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其梦也真其梦也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张岱的小品文成就体现在多个方面,其有关西湖的小品文对后世的的影响也非常大。其《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等佳作更是中国散文史上不朽的作品。在这些专门写西湖的散文中传达出张岱个人的生命体验,其间的悲凉意识以及由此而来的一种西湖情结更是“其梦也真”“其梦也幻”。张岱的西湖情结是他思想和其所生命历程的一种写照。张岱的西湖情结的传达上升到的审美的高度,其艺术手法非常巧妙。
【关键字】西湖情结 真实与梦幻 生命体验 艺术传达
(一)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张岱经历了两个朝代,是由晚明入清的。用张岱自己的话来说:“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陶庵梦忆?自序》)。可以说,张岱的故国之思以及对往事的追忆成了他在新王朝生活的最重要的内容。
在张岱的《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中充满了感伤的味道,这些有对昔日繁华的追忆,有对往日悠闲日子的思念,有对过往奢华的忏悔,有对以前汉民族文人的钦敬与怀念。其中在这两部含有“梦”的作品中,有关西湖的的小品文就有76篇。可以这样说,作者在描摹西湖的时候是把自己心灵的痛苦投射在自己回忆之中的这山山水水之中,投射在如梦如幻的情境中。张岱完全沉在西湖的境界中,他不愿醒,也不想醒。他真的睡了,“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张岱把自己的西湖情结上升到一个审美高度,这西湖的美感渗透到的他的骨髓里。他相信这个梦境是真的,而当他发现在阔别西湖二十八年之后,“一带湖庄,仅存瓦砾”“则是余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西湖梦寻?自序》)的时候,张岱的心情的惆怅可想而知。他产生了一种幻灭感,这种幻灭感不仅是对西湖的失掉的那种纯美的一种无可奈何的伤痛,也产生强烈的故国之思,这种故国之思是伴随着西湖梦的无情幻灭而升腾。
然而,张岱还是不愿相信这梦的破灭,“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在《西湖梦寻》的很多篇章都是“以作西湖之影”,其间的生命体验化作一片片雪叶似的优美而朦胧的西湖之梦,梦中含泪,梦中“西湖”染遍了故国之思。
(二)张岱小品文的西湖情结传达的艺术手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张岱本人的审美趣味、他建构自己的西湖世界所体现的艺术追求,以及选材的眼光、艺术境界,格调问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概括的地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总结张岱的艺术手法。
1.率性使然,真情流露。张岱的小品文很多的时候都是他个人感情的直接显现。吴承学在《晚明小品研究》中说“在张岱的心目中也就是‘率性’或‘狂’(任诞)的别名,惟率性者才有‘深情’与‘真气’。而导致人有深情真气的‘率性’‘物性自遂’‘已性自遂’(见《遇》),乃是他反复申言过的人格追求和人生美学理想”。张岱受到很多流派的影响,他的率性有对程朱理学的反叛,也有对王阳明心学的认同;他的率性有对明末社会炎凉世态鄙弃,也有对自己繁华过后的并不真心的忏悔;他的率性有在“陵谷变迁”之后对自己“惊慌骇怖”的抚慰,有对梦中西湖之美的渴望。
张岱在他的《西湖七月半》中对一些看七月半之人进行了评判,他把看七月半之人分为五类,并且在直率地认为前四类人“一无可看”,只是衷情于第五类:“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极其惬意与畅快,由此可见张岱的率性与真情。
2.意境幽美,冲淡自然。张岱的小品文有关园林的文章,大都是意境幽美。他在描写景物时,似乎在用绘画的技巧,淡淡几笔就把整个意境勾勒出来。而又与绘画有所不同,他所描摹的蓝本已经远远超过绘画的技巧,把一种清淡感伤的情绪传染给读者,更让读者闯进他的梦想,看看他那清幽飘渺的梦。张岱的西湖小品在这方面表现出奇崛的特征。如《湖心亭看雪》所描摹的图画在读者久久回味。张岱在白茫茫一片中展开自己“画”:天云山水一色,一切都成了一个整体,只有长堤、湖心亭、小舟、舟中人。“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量词的连续性使得整个画面如一幅水墨画,意味隽永而深长,意境幽微而清俊。张岱在展现自己的内心的孤单,因而一开始整个画面是静止的,仅仅是一些意象的的组合。而在张岱描绘整个画面的同时不会想到“更有痴似相公者”,而“两个铺毡对坐”者的出现立即使得整个画面动了起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更是这幅水墨画最浓重的一笔。
3.空灵之美,冰雪之气。《琅文集》:诗文的冰雪之气,便是高格调。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落凡夫俗子,便成腐臭。张岱的空灵之气出现在有关西湖小品例子很多。如那篇《玉莲亭》,张岱在说完白乐天与玉莲亭的关系后,这样形容玉莲亭:“寓西湖者,欲避嚣杂,莫于此地为宜。园中有楼,倚窗南望,沙际水明,常见浴凫数百出没波心,此景幽觉”。又如《哇哇宕》这样描述哇哇宕:“昭庆寺后,有石深不可测,峭壁横空,方圆可三四亩,空谷传声,声唤声应,如小儿啼焉”。再如《冷泉亭》:“而深山清寂,皓月当空,枕石漱流,卧醒花影,除林和靖、李岣嵝之外,亦不见多人矣”。
(作者单位: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