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荒山大搜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荒山大搜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早上7点10分,记者到达位于北京城西的苹果园地铁站,按照事先约好的地点――苹果园地铁东北出口向北50米的公路边集合。老远就看见几名身着冲锋衣、背着背包的驴友等候在那里,确认是报名参加铁驼山搜救的驴友后,大家便一起等候陆续到达的队员。二十分钟后,其余的队员和今天的搜救指挥“走山大哥”――一位四十左右的中年人相继到达,通过手机,“走山大哥”联系上了义务送大家上山的两位车主。一辆金杯海狮、一辆切诺基载着12名队员一前一后向大本营门头沟王平镇十字道村驶去。集结十字道

沿着109国道向西行驶,连绵的山脉很快就呈现眼前。门头沟区是北京山脉较多的一个区,这里比较出名的有海拔1291米的妙峰山、海拔969米的九龙山和海拔1528米的清水尖山,尽管这里的山海拔不是很高,但因为临近太行山脉,山势峭拔,很多登山爱好者往往会选择到这儿来探险。

进入盘旋的山路,路过几个废弃的煤窑,我们来到了十字道村的村口,一看表,已是9点17分,40公里的路程整整耗去了一个多小时。眼前的山路坑坑洼洼,车上不去了,所有的队员下了车,沿着山路再步行20分钟,到达了搜救队的大本营。

写着“绿野救援队”的旗帜竖在一座帐篷前,迎风飘扬,这里就是搜救队大本营。帐篷前的空地上已经集结了很多人,有来自门头沟区的护林防火第四纵队、门头沟消防队以及门头沟永定镇的一些干部。与驻扎在大本营的几名搜救队员汇合后。队员们开始签到,整装,今天搜救行动三位指挥者“走山大哥”、“山魈”、“梧桐影”正制订搜索路线。自从10月2号搜救队在妙峰山禅房附近的郎儿峪及涧沟村,以及妙峰山西南的张家山搜索未果后,7号,搜救队开始转战妙峰山西北的铁陀山。队员们搜遍了铁陀山的西南、西北、正西、正南、东南,仍然不见任老师的踪迹,目前,铁陀山仅剩北坡及东北坡区域尚未搜寻,今天的搜寻区域自然定在了这一带。

参加搜救的队员中,年龄从二、三十到五、六十岁不等,年过六旬的老赵告诉记者,他本人也是―个登山爱好者,和任老师一样,退休后他时常独自云游四方,对山也有一定了解。前不久,当他听见任老师失踪的消息,决意要来参加营救。

10点,大队人马准备启程,由于需要留人组织后勤工作,“梧桐影”和女队员“葡萄”留在了大本营,护林防火队的15名战士、消防队4名队员,包括记者在内的22名搜救队员共41人,沿着村中的小路向铁驼山东北方向开进。

荆棘密布的东北坡

这是一个荒凉的山村,因为山里缺乏水源,20多年前,十字道村的村民就离开了这里,仅有村口的三户人家作为护林员留下看山。沿途的民舍,大都只剩下残垣断壁,冷清清地掩映在荆棘密布的杂草丛中里,就连原先村民们上山打柴的羊肠小道,也被一两米高的杂草掩盖起来,看不出一点路的模样,清冷破败的村庄看上去让人有些发渗。走过两公里的山路,大家来到了最早发现任老师留下标记的―个路口。搜救队员早已在这里贴上告示,将这里保护起来,现在还能够看得到任老师在10月1号留下的纸条和憩息过的草垫。

简单的休整后,已是中午12点半,按照“走山大哥”和“山魈”制订的搜山方案,41人从铁驼山的A点出发,每两人一组,顺着铁驼山北面和东北方向推进,展开拉网式搜寻。记者和“山魈”一组,一左一右包抄面前的一片丛林。“山魈”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进在草丛中,一边还不断地提醒一定要细心查看,不要遗漏任何一处,因为一些草丛太深,如果不钻到里面是看不见是否有人的。

“山魈”是北京饕拾贰户外运动俱乐部的队长和创始人,也是一位拥有丰富户外救援经验的老山友。2004年,他仅用了个21小时就从北京第二峰――延庆的大海坨山上成功救下2人,此后,他又在怀柔箭扣长城成功救援2人。今年2月,“山魈”和他的俱乐部队员一行11人徒步从北京自费去拉萨,直到9月儿号才返回北京。10月5号的上午,回京后一直忙于整理资料和做答谢的他从一位队员那里得知任老师失踪的事,下午,便带着饕抬贰的3名队员从怀柔基地赶到了门头沟禅房村增援绿野俱乐部,希望搜救工作的进展能加快一些,没想到了山里一待就是十天。

10月7号,“山魈”和搜救队的其他队员继续在妙峰山西南一带搜索,一位在铁驼山搜索的队员发现了任老师留下的第一张求救纸条,于是,“山魈”和绿野的队员全部转战铁驼山,并在山脚下的十字道村扎下营地。任老师的家人很是感激,安排“山魈”他们住在村民的家中,尽管村民家里比起帐篷来条件好了很多,但毕竟山里缺电缺水,除了消息闭塞外,到15号止,“山魈”和留守的几名队员已是整整十天没有刷牙和洗脸,更别提洗澡了。所以,“山魈”时常和大伙儿打趣:“请大家靠近我时捂好鼻子,别被我身上这酸臭味儿给熏着。”

