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综合实践活动微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综合实践活动微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影响。农村离婚率的升高,离异家庭的孩子教育问题,是社会和教育界面临的新课题。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了解、关心农村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极为重要。

【关键词】农村离异家庭孩子教育 观察 家庭 反思 建议

时代催生了物质的繁荣,也难免滋生出精神的荒凉。在当今经济发展的今天,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影响。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出现在国人面前,其中,离婚率不断升高带来的离异家庭孩子教育问题,是社会和教育界面临的新课题。据有关方面统计,1979年我国内地的离婚率仅为3%,而现在上升到13%且67%的离异家庭有孩子,其中年龄40岁左右,孩子在15岁上下的中年夫妻离婚率占82%,这就是说,离异家庭的孩子大多数正值受义务教育时期,更是集中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教育阶段。而农村在离婚率方面也不是一方净土,离婚浪潮也开始了对这个被遗忘角落的冲击,且势头也越来越猛,离婚率也逐年攀升。离异家庭的频频增多,越来越多的孩子,尤其是农村离异家庭孩子,是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关心的中心。

我身处农村初中执教三十多年,深知一个孩子一但没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他将产生恐惧、担忧的心理。或是单亲过分娇宠,使之自私任性;更有甚者因得不到家庭的关爱,变得玩世不恭、放荡不羁。因此,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他们中间,了解、关心、引导教育他们是非常必要的。

观察一:孤僻的小M同学

有句话说的很好,“亲其师,信其道”。有一个叫小M的女生原本是老师的乖学生,老师的话犹如圣旨,可谓是言听计从,成绩也特别优秀。可近段时间却沉默寡言,课间常常躲在角落,上课不愿意发言,性格孤僻,行动散漫,尤其是对待学习没有一点热情,成绩变的极差。为了了解具体情况,我做了一次家访。一个深秋的傍晚,我来到一间破瓦房门前------小M同学的家。推开半掩的门,房间里烟雾弥漫,酒气熏天,麻将声震耳欲聋,小M同学依靠在灶台旁理着一撮青菜,见我进门,两眼顿时泪如泉涌。现状如此,我无以言表,赶忙挽起袖子帮忙做起饭菜。和小M同学的交谈中得知,孩子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母亲离家出走,父亲没有固定的工作,经常找一些人在家酗酒、打麻将,家务活基本上是这个还在读初中二年级的小M同学干。即使这样,父亲不顺心的时候还要打她。在校园里也不善与人交流,总觉得老师、同学歧视她,看不起她,因而对干任何事情都没有自信,自卑心理严重。其父由于家庭的离异,行事也变得懒散、得过且过,脾气暴躁,甚至对人生失去信心。的确,在一个人没有亲情、没有信任,咋来确定人生目标;若找不到自己优点的时候,可能会产生自卑感,何况是个孩子。作为孩子的父亲而言,要思量一下,没有人能选定自己出生的环境,但是可以凭借努力让自己充实起来,和孩子共同努力改变目前的困境,让人生变得有意义。这样人生就会变得丰富多彩,活的 才有价值。

观察二:辍学的小N同学

九月初,刚刚开学,从开学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初一《3》班一个小男孩小

N同学没有到校,会议结束后,我便对该生进行了家访。来到小N同学家,则是大门紧闭,从小N同学的爷爷奶奶就住的小屋里了解到,小N同学的父亲是一名‘赤脚医生’,因怀疑其妻子与别人有染,一怒之下将妻子拳打脚踢之后,到民政局领了离婚证。小N同学是他们的独子,刚刚步入初中,由于家庭的破裂,本就一贫如洗的家更是雪上加霜,经济来源远远不能满足家庭的支出了,一个聪明可爱孩子只得中途辍学,十二岁多一点就跟着别人南下广州踩起了“风火轮”。------当地人称外出做衣服为踩“风火轮。”由于父母的离异,孩子离开了家庭这个成长的摇篮,离开了学校这个求知的天地。孩子在人生观、世界观刚刚开始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人为的障碍,过早的步入社会。家庭、学校是社会的细胞,而家庭是社会中各种道德观念的集中点,社会对儿童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家庭发生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及家庭成员的实际行动对儿童的影响来实现的。对于孩子或者父母而言,家是温馨的港湾,当你受伤时会想到它,家是心情的驿站,当你郁闷时会记起它。当家中有唠叨的母亲,严厉的父亲,当然还有一个调皮懂事的孩子的时候,普通而又感人的故事就多了。而小N同学就全然无法体会这种温馨。

