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国维“隔”与“不隔”理论研究述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国维“隔”与“不隔”理论研究述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第一部将西方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融会贯通的文论著作,该书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美学观。其中,“隔”与“不隔”理论是王国维“境界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学界对此问题的探讨一直在持续。本文从“隔”与“不隔”理论的本体研究、现代观点阐释、理论来源三个方面作一番爬梳整理,力求对此理论作出客观、全面的述论,以期为“隔”与“不隔”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王国维;“隔”;“不隔”;述论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302-02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唯一的一部词学著作,对近代诗词理论、美学理论影响甚大。在该著作中,以“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境界”说,“写境”与“造境”影响为巨,其中,“隔”与“不隔”等都是对“境界”说的具体论述。《人间词话》中有多处论“隔”与“不隔”,可见其在境界理论中的重要性。但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对“隔”与“不隔”并没有作出确切的概念性的定义,而只是给出一些具体例句,或作出简短描述。因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后人理解之难度,以至于众说纷纭。据笔者统计,迄今为止,关于“隔”与“不隔”的文章有近三十篇之多,对之做一番梳理工作,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

美学家朱光潜称得上是最早对“隔”与“不隔”问题进行重点分析的学者。他主要关注学报本・中的相关文字,从情趣和意象的关系上认识“隔”与“不隔”,肯定了王国维的“隔”与“不隔”之说是道前人所未道。朱光潜先生在其著作《诗论》中曾提及,从情趣和意象的关系上面可以见出“隔”与“不隔”的分别。“不隔”即是人见意象,便随之感到情趣,情趣与意象的相熨贴。而“隔”即为因于意象的空洞或模糊,情趣的粗疏或者浅薄,以至于读者心中无法现出深刻明了的境界。情趣为诗之根本,所谓“诗言志”“诗缘情”者,都是言情志为诗歌之本;意象为诗歌所不可缺。故朱光潜以“情趣和意象的关系”是否“熨贴“来解说“隔”与“不隔”,应该说是抓住了这一理论的关键,也部分切合王国维的本意,但王国维所举“不隔”之例有些是纯抒情诗,如“生年不满百,常怀百岁忧。”并无意象。可见,朱光潜说尚不完全确当。

朱光潜又曾把“隔”与“不隔”和“隐”与“显”进行比较,他认为诗歌之中,自有‘显’与‘隐’之别。显,轮廓分明,写景诗宜于显;而隐,含蓄深永,写情诗则宜于隐。“显”“隐”二者功用不同。在《诗论》中,其指出,“不隔”即为“显”,“隔”即为“隐”,两种风格绝对不可以偏废。又,朱光潜亦批评王国维偏重“显”,而排斥“隐”,甚为不妥。饶宗颐先生亦有近朱之论调。他曾在《人间词话平议》中,驳斥王国维“无见于隐,故反以隔为病,殊伤质直,有乖意内言外之旨。”并以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者,文外之重旨;秀者,篇中之独拔。”之言为据,扬其观点。万云骏亦说,“据我们看来,‘隔’就是隐,就是表现象外之象,言外之意,读者一时不容易把握,因此说是‘隔’。”其实,王国维的确以“语语都在目前”来描述“不隔”,但赞同“语语都在目前”并非就是反对“隐”,“隐”是含蓄,并非“晦涩”,王国维反对的是“晦涩”,但并不反对“含蓄”。重视文学的“隐”,这在《人间词话》显而易见,如评“《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以及《人间词话》删稿第二二则中对“《村词》之隐秀”的肯定,对毛文锡“以质直为情致,殊不知流于率露”的批评,以“少言外之味、弦外之响”来批评姜夔的一些作品等,都是明证。

然而,叶朗认为,作家通过准确生动的语言,完美而充分地表现其头脑中的意象,把真情实感传达给读者,使读者脑中亦浮现出生动而鲜明的意象即是“不隔”,反之,即为“隔”。“隔”与‘不隔’的区别,通过意象与语言见出,并不是从情趣和意象之间的关系上见出。如‘池塘生春草’,就是不隔。如‘谢家池上,江淹浦畔’,便是隔。”

诗歌的意象需要语言把它表现出来才能为读者所感知,读诗者首先看到是语言,然后由语言而感知意象,再由意象而感知情趣,故而,叶朗把“隔”与“不隔”理解为语言与意象的关系,亦不为错。但其看法与朱光潜一样,都是就“意象诗(词)”而言,而对于直抒胸臆类的诗词,却就无法解释。

撑肠万卷、博贯古今中西的钱锺书先生认为:“作者的艺术能够使读者对于这许多情感境界或事物得到一个清晰的,正确的,不含糊的印象,像水中印月,那么,这个作者的艺术已能满足‘不隔’的条件。”钱先生所谓使读者对于“事物得到一个清晰的,正确的,不含糊的印象”,就是上文叶朗等人所说的鲜明生动的形象,但钱先生还把“情感境界”也包含进去了,这恰恰是叶朗等人所忽略的。相较而言,钱先生的观点更切近王国维“隔”与“不隔”的真正内涵。而且,钱先生明确指出:

有人说‘不隔’说只能解释显的、一望而知的文艺,不能解释隐的、钩深致远的文艺,这便是误会了‘不隔’。‘不隔’是一种透明洞彻的状态……造就这个状态……隐和显的分别跟‘不隔’没有关系。”(《论不隔》)

