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效追问 成就精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效追问 成就精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追问,是教师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学生有了一定理解之后的再次补充和深化,是有针对性的“二度提问”,以求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自主构建知识。教师适时、有效追问可以化迷茫为清晰,化粗浅为深入,使课堂锦上添花,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一、学生思维困顿时的追问――柳暗花明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有时会遇到障碍,教师应针对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及时追问,拓宽他们的思路,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

例如,学习了“圆的面积”之后,让学生解决这样一道题:“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如图),求圆形的面积。”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总认为要求圆形的面积,就必须找出它的半径,而图中圆的半径即正方形的边长,学生为此陷入了沉思:到底哪个数的平方才等于8呢?这时教师轻轻问道:“圆中正方形的面积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这一有效追问使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正方形的面积就是圆的半径的平方,求圆的面积只要3?郾14×8就可以了!正是教师适时的追问,帮助学生突破了思维障碍,让他们从“山重水复”中看到“柳暗花明”,生成了课堂的精彩

二、学生思维无序时的追问――理清思路

追问是对事物的深刻挖掘,是逼近事物本质的探究,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催化剂。在学生的思维陷入杂乱无序状态时,教师的适时追问可以引导学生逐步理清思路,促进其学习水平的提高。

例如,“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的例题为:“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几种不同的围法?”在分析题中所含信息之后,教师让学生探索有哪些不同的围法并进行交流,学生汇报:我们围成的长方形分别是长7米、宽2米;长5米、宽4米;长8米、宽1米;长6米、宽3米;长4米、宽5米。教师发问:“大家觉得这几种围法有没有问题?”面对这些杂乱的排列,学生纷纷表述不同意见。教师再次发问:“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所有围法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请动手试一试。”学生通过尝试,得到了如下数据变化:

很明显,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已经不自觉地运用了“一一列举”这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再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列举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有序列举的好处:不重复、不遗漏,从而感悟到策略的价值。让学生的思维从无序到有序,从迷茫走向清晰,有效提高了思维能力。

三、学生思维粗浅时的追问――引向深入

追问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深入思考,逐步内化所学知识。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浮于表面,课堂上,教师应在学生思考粗浅处适当进行深层次的追问,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促进学生思维逐步走向成熟。

例如,在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时,学生通过用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摆一个长方形得出算式:3×4=12、2×6=12、12×1=12。教师先以“3×4=12”为例说明3、4、12这三个数的关系: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3和4都是12的因数,接着让学生从另外的两个算式中任选一个说说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并发问:“你觉得哪个算式说起来比较拗口?”这一追问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发现:12是12的倍数,12也是12的因数。在学生对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再次追问:“从以上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把学生的思维由机械模仿引向理性思考,使学生深刻领会在乘法算式中,积分别是两个乘数的倍数,两个乘数分别是积的因数,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认识水平。

教师的两次追问是分层递进的,第一次追问“你觉得哪个算式说起来比较拗口”是引导探索倍数和因数的特点,第二次追问“从以上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则是把学生的学习提升到理性认识,促进知识的完整建构。教师的有效追问,可以是由表及里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还可以是由此及彼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广阔空间,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学生思维闪现亮点时的追问――渐入佳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应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启迪智慧的场所。课堂上学生的思维闪现亮点时,教师的追问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提升学生思维的高度。随着教师的追问,学生的数学思考会“渐入佳境”。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用课件出示三辆小车,分别是方轮子、椭圆轮子和圆轮子,让学生猜一猜:哪辆小车跑得快?为什么?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很快就得出了结论:方轮子和椭圆轮子的小车开起来会上下颠簸,圆形轮子的小车开起来不会颠簸,所以圆轮子的小车开得快。教师顺势追问:“是不是圆轮子的小车就一定不会颠簸呢?”并同时出示一辆车轴不在车轮圆心的小车模型进行演示,再次问道:“要使这辆小车的轮子不颠簸,车轴必须装在哪儿?你能找到这个位置吗?”让学生边思考边动手操作,发现圆的有关知识。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当学生作出“圆轮子的小车开得快”的结论时,教师通过进一步追问:“是不是圆轮子的小车就一定不会颠簸呢?”有意为学生的探究活动设置障碍,让其产生认知冲突,引发他们寻找圆心的求知欲。教师以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操作活动,促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不断演绎精彩,真正体现教与学的真实与深刻、丰富与生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有效的追问源于教师正确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机智,学生获得的将不仅仅是扎实的基础知识、过硬的基本技能,还能提高数学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

福建省拓荣县城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