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失恋33天 并非翻拍那么简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失恋33天 并非翻拍那么简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失恋33天》要拍摄电视剧版本了。”

去年秋天即知晓了这个消息,当时无感,岂不又是一部成功作品被翻拍

“《33天》要开播了,就在七夕档。”

当下依然无感,因为不难窥见它的结局。

作为一名电视剧记者,看到成功作品被影、视双拍的现象已屡见不鲜,有时甚至可以提前预知他们的命运——大多“死”的比较惨。

既然是经典翻拍,那么观众“先入为主”的观念已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太多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尤其是电影改编电视剧,篇幅加大,势必要在原著上做“加法”,拓展脉胳,将内容和人物进行深度挖掘和延展,能够提供戏剧矛盾纠葛的空间,但如若掌握不好尺度,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新故事,观众更不会买账。《山楂树之恋》、《风声》、《杜拉拉升职记》等剧的口碑都未能超越电影,即是最好的佐证。

因而对剧版《失恋33天》也不免继续上述“惯性思维”。

更何况,电视剧播出前一周,剧方才启动密集宣传攻势,难道也是信心不足?

采访如期进行,凭心而论是奔着姚笛、张默两位演员而来。一个是都市剧女主儿,每部戏都收视尚佳。一个是曾经的“问题少年”,但近期作品都可圈可点,想看看锋芒是不是收敛了不少。

“像,是没超越,不像,是说你演的不对,所以我觉得这是找骂的事……但剧本真好,我是活在压力下放弃呢,还是我想演,我就爱谁谁了?后来我选择了后者。”姚笛说

“剧本让我知道这个戏一定会成就一个角色,不是王小贱而是黄小仙。我觉得如果它能够成就一个角色,它又是个好故事,尽管在这个机会里最大的得益者不是我,那么我也愿意在一个成功的戏里做绿叶。”张默说。

明明知道“旧瓶”新酒式的翻拍作品并不讨喜,却偏偏较着劲想把它拍好,拍出新味道。那一瞬间,他们的“较真”感染了笔者,因而对这部剧生出了不少期许。

姚笛 “女汉子”的自我解读'

已经不是第一次采访姚笛了,以往对此姑娘的印象是言谈作派挺大气,此次采访,她更透出成熟、淡定的一面。

“好的我接受,坏的我也能接受,因为我又不是拍完这部戏就死了。不好的我可以改进,要不然我到了巅峰,真没得活了。”

话说得挺霸气,不仅因她对这个角色早已了然于胸,而且在决定接受挑战时,她就已经做好了“被吐槽”的准备。

作为电影版的参与者,她知道这部电影成功的意义。因此当电视剧启动,滕华涛向她发出邀请时,她的第一反应即是拒绝。“这4亿的票房我哪敢挑战啊?演得像是没超越,不像是说你演的不对,找骂的事我就别干了。”在滕导“苦口婆心”了一晚上之后,姚笛决定先看5集剧本,利用10天时间考虑。

最终剧本焰起了她心中的小火苗。

“很多演员怕看以往的版本,怕被它牵制。但我是属于那种自身比较顽固的,我的个性和对事情的理解比较顽固,所以我看完也就过了。我还是会按照姚笛的方式诠释一个姑娘失恋的状态,至于她叫黄小仙、姚小仙、李小仙都不重要。这是我的一种状态。”

双鱼座的姚笛,喜欢把自己扔到一种忧郁的情绪里面,享受那种不高兴,那种忧郁的状态。同为80后,诠释一个失恋的故事,她能感同身受,于是,90天的时间里,她与黄小仙魂魄相依,彻底“失恋”了一把。

“80后的特质是我不用去演的,因为我本身就是。而失恋本身其实是个过程,是个自我认知,寻找问题,并慢慢改掉的过程。”

尽管剧中的黄小仙性格依然是大大咧咧的,嘴仍旧是尖酸刻薄的,但改变同样是明显的,蘑菇头,中性装,还动不动就“小爷我失恋了”的以“爷”自居,女汉子态式显而易见。

难道这是刻意的改变吗?姚笛坦言,这个故事表达的失去感情后疯狂与心痛的感觉,黄小仙又是个不能再平凡的女孩子,所以演员本身不能有“美美的感觉”,是站在大马路上没人认识的姚笛就对了。所以她每天顶着蘑菇头、黑眼圈和大素颜就去拍戏了。所谓“女汉子”即是外表坚强,内心柔弱,这样的性格也正好契合了作品中 “爱就疯狂,不爱就坚强”的主旨。

演惯了都市剧中的女主角,但这次的感受无疑是新鲜有挑战的,不再甜美娇俏,而是个不完美,有太多缺点的姑娘,于姚笛而言,这是个反思自我的角色。“小仙说为什么失恋,表面上看是男朋友劈腿了,但是实际上黄小仙没有错吗,她也有的,这可能是很多人意识不到的问题,她爱的太自我了,完全不去顾及对方的感受,这是很多80后都有的毛病。通过角色,我们都可以反思一下曾经的自己。”

姚笛直言小仙身上的毛病自己也曾有,她找到了共鸣感,并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出来。试图通过黄小仙告诉观众,看清楚自己的问题,乌云密布也能慢慢转变成阳光灿烂,因为失恋是下一段幸福的开始。

