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海道”迷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海道”迷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海道”,这条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线,古代沙州(今称敦煌)到新疆柳中(今称鄯善)的最近道路,它的具体线路到底在哪里?

惟一的答案是:在我们不停地探索中。

7月底的一个炎热天气里,在知名汽车导航品牌“飞歌”的组织下,我们从敦煌开始,踏上了寻踪“大海道”的穿越之旅。

我们这次一行30来人,十余辆越野车,领队是飞歌导航公司穿越经验丰富的“肥狼”。从敦煌出来,朝着西北方向的鄯善进发。刚开始进入戈壁,不时出现一些交错的车辙。很多人的本能,见了车辙总是不自觉的顺着走。然而,我们不是。我们用GPS在敦煌和鄯善鲁克沁镇之间连了一条直线,当做行进的方向。尽管在这个方向上几乎没有什么车辙,但我们依然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戈壁沙漠穿越就是这样,方向是最重要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遇到越野车也无法通过的深沟断崖时,就绕行通过,然后再回到直线上。按照计划,我们每天走不超过200公里。这样就有时间停车拍照,晚上搭建营地也保证有富裕的时间。但是,在戈壁沙漠中行走200公里跟在高速公路上是两个迥异的概念。在没有路的崎岖戈壁上,车队的平均行进时速不会超过300公里。一不留神,尖石、骆驼刺就会刺穿轮胎。这对头车的考验最大。驾驶头车的肥狼不但要选择行进路线,还要不停地通过对讲机报告路况。7月底的戈壁滩,正是一年中最高温的。我们出发那天下午两点左右,车载温度计显示外面的气温是44.4℃!真是恐怖。在开着空调的车里并不感觉很热,一下车,全身立刻被热浪裹挟,吹过的风都是滚烫的。这种高温天气对我们所驾驶的越野车也是很大考验,幸好车速不快,发动机不用高速运转。

7月26日,寻踪“大海道”的第二天。这一天上午刚开拔不久,驾驶头车的肥狼发现自己的途乐越野车出现了机械故障。先是后平衡杆断掉,受此拖累,左后减振也断掉了。在颠簸的戈壁滩上,缺少了减振的越野车是没法开快的。肥狼一直坚持开着,走走停停,时速基本都在20公里以下。在通过一个不太深的坑时,车子猛地弹了起来,落地时,减振弹簧居然被颤飞了出来。肥狼下了车,在大家的帮助下,拿千斤顶顶起车子,用锤子把弹簧敲了回去。下午时分,被颤得浑身要散架的肥狼决定不再前进,找了一块平滩,准备在这里露营。也趁着天色尚早,动手修理一下故障车。我帮助肥狼用一根粗壮的拖车带制作了一个限位带,希望它能够保证弹簧圈不再被颠出来。黄昏时分,这根寄托着我们莫大期望的限位带终于被安装在了左后悬挂上。

27日上午,在欣赏完美妙的戈壁日出之后,我们上路了。走了不到4公里,肥狼的越野车再次告急,昨天手工制作的限位带断成两截,仅剩的右后减振也断掉了。无奈之下,肥狼决定弃车。我们知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用GPS在弃车地点做了标志。完成穿越后的第五天,肥狼回到敦煌,带了新的减振器和维修工具,再次进入戈壁,找到丢弃的爱车,花半天功夫修好了它,顺利地开回了敦煌。

沿途寻找古迹

古时从沙州(今敦煌)到柳中(今鄯善)的旅途中,茫茫的戈壁大漠中是否有歇脚补给的驿站?理论上来讲,会有。但大海道废弃年代久远,即使有驿站恐怕也淹没于千年来的风沙中了。此行,我最大的希望是能发现一处驿站遗迹。7月25日,出敦煌后,一直往西北方向穿越。看见远处有一座建筑物兀然耸立于平坦戈壁滩上时,我不由一阵狂喜。等靠近了,发现是一处类似烽火台的古迹。看上去依然有5米多高。从地图上看,这座烽火台也许是玉门关汉长城向东延伸的一部分。烽火台的四周是平坦的戈壁滩,没有一丝古城或驿站的踪迹可寻。在这经历了几千年风霜雨雪的烽燧面前伫立了良久,我仿佛置身于往昔那曾经的金戈铁马杀伐声中。

