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罗杰·科尔曼:B级片教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罗杰·科尔曼:B级片教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马丁·斯科塞斯、弗朗西斯·科波拉、詹姆斯·卡梅隆、彼得·杰克逊、朗·霍华德……这些人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从这位名叫罗杰·科尔曼的传奇人物手中进入电影世界的。那时,斯科塞斯为罗杰送茶水,科波拉为罗杰打灯,卡梅隆甚至花了一周时间亲手为罗杰做了个专用躺椅。

根据斯科塞斯的表述,罗杰·科尔曼是那种“你给他十美元,他也能给你拍出一部精彩电影的大师,他喜欢控制资本,他用1500美元的资本获得了8亿美元的收入。这只是因为他认为过多的投资是导演的敌人,他的公司制作低成本的B级片,你以为斯皮尔伯格很厉害,他的《大白鲨》不过是投资稍多的罗杰牌B级片而已。”

入行:一份长达19页的义工申请

罗杰·科尔曼生于1926年,当时正是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代。那时美国电影业处于利润下滑状态,电影院不得不推出双片连映的措施来挽回观众。“双片连映制”指观众买一张电影票,可以观看一部大制作电影和一部低成本影片——这些简陋的电影总是在正片前放映,因此被称为B级片。

罗杰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也是个超级影迷,尽管经济状况不好,但每周还会领儿子至少看一次电影。小罗杰就这么在电影院看了大量的B级片。巧的是,他在学校结识的一个好友的父母都在制片厂工作。托这位朋友的福,罗杰常常和朋友一起去电影拍摄现场玩耍,因此又观看了大量B级片的拍摄。

受父亲影响,罗杰理科头脑极佳。在以优异的成绩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工程学学位后,这位高材生却因为失业浪潮找不到工作。他放弃了工程师的前景,打算去电影制片厂谋职。由于对工程学十分精通,他发现工程预算的办法对一部电影的成本核算十分有效。罗杰有一个被他称为“神奇笔记本”的随身帐薄,上面记录着他对每一部上映后电影预算成本和票房产出的计算。但当时好莱坞严格的工会制度死死卡住了罗杰进入电影圈的脚步,尽管他跑了多家电影公司,并承诺一定能给老板带来利润,但均告失败。

被逼无奈,罗杰去20世纪福克斯公司做了快递员的差事。那时好莱坞制片厂每周工作6天,但很多工作人员周六就休息。罗杰发现了“机会”,他向福克斯公司递交了一份长达19页的申请,提出在周六制片厂缺人时,自己可以无偿去拍摄现场帮忙。这个义工申请立刻被福克斯公司批准,罗杰的电影事业起步了。

助理制片人:“最快回本”

罗杰第一次去片场就拿起电影剧本开始分析。根据儿时观看拍摄工作的经验,罗杰甚至能对摄影师、灯光、表演等工作提出自己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天长日久,他在片场获得了一个“故事分析者”的外号,这个外号很快便被20世纪福克斯的工作人员得知。福克斯再次给了罗杰一次机会,把他纳入了制片厂“故事部”的义工,让其阅读那些送来的剧本,以便分析是否值得开拍或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这时,罗杰遇上了一部名为《喋血杀手》的剧本。罗杰认为这个“带着血肉模糊场面的西部片”故事是“B级片的杰作”,他将这个故事重新整理,并增添了诸如主人公开枪时身边女性会撕开衣服的修订。最终,这部脱胎于罗杰修改的剧本开拍了,由当时著名的演员乔治·佩克主演,上映后一举成功,为20世纪福克斯公司带来了难得的利润。

罗杰·科尔曼在电影公司高层中立即成为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他成了可以拿薪酬的编剧。1954年,罗杰几经修改,创作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房子和大海》——后来改名为《公路法网》,讲述了一个因为房产问题而离家出走的主人公一路杀人的故事。剧本被20世纪福克斯一眼相中,罗杰则找到制片部门,告诉主管他不要任何报酬,只想做该片的助理制片人,他想控制这部电影的拍摄成本。

事实证明罗杰拥有极高的制片人天赋。他把《公路法网》的成本严格控制在16万美元以内,没有一分的多余支出。这部电影成为了当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最快回本”电影。

创立公司:“让女演员一直光着身子”

在证明自己是一个足够好的制片人后,罗杰毅然离开了福克斯公司。他觉得自己“是时候开始单干了。”罗杰单干的第一部电影是《来自海底的恶魔》,他从朋友那里借来了几千美元,然后用自己的钱垫资,凑够18000美元后,他开始了该片的拍摄。在拍摄这部电影前,罗杰先在好莱坞开设了一间极小的个人工作室,目的是承接拍摄项目。

《来自海底的恶魔》拍摄周期只有6天,罗杰带领摄制团队去美国加州的马里布海岸完成了这部B级恐怖片。通过在20世纪福克斯时认识的发行公司,罗杰成功地将该片挤进了当年的上映排片单。影片质量粗糙,但由于成本低廉,上映后便大赚一笔。罗杰顺势将只拍了一部电影的个人工作室改为“新世界电影公司”。

