亲切……“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歌曲在悲壮高昂的旋律中戛然而止,文章也在热切的期盼中结束。《松花江上》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形式,很好的概括了文章中作者的种种情感,使人感受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流亡青年沸腾的热血,被压抑的饱满的、深沉的爱国热情,在选材上这应该是一个亮点;而《土地的誓言》用第一人称呼号的手法也让学生更好的领会歌曲的深意,用忧伤、深沉,又富有激情的文字绘出东北大地的鲜活画面,倾诉了对沦陷故土的热爱、怀想和眷恋。而这虽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读一读文章,再学学歌曲,二者结合的教学,比教师空洞地说教效果要好。

再如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中,有一个活动是唱古诗,可以用今人为古诗谱的曲子:如《诗经》中的《关雎》、苏轼的《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李煜的《虞美人》等。其中王菲那首《但愿人长久》,学生们耳熟能详,脱口而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师生一起哼唱,在这个浩如烟海的课堂上,古代与现代超越了时空的界限,经典与通俗也那样自然地融为一体。还可以加入情境表演,边歌边舞,来感怀一下东坡居士的风范。至于诗词的主题、细节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另外让一些现成曲谱与古诗“联姻”。几十年前,弘一法师那首最有名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用的就是一只外国曲子。叶至善先生为150首古诗编配了曲调,比如,用印尼民歌《划船歌》配《蒹葭》,用内蒙古民歌《嘎达梅林》配《敕勒歌》,用加拿大民歌《红河谷》配杜牧的《泊秦淮》,唱起来都别有一番风味。这一环节可以在带学生唱一唱的基础上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创作搭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古诗词不再艰涩乏味,音乐也不那么高不可攀,这样的活动我想没有学生不愿参加。

歌手李纹曾说起一则笑话,在美国长大的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当她读到岳飞的《满江红》,大声称赞,并对旁边的人说:“快来让这个人为我作词!”诗词虽不可译,但其感染力可见一般,音乐更能体现个人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加以贯穿,便捷好用,饶有趣味。用音乐演绎古诗词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无疑独具匠心,让传统的语文课堂色彩倍增。

就朗读教学,音乐更是起到了烘托气氛作用。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短文两篇选了小思的《蝉》与席慕蓉的《贝壳》,朗读教学是其中的一重要环节,我当时选用了班德瑞的两首曲子作背景,《蝉》配以《神秘园之歌》,《贝壳》用的是《雪之梦》,教师范读,学生很容易被带到文章中,学生练读,教师指导,而后配以音乐让学生来做小小广播员,大家争相尝试,很艰难的朗读教学变得有滋有味。像一些经典作品:莫怀戚的《散步》,朱自清的《背影》都可以作如上的尝试,音乐与文字同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二者结合让想象因人而异,无限延伸。

二、音乐与语文学科教学共融时需注意的问题

音乐的加入给语文教学带来诸多的亮点,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实施教学时要注意一些问题。音乐在其他学科教学环节中的出现,需要合理地揣摩与精心地安排,要就学科特点与所授内容取材,应该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音乐以辅助教学的形式出现在语文教学中。

三、音乐与语文教学共融的趋势

共融在新课标理念下,已有很大程度的体现。翻看新课标理念下的教材设置,就多学科共融已是大势所趋。在很多学校为了加强相关学科的联系,已经把课程进行了重新调整。在学科纵向分区的同时也注意了它们的横向联系。如把内容相关的音乐美术课合为音美课。由一位教师来教授,类似的还有物理化学,合为理化 ,地理生物,合为地生,历史政治合为政史等。应该说信息技术整合的时代背景,为教师提供了切实可行可操作的平台,促进并加强了多学科的共融。

四、音乐与语文学科的共融对教师资源的要求

教育资源很广泛,就音乐与语文学科的共融而言,只重点谈一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熟悉教材,一专多能,厚积薄发,灵活的运用教学方式,不能“隔行如隔山”。知识的海洋是相容共济的,教师也不只局限于“传道授业”,而是应该把“教学工作”上升到“教学艺术”。给予学生一对智慧的翅膀,任他们在知识的瀚海中自由翱翔。 如何用更鲜活的形式把知识传承下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大任,且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