惜别了这座烽火台,我们继续西行。进入一条干枯的河床中。古代游牧民族逐水而牧而居,古丝绸之路上的商旅驼队肯定也会沿河行进。我坐在副驾位置,一边看GPS的导航,一边向车窗外张望,希望能有让我惊喜的发现。很遗憾,在沿河床行进的几十公里中,根本没有古代驿站的蛛丝马迹。也许,我们此时所行走的路线不是古时“大海道”的路线吧。

在古代关于大海道的记载中,除了鲁克沁、迪坎尔等重镇,没有提及在戈壁沙漠腹地是否建有驿站。是真的没有?还是没有记载?一切都是一个谜。只有我们不停地探寻了。

遭遇陷车

进入新疆境内后,眼前的地貌颜色逐渐丰富起来,五颜六色的山峦不断出现。我不停地在GPS中打着点,并给每个点起了我所喜欢的名字:绿石滩、赤焰山、黑戈壁、白头山、绿洲河谷、三十里平沙等等。

行至第四天,中午时分,远处出现了黄色的沙漠,这是库姆塔格沙漠的西南部边缘。我们决定从沙漠较为平坦的地带通过。最近几年的穿越罗布泊越野赛和环塔拉力赛,库姆塔格沙漠都是其中赛段的一部分,它高大而松软的沙山让不少车手吃尽苦头。我们此次驾驶的都是民用越野车,所以避开大沙山是明智的选择。然而,沙漠边缘虽然看上去平坦,但依然非常松软,我们不得不停车给轮胎放低气压,这样就能使轮胎的接地面更加宽一些,从而降低陷沙的几率。在一个不起眼的斜坡,有几辆汽车都遭遇了陷沙。我们只能用铁锹挖沙自救。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热人,沙子在太阳的炙烤下,就像被烧过一样。我挖了几分钟就感觉筋疲力尽,车底下的沙子却不见少。在大家的帮助下,半小时后,我们的车子终于脱困了。

当库姆塔格的大沙山在右后方逐渐隐退,我们终于走上了一条基本与GPS导航上走向基本一致的有形路面,再也不用担心陷车了。再行约七八十公里,一条柏油路横在眼前,路边的牌子上写着“鄯善县迪坎尔镇80公里”。而此时,我们驾驶的兰德酷路泽越野车燃油基本耗尽了,油表警示灯已经亮起。到了迪坎尔镇就有加油站了,谢天谢地!鲁克沁镇离迪坎尔也只有10来公里了。我们驾车驶向迪坎尔和鲁克沁,夜幕悄然降临,远处的灯光若隐若现,那便是我们这次穿越的终点了。快到鲁克沁镇时,我看了一眼GPS,上面显示我们已经走了688公里,这里的海拔居然是—55米。从敦煌到鄯善,我们一路走来,一路探寻,感受着古丝绸之路的脉动,往来商旅队伍的驼铃声仿佛依然回荡在戈壁大漠中。

车队慢慢驶进了鲁克沁镇,我回首望去,谜一样的“大海道”早已隐没于深沉的夜幕中。

Tips

“大海道”

“大海道”之名,最早记载于唐代《西州图经》:“大海道。右道出柳中县(今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界,东南向沙州(今敦煌)一千三百六十里。常流沙,人行迷误,有泉井成苦,无草。行旅负水担粮,履践沙石,往来困弊。”有专家根据历史文献判断,“大海道”,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线,最早开辟于曹魏时期,因其所经的戈壁沙漠像大海一样浩渺无边,所以,被称为“大海道”。也有专家认为,这条道路上的重要城镇迪坎尔村的古音类似于大海,“大海道”因此而得名。自唐宋以后,“大海道”因过于艰难而逐渐被弃用,后来往返敦煌鄯善的商旅军队多绕行较为容易的哈密了。如今,越来越多的丝绸之路已经被发现,有的还修建了高速公路。唯独“大海道”,除了两端的敦煌和鄯善,他们之间的连线,到底具体经过什么地方,依然像谜一样。最近几年,有资深的玩家驾驶性能强悍的越野车开始探寻这条路线,期待能揭开“大海道”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