这段话是对朱光潜、饶宗颐等人批评王国维不重视“隐”这一观点的最好辩驳。

能否使读者获得作者真切之感受亦是释“隔”与“不隔”理论的一个角度。叶嘉莹先生即持此观点。她认为“不隔”乃是于一篇作品之中,作者不仅有真切的感受,亦可作真切的表达,而且使读者亦有相同的感受。反之,作者如无真切的感受,或者作者虽有感受但不能够使读者获得即是‘隔’矣。”使读者获得真切之感受”与钱先生所谓“作者所写的事物和境界得以无遮隐的暴露在读者的眼前”实际上是一个意思,不过说得较为含混,到底“真切之感受”是来自景物还是情感,并无明确界说,而钱先生则说得很明确。

此外,亦有学者以“真”或“真切自然”释“不隔”,以“不真”释“隔”。譬如,近代诗人兼书法家钱振即以“不真”释“隔”,于“予谓隔只是不真耳。”之言,足可见其观点。谷永也以“真”与“不真”释“隔”与“不隔”,认为“不隔”即“真”,自然真切的语言表达出真挚的感情,“未有不真而能不隔者”简短一语便充分现其观。谷永先生的观点在本质上与叶嘉莹先生从能否使读者获得作者真切感受释“隔”与“不隔”是一致的。张松林先生认为王国维对古诗的评论,充分体现了他“唯美即真”的美学思想,“隔”与“不隔”说源于他的艺术审美观系统,该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王国维对缺乏真情的游词和文绣之义学的否定和批驳。

王国维《人间词话》一书,“问‘隔’与‘不隔’之别”一句,手稿原作内容为:“问‘真’与‘隔’之别”。由此变化可推知,“真”与“不真”释“隔”与“不隔”,或许是因难以给人以范畴和概念严密的认知,尚有些许不足之处,故王国维最终舍“真”字而改用“不隔”。便知,王国维本意即以为“真”即“不隔”,只不过“隔”与“不隔”的提法在逻辑上更严密,故改之而已。

另外,亦有不少学者以“直观自然”或“直观”来释“不隔”之说。佛雏先生在《王国维诗学研究》一书中说:“王氏在《词话》中倡‘隔’与‘不隔’,其源也全出于对诗词意境的直观性从而自然性的要求。直观,成了一切艺术的命脉所在,而它的对立物就是‘隔’。‘利言临云,不能垂照;朗璞蒙垢,不能吐辉。’‘利言’不能‘垂照’,云蔽之故,‘朗璞’不能‘吐辉’蒙垢之故。艺术的直观,诗境的自然,与‘雾障’―‘隔’之互不相容,有似于此……”其实,“真切自然”与“直观”、“直观自然”含义基本一致。

此外,潘繁生先生在其《王国维“隔”与“不隔”说新论》一文中,从“普通读者的接受反应效果”的角度释“隔”与“不隔”。亦有逍遥天以“分想”释“隔”与“不隔”等论说。

关于“隔”与“不隔”的理论来源,历来学者对其研究多附丽于王国维“境界”说的理论溯源上,多数学人并未专门对“隔”与“不隔”理论来源作过专门的研究。文艺评论家张少康先生认为“不隔”理论是王国维先生深受中国传统的文艺美学思想、道释文化及西方美学、哲学思想等影响的产物,尤以叔本华为代表的西方文艺美学“直观”论和康德的“审美无功利”之影响为大。窃以为,探求“隔”与“不隔”的理论来源,对该理论的理解阐释亦颇具意义。

综上,几十年来,各家均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王国维先生的“隔”与“不隔”理论作了阐释,可谓各有千秋。众说之中,博贯中西古今的钱锺书先生的观点相对最为全面成熟,令人敬羡不已。浅见以为,王国维先生的“隔”与“不隔”理论不仅受益于以叔本华为代表的西方文艺美学“直观”论之影响,而且从很大层面上亦饱受中国古代传统诗学的熏陶。毋庸置疑,该理论乃是王国维先生对中西美学经验融通继承的成果。故而,只有茹古涵今,学贯中外,精通人文各学科的大学者方有可能探寻其精髓,对其有更全面准确的解释。余乃诠才末学之流,所见不周,对“隔”与“不隔”之说,无详尽阐释之学识与能力,不敢妄言。惟希冀借对前人成果之整理,尽可能全面认识该理论。

注释:

①此处的“学报本”是指《国粹学报》发表本,“时报本”是指盛京时报》的定本,(简称时报本)。关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版本分别为:手稿本、《国粹学报》的发表本(简称学报本)、《盛京时报》的定本,(简称时报本),共计三种。

参考文献:

[1][2]朱光潜.诗论[M].柳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饶宗颐.人间词话平议[C].周锡山.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103.

[4]万云骏.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说献疑[J].北京:文学遗产.1987.

[5]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6]钱锺书.论不隔[C].钱锺书作品集.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

[7]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

[8]孙维城.隔境一个重要的意境范畴[C].周锡山.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104.

[9]谷永.王静安先生之文学批评[J].学衡.1928:64.

[10]陈鸿祥.人间词话人间词注评[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1]周锡山.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

[12]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278.

作者简介:

乔梦冉(1988-),女,汉族,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人,集美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