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节能减排路上还有多少“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节能减排路上还有多少“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为世界瞩目,但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也很大。6月13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指出“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是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六大突出问题之一。的确,面对2006的“未完成”,面对今年一季度的“再抬头”,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10%的约束性目标,任务异常艰巨。

难题一:发展不可承受之“痛”

2002年至2006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0.02%。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能得到根本改变。那些从2002年起,由于需求拉动、持续增加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投资,至今很多已进入产能释放阶段,这进一步加大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难度。

破题:在当今世界,我们必须保持正常的经济发展速度,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动摇的。但是正常的经济发展速度不能付出太大的代价。可喜的是,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模式等正处于积极的变化之中,但这些都是中长期变量,其效果需要累积几年以后才会明显地显现。

难题二:陷入“结构”困境里

2006年政府提出的量的方面的指导性指标几乎全面超额完成,比如增长速度、投资额、进出口总额等,而恰恰是约束性指标没有完成,这就带来一个需要强烈关注的信号: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有强大的动力,但是增长机制存在缺陷。

当前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工业拉动,服务业比重偏低,而在工业中高耗能的重化工业比重偏大,这样经济增长就过于依赖消耗能源和资源。因此,如果不尽快调整产业结构,不把过高的资源消耗降下来,中国经济虽然一个时期可以保持较快增长,但走不好,也走不远。

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在我省的情况也很典型。在能够反映水体污染程度的化学需氧量指标上,我省去年的排放总量与前年相比,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增长近3个百分点。对此,省环保局副局长谷声文坦言,我省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结构占比例较重,“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空间已经非常小,削减难度很大。”

破题: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关键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推动竞争,促进优胜劣汰。各级政府在结构调整中,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引导,积极推动。我省也将采取关、停、并、转的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物排放问题。

难题三:消费结构悄“变脸”

从2001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已比较明显,住、行、通讯等方面新的消费点成长较快。消费结构升级必然通过市场带动多种消费品的生产,并通过产业间的联系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其中,通讯、住房和汽车等产业的生产技术大多比较复杂,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链条较长,对各产业的影响度系数较高。产业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引起了工业结构由轻到重的转变和工业制造业规模加快扩大。工业结构重型化、企业规模扩大、生产过程复杂,使工业在农村发展的空间不断缩小,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以及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增加。

破题:从消费结构、生产结构、城乡结构的变化及其内在关联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较快增长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在这一过程中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一般呈现正向关联。不过,我们相信,随着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各项政策措施的完善及作用的发挥,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确立,这场全民“攻坚战”一定会打赢。

难题四:被扭曲的“政绩观”

一些地方政府对GDP扩张的冲动是能耗降不下来的根源。尽管这样的看法有些偏颇,但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目的而片面追求GDP增长,对高能耗产业的推波助澜作用有目共睹。在现有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不合理产业结构的背景下,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工业性投资的高速增长,必然带来能耗的高速增长。此外,在电力供需矛盾有所缓解的情况下,部分地区又开始盲目追求GDP增幅,高能耗行业再度抬头,成为推动上半年能耗上升的罪魁祸首。

破题:将能耗指标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考核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也是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无形之手”束手无策的背景下,政府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的方式推动经济朝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链接:

我国2010年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

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

“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节能减排今年实施重点

实施钢铁、有色、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以及工业锅炉(窑炉)改造项目共745个。

加快核准建设和改造采暖供热为主的热电联产和工业热电联产机组1630万千瓦。

组织实施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项目30个,推动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5亿平方米,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与改造示范,启动200个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示范推广项目。

推广高效照明产品5000万支,中央国家机关率先更换节能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