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善于捕捉把握生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表现出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但这不等于说有效的动态生成只能在教学过程中去把握,而无须在课前预设;课堂教学因学生鲜活思想的介入而表现出情境性、偶发性等特点,但并不等于说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没有规律、没有定法且不能预设,甚至只能顺其自然。其实,任何教学活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其生成性是可以把握的。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课始,教师说:“请同学们在学具袋里拿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通过量一量或折一折的办法,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征。”有些学生独自用直尺量,有些学生利用对折的办法去寻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发问:“老师,正方形也具有长方形的特征,那正方形也能称为长方形吗?”教师愣了一下,没想到学生一下子就把这难点挑出来,于是教师顺势引导:“那我们就来对照一下长方形的两个特征,看看正方形是否符合。”通过对比,学生发现正方形符合长方形的两个特征要求。教师正高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个本是后续学习才解决的难点竟如此顺利解决时,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长方形也是特殊的正方形。”他的表情好像在告诉大家:“瞧,我多能干,又有新发现了。”“哦?真的吗?我们先来看看正方形的特征,再来对比一下长方形,看它是否符合正方形的特征。”通过对比,学生发现:长方形不具有正方形的特征,因此长方形不是特殊的正方形。教师追问:“为什么呢?哪点不具备?”学生回答:“正方形不但对边相等,四条边也相等,而且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但长方形没有具备四条边相等的特征,所以长方形不是特殊的正方形。”多精彩的发言,显然在学生眼中正方形和长方形不是简单的两个图形,而是两个“有生命的人”。课堂是“活”的,教师无法完全控制学生的思维,哪怕是再精致的预设都可能被学生“突如其来”的、“莫名其妙”的话语或行动打破。这些就是教学生成的良好资源,是“未曾预约的精彩”,是课堂教学的“神来之笔”。
二、善于倾听
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会影响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不同意见非常正常,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给学生一些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例如,教学“百以内数的认识”一课后,有一部分学生对于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老是出错,在多次评讲后还是有人错,包括班长。我当时想:“这个班长也太粗心大意了,该找他好好谈谈。”于是,一次单元测试后,我把他找来,让他把错题好好改改。他拿着笔,皱着眉,看着题,不做声也不写字。我靠近他,听见他小声地说:“42小于35怎么不对?”我一听,正想反驳他,批评他粗心大意,又听他继续说:“你看个位的5比2多3,十位的3只比4少1,3抵消1还多2。”听了他的想法后,我倒吸一口冷气,幸好我的批评没有说出口,否则我将听不到学生真实的想法。我观察了他的作业,发现像这样的题他判断错误,而像“45和32相比较”这样的题没有出错。究其原因,是他不理解个位与十位的位值制。为了帮助他进一步地理解个位与十位的位值制,我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你用小棒摆出45和32。(学生操作)个位的5比2多3,请你把多的3取出来。(学生取出了3根小棒)
师:十位上的3比4少1,请你把少的1取出来。(学生取出了1捆小棒)
师:请你告诉我,多的3怎么与少的1相抵消。
学生望着取出来的3根小棒和1捆小棒,想了很久,开心地说:“老师,我明白了!个位的3比十位的1少,无法抵消十位的1。因为十位的1表示10,而个位的3表示3个1,所以我明白你讲的方法了,只要十位大,这个数就大。”
师:真的明白了吗?那请你当“小老师”,用我们刚才的方法教一教小明。
生:保证没问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友善地走进他们的心灵,捕捉其错误思想的运行轨迹,摸清错误的源头,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形成的规律,选择恰当的方式加以引导,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妙用错误
例如,在教学“圆锥认识练习课”时,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圆锥底面周长为18.84厘米,高4厘米,从圆锥的顶点沿着高将它切成两半后,表面积之和比原圆锥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一个学生这样解答:“18.84÷3.14=6(厘米),6×4=24(平方厘米)。”这位学生话音刚落,就有部分学生窃窃私语,这位学生显得十分困窘。我没有直接评判对错,而是让这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通过学生的表达,我发现学生的思路独特而奇妙:通过圆锥周长可算出圆锥的直径6厘米,将圆锥从顶点沿高切开后增加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算三角形面积时要除以2,然后还要乘以2,这样除以2与乘以2就互相抵消了,实际就还剩6×4。我进一步让学生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如果这样列式求的三角形面积,不符合题意,正确列式是6×4÷2×2或6×4××2,但计算过程中可互相抵消法,比较简便。这位同学善于思考为我们找到了简便的算法。这样由错误生成讨论并恰当评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妙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使其变成宝贵的课堂生成教学资源,让学生增长智慧,学会学习方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准确地捕捉教学生成,改变原来的预设以适应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找到预设与生成的最佳结合点,让师生在互动的教学中得到发展。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