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水淹层测井解释技术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水淹层测井解释技术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地球物理测井是识别和评价水淹层的重要手段。随着油田水驱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油田的水淹程度日趋增高,导致产层的流体性质、孔隙结构,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油气水分布规律等,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水淹层测井解释利用测井资料对水驱油藏水淹所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价,以便弄清水淹部位和水淹程度,是研究剩余油饱和度的主要段。

关键词:水淹层 测井解释

一、油层水淹后产层物理性质的变化受注入水影响,储层性质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岩石的电学性质、孔隙结构、水动力学系统等方面。

1、孔隙度、渗透率的变化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的推进和冲刷使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发生改变,其变化大小与水洗程度有关。弱水洗时,岩石中的粘土矿物受注入水浸泡发生膨胀,孔喉变窄,孔径变小,被冲刷的胶结物也可能堵塞孔道,导致孔隙度变小、渗透率降低;强水洗时,受注入水的长期冲刷,粘土矿物被冲洗,使得泥质含量降低,孔隙度变大,渗透率提高。因此,在注水井附近的高水淹区域,储层渗透率有明显提高。

2、含油性及油水分布的变化注水开发前,储层内主要为束缚水,含油饱和度高。随着水驱程度的提高,油水分布发生变化。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的差异,物性好并且与注水井连通性好的区域先水淹,含油饱和度降低;相反,物性差且与注水井层连通差的区域后水淹或未水淹,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高,成为挖潜调整的主要对象。

3、润湿性的变化 岩石的润湿性与岩石的性质和孔隙结构有关,并由其亲水能力表现出来。实验表明,水淹后,石英、长石的面增大,岩石的自吸水能力增强,逐渐由弱亲水向强亲水转化,使水淹层的孔隙度指数m和饱和度指数n的值也有所减小。

4、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注入水进入地层后与原始地层水发生溶液混合作用和离子扩散运动,导致地层水矿化度发生变化。注入淡水时,地层混合水的矿化度将低于原始地层水矿化度,并随着累积注入水量的增加,地层混合水的矿化度不断降低。注入污水时,其变化十分复杂。如果注入部分的电阻效应大于驱替部分的电阻效应油层水淹后电阻率就增大,反之就会减小。

二、水淹层的定性识别方法储层水淹后,其在测井响应曲线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应,通过测井曲线对比,可以定性判断水淹层及水淹程度。定性识别水淹层,就是根据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判断油田是否水淹。由水淹层机理及特征可知,油层水淹后最基本的变化是地层水电阻率Rw和地层含水饱和度Sw的变化,因此用常规测井资料定性识别水淹层的基本方法是根据Rw、Sw变化有明显反应的视电阻率曲线和自然电位等曲线,中子伽马自然伽马测井电磁波传播测井,声波时差测井,人工激发极化电位,RTM测井,中子寿命测井,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核磁共振测井,双频电阻率测井以及重建油层原始电阻率判断水淹层等方法,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应条件,加之各地区地质情况和水淹特征不同,使得水淹层测井响应更是复杂多变,所以在地质条件约束下,因地制宜,根据水淹特征和水淹规律,找出适合于研究区水淹级别定性识别的方法

三、水淹层级别的定量判别评价利用测井资料对水淹层水淹级别进行定量划分,须最大量地从测井资料中提取水淹信息。根据地区地质特点及水淹特征等方面的差别,在提取水淹特征参数并作归一化等处理后,根据分析结果,从中选择相关系数较大的几个的水淹特征参数,根据已经掌握的井资料,制定合理水淹级别的判别标准。最后利用判别方法对水淹层水淹级别进行定量判别。实际应用证实,各种定量判别方法的适用范围不同,在不同地质条件和水淹特征下,同一种定量判别方法对不同水淹级别的判别精度不同,各种判别方法所选取的特征参数特性及数目也不同,为了吸取各种定量判别方法的优点,减少各种定量判别方法间的误差,可采用多种定量判别方法对同一水淹层的水淹级别进行同时判别,然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和最大概率原则,取概率最大者为被评价水淹层的水淹级别。可动水分析法[水淹层定量评价的一般思路:在对水淹级别进行定性识别和定量判别基础上,将定量判别结果与所建立的相应水淹级别的水淹层测井评价模型相结合,利用水淹层测井评价模型进行处理和评价,最终提供储层参数和产水率参数。对应不同的水淹级别要建立不同的水淹层测井评价模型。

四、水淹层局限性及对策我国在水淹层水淹机理和解释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单井测井资料的水淹层测井解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水淹机理的基础理论实验研究比较薄弱,有些解释模型和方法还不适应油田特点和水淹层评价的要求。2)解释过程中,过多地依赖经验公式,而没有考虑注水开发过程中油层岩性、物性以及电性变化造成对原有模型的影响;3)大部分油田还不能进行薄层、超薄层和细分水淹级别的解释。针对以上各种情况,制定对策:1)使用新的试验研究方法求准剩余油饱和度等其他参数,以岩石物理实验研究为基础建立新的有地区特色的测井解释模型。2)发展新的测井解释理论和方法。3)以测井为核心,地质和开发为导向,进行单井和多井分析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解释,相互依托,相互验证,提高测井解释的精度。4)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宽测井解释与分析的研究内容,包括加强测井在油气田地质、工程、开发等方面的应用。5)从单井向多井综合解释和油层描述发展,向工作站图像解释和集成化测井解释方向发展,以测井为纽带,与地质、地震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将测井资料解释的综合应用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桢,骆淼,杨曦,林振洲.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综述,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6,3

[2]郭小燕,魏远明等.八面河油田水淹层储层性质变化及测井响应特征研究,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4):13-15

[3]李涛.水淹层识别及解释方法研究,科技信息,专题论述,365-367

[4]侯连华,王京红,刘泽容.水淹层测井评价方法,石油学报,1999,20(3):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