张默很健谈,他可以原原本本告诉你他曾经对角色的困惑、疑问。即使有人抛出相对尖锐的问题,他也客观、从容的回复。

我身边的摄影记者说,从他的着装到待人的态度,给人感觉都很舒服……

与姚笛的境遇相似,张默也是电影版的参与者,也同样认为王小贱这个角色与自己反差太大,无论形象、身材还是气质,都截然不同。况且文章的表演太过出色,这是个难以逾越的高度。

几经踌躇,同样,他也最终被剧本打动,“剧本对失恋有正确的解读,失恋就是一个人怎么看待过去的自己。恋爱犹如一面镜子,它会照到彼此身上的问题,当我们发现这些问题而不能够在一起的时候,这面镜子就碎了,但是你可以记住它碎之前自己的缺点,去改变它。上帝会再给你一块儿新的镜子,然后在这个镜子面前看一看自己是不是把之前的问题都改掉了。”

在张默眼中,剧本里最出彩的角色不是王小贱而是黄小仙。“它既然能够成就一个角色,又是一个好故事,那我不该失去这个机会,虽然在这个机会里最大的得益者不是我,但是我愿意在一个成功的戏里做绿叶,总比我在一个不成功的戏里做男一号好得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世界上不应该只有一种王小贱。去“娘”存“man”,去“骚”存“狠”,张默进行了一番“男闺密”的探索。

失去了“形娘嘴毒做派贱”的特质,这还是王小贱吗?

“导演帮了我很多。在我们刚开机的几天,每一条都拍了七八遍,在我没有找到这个角色的感觉以前,想多演几个版本出来,姚笛也非常配合。在这期间我们找到了较真的方式,王小贱身上呈现了招人讨厌又招人喜欢的特性,王大贱版本就此诞生了。”

于是,电视中的王小贱变成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看似腹黑,实则无微不至的“三保暖”型闺密。失去了夸张感,生出了朴素相。

如此的王小贱还能诠释出电影中婚礼上的经典场景吗?答案是肯定的。张默对此的看法是,既然原版太过经典,无法超越,那么可以把观众的注意力转移一下。

电影中并没有交待事后黄小仙与王小贱的对话,那么剧中就予以体现。黄小仙对小贱“修理”陆然的举动有了非常明确的态度。

“这场戏是在大街上拍的,姚笛的表现非常出色,她的表演让北京的交通堵塞了。这场戏是她的一个大情感戏,要求她的眼泪要把地面打湿,她做到了。而且每一条都保持这个状态。”

新一对“仙贱”组合,他们的合作默契,作为同时与文章与张默都有过合作的姚笛而言,特别肯定张默的表演,“他每场戏都特别清楚,会提前做功课,很认真,很有天赋。而且他演戏很松弛,经常会给对手一个画面感,对我而言,这是一种新的冲击,跟我的画面不一样,但是我又会觉得特别好,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剧版中“仙贱”的关系更为暧昧,从看对方不顺眼,到感受对方的可爱,彼此渐生好感,两人的关系一直在微妙的变化。“到最后这个微妙也没有节点,因为生命没有节点。我们这种小清新的东西,应该是这种开放式的结局。”张默说。

新角色的出炉,终究敌不过“此小贱”与“彼小贱”的对比,对此他很坦然,“电视剧的播放期很长,不好看的地方可以跳过,好看的地方可以继续。”

卯足劲给你新鲜感'

除了从电影到电视剧,从导演到监制以及演员变换等实质性区别外,改变的还不止是故事,你还能从剧版的各个细微之处感受它的不同。

甚至是从片头开始,小清新的风格跃然眼前。仅仅“失恋第X天”的字幕标注,就几度变化,用尽心思。还不时插入动漫调节气氛。一般剧中只用话外音表露心情,而此剧却偏偏拍全不同版本,让现实中人和内心的小挣扎同场PK。可以说它画面讲究、别致,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在故事的表现上,几乎是一天一集的讲述方式,顺序与回忆交替进行,弊端也因此产生,就是被观众所诟病的节奏过慢。不过这也是电视剧必然的方式,魂犹在,尽丰富嘛。除了所有的精华桥段,电影中来不及展现的前因后果,电视剧中也都顺势展开一番。

唇膏不见了,护手霜没有了,王小贱也好像温柔了。人物的变化是全剧关键,姚笛版的黄小仙将失恋后的疯癫和痴狂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张默版的王小贱更是不娘不骚的腹黑爷们范儿。疯癫女与腹黑男碰撞的化学效应也成为此剧的最大看点。

除了男女主演外,小仙的前男友与夺爱的女闺密也在剧中有了较丰富的展现。失爱的揪心,夺爱的其实也凌乱。冯佳期、陆然也拼命在和罪恶感搏杀。全剧试图呈现了失恋事件的全貌,观众也势必看得更加过瘾。

当然,剧中还会不时出现众多大腕的身影,文章、白百何、李晨、陈思成、佟丽娅、张译、任重、倪大红等争相串场。有的很搞笑、有的很突破、有的很本色,场面很欢乐。

看得出这是一部卯足劲想带来新意的作品,其实我们不妨拿出点耐心来,品品“新酒”带来的与众不同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