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吃臭味——肉腐生蛆为不世之珍/石中雅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吃臭味——肉腐生蛆为不世之珍/石中雅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臭味——肉腐生蛆为不世之珍

文/殷登国

西南边疆民族嗜吃臭腐食物,直到晚近仍无改变。近人古方在“野人山的奇风异俗”一文中,提到中、印、缅交界的卡瓦族人“嗜臭如命”说:“(卡瓦族人)以臭为香,越是腐烂的东西,越是爱吃。凡是肉类之物,先要埋在坑里,几天之后,直至腐烂发霉,甚至生蛆才刨出来煮食,唯有这样,才觉得刺激够味。”

卡瓦族是吃人肉的,但只吃外乡人,不准吃本族人,他们村前村后,常常摆着鲜血淋漓或臭不堪闻的人肉摊子,尤其在夏天,腥臭的人肉,蛆虫蠕动、蚊蝇丛集,他们见了,不但无动于衷,反而眉飞色舞,吃得津津有味。

卡瓦族人也吃水牛肉,但水牛比较珍罕,杀牛在当地成为一项大典。这种盛典多半在山下集会举行,先邀请几位斗牛大汉轮番上阵,将水牛斗得筋疲力尽、倒下地为止,卡瓦人看牛头倒地的方向以卜吉利,如果牛头倒向南方,南方就是吉利的方向。接着割下牛头(是夸耀财富的摆饰),再剥牛皮。这时旁观的人一拥而上,将预备的软米饭团取出,争相用饭团蘸牛血吃。煮牛肉时,是不清洗的,连牛肚牛肠也一同入锅,但没有盐作佐料。煮到牛肠裂开、粪便沉于锅底、牛肠浮起,就算煮熟了,大伙儿便把牛肉和肠脏捞出来吃。

不光是西南边区的落后民族吃腐烂的臭肉和肉中生出的蛆,广东潮州人也嗜食臭肉之蛆呢,还特地给这种蛆取名为“芽”。民初学者柴小梵在《梵天庐丛录》卷三十六里说:“潮州人尤奇,常取鲜鱼鲜肉,任其腐败,自生蛆虫,乃取而调制之,名曰‘肉芽’、‘鱼芽’,谓为不世之珍。”

从臭豆腐、馊豆腐、霉千张、臭虾酱、酸年糕、臭蛋到不乃羹、(酉音)菜和鱼芽、肉芽,可见中国人嗜臭如命不是一天之事,也不是一地之风俗,可说在相当广泛的地区里,有相当多的中国人爱吃臭的东西,而且是历史悠久的风俗与嗜好。

为什么口味会有这么大的差异?这绝不是开化不开化的问题,当然更不是像清人纳兰常安所说的嗜臭者“别具肺肠”。而是因为古代没有冰箱,也没有发明罐头的储藏技术,猎捕围捞来的飞禽走兽和鱼虾,常常没法在腐败前全部吃完,而猎物也不是每天固定都可获得,在发明腌藏、风干鱼肉技术之前,在饥饿的逼迫下,吃腐臭的肉的机会当然很多,久而久之,也就从臭中吃出了另一种风味,甚而吃出瘾头来了。这也是为什么文化进展较慢的西南边疆民族特别喜欢吃腐臭食物的原因,原来他们保存了更原始、更古老的生活习俗哪!

石中雅趣

文/钟正和

在众多的收藏中,观赏石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藏家的青睐。石——以其独有的魅力,永存于世,永葆其形,为人们的生活平添雅趣。这正是越来越多的人对玩石情有独钟的缘由。

经过若干次的地球运动、经历成万上亿年的河水冲刷和大浪淘洗形成的形态奇异、玲珑剔透、石纹奇特、色泽秀丽的观赏石,更是独一无二,集科学、艺术、文化于一体,自然天成,有着无与伦比的收藏和审美价值。爱石藏石不仅是人们崇尚自然、崇尚美的自然体现,而且还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美化居室、装点环境。欣赏雅石,能使人产生无数美好的情思与遐想,达到“人石交融”的境界。

赏石,大都要先看石头的成色,或崇形状重意境,或修凡骨悟禅机。在人们的藏品中,最常见的是人物形象石、飞禽走兽石、花鸟虫鱼石等都属于造型石,它的上品应是形象完整逼真,线条明晰流畅,石质纯净。因石是天工巧作,逼真程度不一,有时需要想象才能体会出来。对于一些不达意之处,应当尊重大自然的“创作”,切忌进行人工雕琢,使其产生无谓的“造作感”,从而失去原有的天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