铁驼山上没有高大的乔木,都是些低矮的灌木丛和漫山遍野的杂草、藤条,山的坡度也不算太陡,但茂密的植被将这座深山遮盖起来,使原有地形变得复杂。既便是有成形的山路,可死路和活路根本无法辨认。有时,一些杂草下就藏着断崖和天坑,深达20多米。前进中,搜救队员们相当小心,看不清楚的路先用登山杖探路确定后方可迈步再向前走。杂草丛生的灌木丛里,搜起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的地方野草、藤蔓、带刺的荆棘彼此缠在一块儿,只有用于拨开才能前行;还有的地方人根本就无法行走,只能匍匐者爬过去。前一天就跟随搜救队在山里的搜寻“蠢才”,因为天热没有穿长袖,此时的手臂早已是伤痕累累。

早在进山的头一天,绿野后方联络人“龙游昆仑”就已向大家统计了下断崖的人员名单,要求大家最好都带着攀岩绳,做好下崖的准备。一米长的攀岩绳大概是80克左右,很多队员带的攀岩绳至少有30多米长,3、4公斤的绳子加上所带的水和食物,还要顺着坡在草丛里钻进钻出,其辛苦可想而知。“山魈”的包里还带了救护用的绷带,胶布和药品等,记者问他,要是发现任老师却没有担架怎么办,他呵呵一笑:“放心,两条牛仔裤我就能做成―个担架!”由于专心搜山,大家逐渐分散开来,多数队员带了无线对讲机,以防发生意外及时联络,没有对讲机的也带有求生哨,一旦有情况马上通知大家。深秋的北京,山里已是层林尽染,漫山的红叶煞是迷人,然而此时,没有人顾得上去欣赏这些景色,大家的注意力全在草丛里,盼望着在这里能发现任老师生命的痕迹。

从出发的A点沿东北方向一直延伸到山顶,沿途可以看到任老师留下的七、八处用报纸拧在树上所作的标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线路,并且,这些呈条形的报纸,都是从9月25号的同一天的报纸上撕下来的,完全可以确定任老师就是沿着铁驼山的东北坡择道而上的。然而,从8号搜救队员探路,到今天长达3个多小时的拉网式搜山,任老师还是踪迹全无。当

大队人马喘着气到达山顶时,“走山大哥”此刻已攀上立在山顶的一个十多米高的无线电波传送三角架上,用手中的望远镜四处远眺着,但最终还是失望地摇了摇头。望着四周起伏的群山,每个人在都不约而同地叨念着:任老师,你在哪儿呢?

令人揪心的结局

下午4点,全体队员开始下撤,赶在天黑之前回到大本营,否则,这样的深山很容易迷路。来回近10公里的搜山教援行动再次无功而返,这让饕拾贰救援队队长“山魈”感到很失败,这也是他所经历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救援,在山里待了这么久,居然没能发现任老师一根毫发。“山魈”认为,到目前为止,15天的黄金救援时间已经过去,任老师存活的希望非常缈茫。根据任老师所作的标记,看得出他的方位感很强,应该是一位登山老手,这样的山最多四天他就能走出去,可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有可能他已经出现了意外。

另一边,此次搜救行动的发起者,绿野救援队的三位队长“海猫”、“远山凝碧”和“毒虫”也坐卧不安,十五天来,他们是最早到达门头沟并展开搜救的队伍,三位队长还轮换着守在山里指挥搜救工作,一个月之前,绿野俱乐部刚中请到一个救援特服电话4006009958,这个“救救我吧”的号码很容易被人记住,在驴友中流传得很快,绿野救援队的名气也得以提升。然而第一仗就打了个“败仗”,作为救援队,这个结局让他们有点惭愧。从3号起,绿野网站上发出的英雄贴激起了京城热心驴友们的关注,不断地有人加入到搜救队伍中来,11和12号的两天周末,每天上山参加搜救的驴友达到了200人。

对于这样人海式的搜救方式,“山魈”颇有微词:“虽然前来参加搜救的驴友们相当热心,但由于大家专业救援的知识不够,不懂得保护山里标记和足迹,上山的人一多,一些留下的痕迹同时电被破坏了,原本可以通过标记和脚印判断任老师方位的办法行不通了,现在就只能靠这种原始的、效率较低的拉网式搜寻办法,要知道,搜救工作的进度延缓一天,任老师生还的可能性也会减少一天”。

7号以来,随着每天搜救工作的推进,铁驼山几乎被搜救队员翻了个遍。10号,“山魈”在山上发现一具白骨,引发了大家对这座大山的恐惧。12号,又有一具白骨被找到,铁驼山再次蒙上了死亡的阴影,加上传说中这里有狼群出没,驴友们对任老师生还的期望开始慢慢减弱。截至记者发稿时,搜救前方传来的最新的消息是:不但任老师生死未卜,在19日的搜救中,一名队员不慎摔下10米山崖,医生表示有多处骨折,需休养一个半月。而任老师的家人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已介入了调查。绿野救援队和饕拾贰救援队的队员现已撤离十字道村大本营,铁驼山的搜救行动也暂告一个段落。据“山魈”说,一个月之后。等到铁驼山的红叶落完时,他将和队员再次进山,这算是给任老师的家人一个交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