此后一个时期,罗杰的公司开始疯狂拍片,他甚至有本事用一天时间就能拍完成一部B级片。这些B级片能留在影史的寥寥无几,但罗杰几乎从未赔本,他很快就拥有了富足的生活。当时,禁止大制片厂拥有自己院线的反托拉斯法案刚刚出台,大批独立制片公司和独立汽车影院以每年数以千计的数量递增,仅在1955年一年,美国已经成立了3700多家汽车影院,这些影院为罗杰制作的B级片提供了最佳放映场所。

这一阶段,罗杰通过影片试验着观众的胃口和禁忌尺度,他发现观众最喜欢的就是电影中的血腥、暴力和。美国当时的电影审查制度极其排斥B级片,罗杰针锋相对,提出可以“让女演员在片中一直光着身子”。在当时的一次报纸采访中,罗杰对记者说:“如果看完电影女主角都没有脱衫,那观众会觉得上当受骗。”

巨人的肩膀:想要机会别求上帝,找罗杰

新世界电影公司的成功,让罗杰的名字成为了金字招牌。因为其拍摄电影成本要求极低,很多年轻的电影人把给罗杰打工当成自己入行的第一块敲门砖。马丁·斯科塞斯是这些幸运儿中的一个,1976年,马丁拍摄了处女作以及毕业作品《谁在敲我的门》。但这部艺术电影很快便被商业片的浪潮淹没,失意的马丁只能回到曾就读的纽约大学当讲师。

《谁在敲我的门》带有强烈的自传意味,讲述了一位意大利裔青年在美国街头的奇遇。罗杰去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他对马丁在片中展现的灰色调及标志性的移动运镜感到惊喜。他立刻联系马丁,表示自己欣赏马丁的才华,将给其投资。马丁的《出租车司机》由此而生,罗杰要求马丁在片中一定要放大画面的颗粒感制造感官氛围,在该片获得如潮好评后,马丁对媒体表示“身为只能学习伯格曼《野草莓》之类艺术电影的纽约大学学生,他们可能会每天早上给伯格曼点上根蜡烛,但是真正让他们学会如何拍电影的,还是那些在遍布纽约的各种低俗场所中反复观摩的‘科尔曼系电影’!”

13年前,还只是助理导演的科波拉和杰克·尼科尔森已经在罗杰的《恐惧》摄制组里亲切地称罗杰为“老爹”。罗杰为科波拉投资了处女作《痴呆症》,并告诫他“第一卷胶片一定要拍得很棒”。这个建议显然成为了科波拉导演电影的座右铭,当他多年后筹拍《现代启示录》时,第一个想到的顾问名字就是罗杰。

詹姆斯·卡梅隆在给罗杰打工时职位更低,只是一个微型道具师。当时他给罗杰的B级恐怖片制作模型,在为一部名为《食人鱼2》的电影制作模型时,该片导演因为不满罗杰对成本的严格控制不辞而别。这给卡梅隆创造了机会,一直想成为导演的他主动请缨,罗杰让卡梅隆拿着制作好的怪物模型拍了几个近景镜头,他觉得“这小子很会制造压迫感”,于是同意让其执导。

卡梅隆至今还记得罗杰拍摄影片时的习惯,“他总是随身携带一个记录当地天气状况的预报表,随时监控天气变化对拍摄造成的影响。我没遇到过像他这样认真的电影人。所以在好莱坞,想要机会别求上帝,找罗杰·科尔曼。”

转型:伯格曼进入汽车电影院

在罗杰的履历表中,和他有关系的知名电影人可以排出近百个名单。正如罗杰自己所言:“那些天才在我这里虽仍然是天才,但他们首先是成本控制机器,给我带来利润。”

但罗杰仍觉得这些利润来得太慢。他发现自己制作的那些电影,发行后要等待漫长的时间才能收回成本。为了解决此问题,罗杰决定开启一种自己设计的B级片盈利模式。他要求自己拍摄电影时,发行商要先交预付款。因为罗杰的名号,发行商完全同意这个新兴规则。以此降低投资风险后,罗杰又开创了另外一个电影规则——他规定自己制作的B级片每次只放出100到200个拷贝,每次只在一个城市密集放映,一个城市放映结束后才转战下一个城市。

这两个举措,直接促生了好莱坞的新电影产业法则。但与此同时,好莱坞也在蚕食罗杰的B级片市场。一些大型电影公司,开始用1500万美元以上的大制作B级片冲击罗杰的新世界电影公司。罗杰并未和好莱坞硬碰硬,他转而把目光投向了被忽视的录影带和付费电视市场。在处女地的开拓让罗杰掌握了大量录影带和付费电视资源,与此同时,罗杰还把手伸向了一直被严重忽略的艺术片发行领域。他由此成为了把伯格曼的电影引入专看B级片的汽车电影院第一人,其掌控的电影公司也是首个能让艺术片和B级片一起盈利的电影企业。

据罗杰的妻子兼助理朱莉·科尔曼回忆,罗杰“一直在好莱坞担当好莱坞的局外人”。他“太热衷于他在大学时便热衷的堆筹码游戏,所以对资源配给和投入产出喜欢精确衡量。”罗杰还在商业基础上,开创出各种各样的类型片,飞车党、犯、嬉皮士、反战、灵异……可以说,他掀起的B级片制作、发行模式以及对欧洲电影的引进,是美国战后多元文化兴起的写照,也是他让B级片成为CULT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土壤。在2012年春,有关罗杰·科尔曼的纪录片《科尔曼的世界》在日本上映,这位B级片教皇被赞誉为是好莱坞独立精神的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