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实践活动课侧重于在过程中加深体验、培养兴趣、形成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它特别重视学生所感兴趣的生活世界、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学生所读的不仅仅是文本内容,更强调非文本内容的习得和感悟。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语文实践活动课呢?

一、给足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语文实践活动课程与基础课程最根本的区别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从而扩大视野、拓宽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各种能力,这使得语文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给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它学习时空开放,时间不以40分钟为限,空间组合按学习内容和目标而定,家庭、社区、大自然等都是学习空间。语文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给学生知识,更要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机会动手创造作品;解放他们的眼睛,让他们有更宽的观察世界和了解世界的视野;解放他们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更广阔的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的天地。我们要扩大学生学语文的空间,放学生到大自然、社会、网络中去寻觅丰富的食粮,与大自然对话,和大自然交朋友,走进大社会,让学生感受社会和生活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在拓展了的语文学习时空里,尤其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学生领略到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感受农村城区的巨大变化,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辨别人性的真善美,体验到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二、引导学生沟通“书本”和“生活”两个世界

“语文教学的外延就是生活。”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如今的语文教材结合课文安排了很多实践活动,这是教材从平面走向立体、从文本走向体验、从学术走向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载体。这些实践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沟通学科间的联系、实现不同的学习手段间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实践过程中,体会到语文与生活的天然渊源,发现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开发一个无限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因此,面对教材中众多的实践活动,教师要自觉地与生活建立相关的联系。在教学中重视以语文的视角关注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其次,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获得归根到底只能源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就应充分考虑学生好奇、争强、好胜、有强烈的表现欲等特点来。活动过程中,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从而能自主地去学习语文。

三、课内外的相融性,活动内容突出创造教育

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是与语言知识有关的活动,也可以是与语言能力有关的活动,还可以是与课文主题、情节、内容有关的活动。只要是有明确的语文教学目标的,都可以以活动形式呈现。内容不局限于课本,可以因地制宜进行,及时地把最新的信息传播给学生;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的场所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可以自由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正是由于课文内容的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形式多样,为培养学生创造力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多种感官交叉活动,其创造潜能得到了发掘,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其知识基础、技能进入了邻近发展区或创造的前沿,逐步形成创造的观念,从而创造出新事物来。特别是就某一问题让学生争论,能极大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将已有的各方面知识迅速重组,提高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在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中亲自参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体验,从而获得真知、提高素质,其创新能力也逐步得到培养。

四、激发兴趣,把知识包装成礼物赠给学生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吸收知识、明晓事理。活动的开展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并在活动中懂得把生活与语文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探究生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并学以致用。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将知识包装成礼物的过程。在内容安排、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上都应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刺激他们的兴奋点,使知识真正成为学生乐意接受的“礼物”。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课前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让他们在课堂上当小老师介绍景点。很多学生表演欲极强,那绘声绘色的介绍,加上优美的旋律,真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由于在教学中采用的方式学生较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去探究。

获得成功的喜悦是激发兴趣的最佳途径,而不断获得成功则是稳定、发展兴趣的桥梁。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实践舞台,为他们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提供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