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注孩子发问的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注孩子发问的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现实教学中,随着课程任务地加重,考试竞争地加剧,学生们越来越多地出现了隐形懒惰,即思维懒惰。你让背什么我就背什么,你让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你不让玩我就只好无奈地勤奋。结果是:孩子出工不出力,人很疲倦,收效不大。

问题出在哪儿呢?我从《论语・述而》中找到了答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知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也就是说教育的最佳时机在一个人充满疑问,积极寻求答案时。

明确了这一点,我反复告诉自己:鼓励孩子带上自己的脑袋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口号上,更要在实践中去履行。

我不再按部就班地讲解,而是让学生充分预习后,大胆地发问,前提是:只要你不懂。我把爱因斯坦的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打印出来贴到黑板上。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日之功,鼓励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可操之过急,像“千金买马骨”一样表现出我们的诚信和决心,学生就会慢慢地用心关注文章,关注真知,懒惰的思维就会跟着运动起来。

在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刘尧同学问道:“法兰西万岁明明是五个字,为什么说写了两个大字?”话音刚落,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开始讨伐:“你看注释没有?那是法文!”刘尧的脸立刻红了,不好意思地杵在那儿。我安慰道:“下次咱再仔细点儿。”看他沮丧的样子,我又鼓励了一句:“刘尧同学不懂就问,这是真正求学的态度。”这句一出,同学们嘲笑的眼神顿时收敛了,刘尧的神态是受到表扬后的拘泥。不一会儿,他又大胆地提出了问题:“第17段段末写麦尔先生的话时,为什么没有后引号呢?”同学们议论纷纷:真是的,咋就没有呢?印错了吧,丢掉了吧?我也是一头雾水。课下我们查阅资料,才明白原来引号有一种特殊用法:就是不成对使用。当连续几段都是一个人的话时,只在每段段首用前引号,到最后一段末尾才加一个后引号。懂得了这点知识,我很激动:为我的孤陋寡闻、为我教了这么多年竟没注意到这一现象而惭愧,为我获得知识而兴奋,更为我的学生能发现这一问题从而引导我们获得知识而骄傲!我在课堂上感谢刘尧同学,并称他为我的老师。从此课堂上的问题就更多了。

孩子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何亚伟同学问:“《社戏》选自《呐喊》,可我读的一些摘自《呐喊》的文章主题特别沉重,为什么这篇如此轻松美好?”由此我引导他们读《呐喊》里《社戏》的原文,原来课文只是节选,整篇读下来,依然是沉重的基调。同学们这才理解《社戏》为何收在《呐喊》里,并且建议课本上应注上“节选”字样。何肖同学在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时,提出:“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这句存在语法错误,念不通。我也有同感,不论引用什么,放到句子中也应该文通句顺,决不可为了“引用”而丢掉“句顺”。

保护孩子发问的心,就是保护他求知的欲望。如果草率地否定,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关上探究的大门。曾听学生们讲一个笑话,说在历史课上老师讲蔡伦造纸,讲到之前没纸的时候人们用丝绸、用竹简来写字,一个男孩自言自语地小声嘟囔:那以前人们上厕所用什么啊?周围同学听了哈哈大笑,老师恶狠狠地瞪着他,沉默了一会就继续讲课了。学生说:“老师,特逗,他还一本正经地嘟囔到底用什么,太逗了。”听了这番话,我不是觉得好笑,而是和那个男孩一样想知道究竟。其实孩子并不是在扰乱课堂,而是压抑不住求知的欲望。课本上的知识是知识,难道这就不是知识吗?如果能巧妙引导孩子课下去求解,鼓励他当个课题去研究,我相信这个孩子得到的不是同学的嘲笑,而是尊重和敬佩。说不定我们将来又多一个研究人类如厕文化的人物。

“不要谈论和课堂无关的话题!”“你想的这些和考试有关吗?”“听懂了再问!”“净扯些没用的!听我说!”……这样的语言像一扇扇沉重的铁门,封锁了孩子爱问的心,求知的心。

少一点急功近利,保护小孩子爱问的天性。孩子按着本心去学习去发问,然后针对问题讨论、查证、明辨,不盲从,不附和,这样我们就会点燃个性的火花,收获鲜活的思想,学习不就充实快乐了吗?这样我们给孩子的不只是考试的分数,而是一个人为学的态度,一个孩子一生学习的能力。所以让我们关注孩子发问的心,善待孩子发问的心,让我们这个民族不乏创造力!在这一点上,我们基础教育者重任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