观察三:叛逆的小S同学

S同学原本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自从进入初中二年级以来,性格来了一个质的变化。长时间抑郁寡欢、心事重重,一句话、一件事都很容易被激怒,与同学之间关系紧张,上课时总是特立独行,漠式老师 。长期和社会上的一些人“K歌”到凌晨两三点钟,上网一般都是通宵,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排名倒数。老师和爷爷的话总是嗤之以鼻,你让他东他则偏向西,叫他左他却右,叛逆心理十分严重。就其原因乃是父母离异所致,父母离异后小S的生活、教育全由爷爷、奶奶承担。由于爷爷奶奶过于溺爱,沟通甚少,以致养成小S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行我素的习惯。外加家庭的变故,更加处成小小的他思想独立,不善交流,养成随心所欲的坏习惯。人乃万物之灵,人的心理状态丰富多彩、复杂万状 。孩子-----正处在发育阶段,自控能力差,尤其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没能享受同龄人的撒娇、呵护,没能品味家庭的温馨,而幼小的心灵就要承受精神的重负。像小S同学这样年龄的孩子,本是生命之花 ,要永远灿烂如新,需要雨露不断滋润,而他的心灵,就是凝结在生命花朵上的那一滴滴露珠,可这露珠是脆弱的,要想让它永远晶莹剔透,那就只能把它融入生命深处,细心呵护。可是小S同学就没能享受同龄人应有的待遇。

观察四:恋网的小Z同学

Z同学父母离异后,判给了母亲,由湖南岳阳的 一所学校转入湖北仙桃的一初中就读,由外公、外婆 看护,起初在全校初中二年级全能竞赛考试中排名第三,-----全年级600多名学生。外公外婆高兴坏了,对小Z同学百依百顺,向太子一样照顾。两个星期后,突然迷上了电脑。老人们阻止时,Z同学蒙骗二老说在网上查找资料,老人们更是高兴。二个月后期中考试的排名发到二老手中时,两人目瞪口呆竟然是全年级排名倒数第十,就其原因是每天晚上上网玩游戏,少则两三小时,多则通宵。训他为何如此,他回答的轻描淡写,“父母离异不管我了,读书何用”。无奈之下两位老人只得加强监管力度,将小Z房间的电脑撤去,并且每晚二老轮换守在小Z的房门前,一直到房间没有声响且将门反锁后才离开------以为小Z休息了。如此这般二老每天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两星期后 ,突然老师家访道出了更严重的一幕,小Z 近日每天上课睡觉,晚上等到夜深人静二老离开后,翻窗从就住的二楼沿下水管溜下,前往网吧玩通宵,等到第二天天快亮时,按原道返回------从下水管爬上二楼翻窗回到房间。稍稍整理一下后前往学校,每天依旧。二老听后吓晕了,赶紧找回小Z在外打工的母亲,小Z半年的学业就这样荒废了。生活是真实的,学生也是真实的,当这些稚嫩的心灵受到创伤的时候,作为父母或者教育者,能及时扭转、抚平他们的心理;尊重、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和他们真诚交流,一定能收获到希望、、、、、、

观察反思

从上述几个细节,观察农村离异家庭孩子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感知农村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实质上是破损家庭教育中做人的摇篮教育问题。农村离异家庭的孩子 ,犹如温室里的豆芽、天空的风筝,一但离开温床、折断引线,就没了生活的依靠和前进的方向。孩子们孤僻、怯懦、粗暴、叛逆、消沉、、、、、、等性格上的缺陷 ,大多滋生于破损、离异家庭。瑞典著名教育家哈巴特曾经说“一个父母胜过100个校长。”教育家福禄贝尔也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掌握在母亲心中,因此我们还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两位哲人归纳出‘母亲 ’是人类教育的魂。的确,母亲可谓是家庭的代名词,家庭氛围是否健康,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严重影响。在人的终身教育中,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许多人参与了孩子的教育过程,第一是家庭,第二是老师,第三是集体。如果这些起教育作用的雕塑活动有始有终 ,行动的像一个组织得很好的交响乐队一样,那么产生的将是美妙动听的作品。”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同时充当着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要走近他们的心灵世界,服从他们的逻辑,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要让他们去表达,将他们人性里面普遍存在的爱和善意进行合理“疏导”。而农村离异家庭的孩子大多数没能接受这门“功课”的洗礼,导致他们性格上的抑郁寡欢、自暴自弃、心事重重、容易激怒、放任自流、、、、、、他们更需要参与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以此来架设感情的桥梁,促进彼此间的交流。作为家长、教育工作者不能只注重离异家庭孩子的学习成绩、品德优劣。而忽略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农村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忌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当着品德问题来看待,用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品德问题,使教学效果重重打折。孩子们的心声可以让社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震惊”;但是离异父母不能给孩子留下“黑色记忆。”

观察建议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笔者建议,将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首先纳入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问题上来。作为家庭、或教育者要遵循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对农村离异家庭的孩子,从心理上要给予安抚、身体上给予帮助。让学校、班集体成为他们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帮助孩子自身释解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奉劝天下那些离异的父母多为孩子想想,呼吁全社会的教育工作者,多组织一些综合实践活动,编织协同教育网络,让社会共同关心参与监督和教育,使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得到更多的关爱,获得更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