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青海湖畔赏“花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刚从青海花儿歌会采风回来,微博上的一段话令我颇有同感:“一座城市能让人眷恋不舍的原因,绝非炫目的灯光或高耸的建筑,而是城市独具特色的‘酷’文化所塑造的细腻雅致的人文风景,那才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海“花儿”,自然之心声
此花儿并不是我们常见的花花草草,而是离苍穹最近的青海“花儿”歌会。从西宁临时火车站走出的那一刻,我便切身体会到西宁的清凉。相较我所在的城市动辄三十几度的高温,西宁夏季平均17℃至19℃的温度诱惑力十足。
除了凉爽的诱惑,高原的夏天也是最美的季节,每年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青海各地都会举行花儿会,有被誉为西北花儿精魂的河湟花儿会,还有历史悠久的民和县峡门花儿会、乐都县瞿昙寺花儿会、五峰山花儿会、大通县老爷山花儿会……更有趣的是各地的花儿会虽然风情各异,却都流传着美丽动听的传说,它们与当地独特的风俗融合在一起,充满着诗情画意。
从各地赶来的唱家、歌把式即兴编唱和飙歌,歌声、笑声、掌声、喝采声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人山人海,以致蜂拥而至的游客挤爆了宾馆和餐厅。
陪同我的青海音协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张启元先生很热情地带我前往参加西宁凤凰山的花儿会,他介绍说这个花儿会基本属于官办性质。当天艳阳高照,满目青山,歌手们携情侣带酒食,三五成群,边饮美酒边赛歌,歌声传遍四野,气氛热烈至极。
“花儿” 是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西北地区的一种山歌,是当地人民的口头文学与民间演唱形式之一,在自然中诞生,在自然中吟唱。其中流传于青海地区的花儿曲令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二百五十余种之多,且被国家列入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更被联合国文教卫组织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曲调极具抒情性,用方言演唱,形式自由活泼,语言生动形象,唱法高亢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
那首脍炙人口、由王洛宾先生编配的青海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就是其中一首: 半个月亮爬上来/照着我的姑娘梳妆台/请你把那纱窗快打开/再把你那玫瑰摘一朵/轻轻地扔下来……
现场到处都回荡着悠扬的花儿和高亢奔放的拉伊(藏歌),那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乡士气息不时渗透撞击着我的心灵。
土生土长的张启元多年来采集了不少花儿素材,他的作品早已飞出青海。他说,一般而言男歌手将女朋友称为“花儿”,女歌手则将男朋友称为“少年”,故“花儿”又叫“少年”。花儿演唱时都是即兴编词,演唱者不论民族皆用汉语演唱,唱法有假声和真声之别,也有真假声并用的,男声多用假声,女声多用真声。歌词具有格律,恰恰是这种格律成为区分它与其他民歌的显著标志。
初见高原之城
歌会一连持续多日,当天演出结束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四处奔走,走马观花,想一睹这黄河和湟水河穿城而过,已有两千多年建城历史的青海省首府――西宁。
西宁高楼不多却很干净,比起稀疏的民居,更让人心潮澎湃的还是那连绵起伏的祁连山脉。驱车两个多小时,我来到了素有“蓝色海洋”之称的青海湖。由于海拔三千多米的原因,在青海湖,我甚至产生错觉,感觉湖面仿佛高出湖堤一截,湖水像要溢出来似的。放眼望去,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高原草甸连同烟波浩渺、碧波连天的青海湖,构成了一派湖水、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
我对同伴说,哪怕没有大片的油菜花,没有成群的候鸟,青海湖也绝对值得大老远跑来看一次,湖边也罢,公路也罢,沿途无处不是大美风景啊!
探秘中式清真寺
身处青藏高原上的西宁,不去寺庙是说不过去的。西宁拥有两座闻名寺庙,一座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塔尔寺,也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班禅和达赖喇嘛都必须来此修行一段时间。
另一座东关清真大寺则并非每个人都会去体验的寺庙。始建于公元1380年左右(明洪武年间)的东关清真大寺现存建筑是于1913年重建而成的,其特别之处在于中国古典建筑与清真寺传统建筑艺术相结合,大殿是一座飞檐斗拱的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雕梁画栋,描金涂彩,显得艳丽华贵,蔚为壮观。大殿前和厢楼之间的广场上铺着青石板,石板巧排密布,平整如镜,不露泥土,因而晴天无尘埃,雨天无泥泞。礼拜堂满员时,信徒就会在广场画好的礼拜区域内铺上垫子,在日光下虔诚礼拜。
在丹噶尔赏河湟古乐
丹噶尔古城是造化之神赐予河湟谷地的一方灵秀之地,三千多年前,风华绝代的西王母曾在这里游牧。一千多年前,这里又成了青藏高原上最早的茶马互市。六百多年前,它又完成历史的升华,一跃成为中国西部最重要的贸易集散和文化交流重镇之一。近年来,湟源以丹噶尔为依托,成功入围“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后来又取得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殊荣。
古城内的小剧场有专门供游客欣赏的民间音乐舞蹈,那些散落在青海民间的河湟古乐长年在此展演,真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文化记忆。
说起河湟古乐,则要推算早年的古老羌人,据说在湟源保留着大量有关羌人音乐的遗迹,这些是研究中华民族音乐起源不可或缺的佐证。
导游讲解过程中引起我兴趣的是一件名叫羊角胡的乐器,据说是新近从湟源民间挖掘出的一件传统乐器。羊角胡以羊角为制作材料,音质古朴而苍凉,与传统二胡有着很大区别,从羊角胡的结构和制作工艺上看,专家推测这件乐器很可能就来源于羌族。
舞台上的民俗表演人员多是来自湟源城乡的民间艺人,演出的曲目也都是在很多人看来土得掉渣的乡谣俚曲。
当地有个有名的文化村,全村两千多名村民中会演奏乐器的超过百人,他们农忙时劳作,农闲时便时常凑在一起摆弄乐器。大部分村民不识五线谱,演奏的曲目皆是靠口口相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但也恰恰是因为这样的方式,才完整地保留了河湟古乐原生态的意蕴。
由于时间有限,舞姿婆娑的土族安昭和激越真挚的撒拉族新曲,当然还有清脆婉转的藏族拉伊,只能成为我下次要体验的民间艺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