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需要出发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一轮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改变了过去课程过于集中的现象,教材再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创造各种财富的客观存在。课程资源则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任何课程都是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和前提的,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但是,如果仅仅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而寻求课程资源,那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就会缺少应有的深度,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就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是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能让教师有新视野。传统教学中,教材是主要的,有时甚至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机械地以教材为中心,备课“吃透教材”、教学“围绕教材”、考试“紧扣教材”。长此以往,教师容易成为简单的“教书匠”,有些教师甚至是离开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练习册就不知道如何开展教学和评价教学。把教学看成一种循环往复、一成不变的简单劳动,也容易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极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教师将以新的视野审视那些教材以外的知识、信息等,并把它们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使它成为现实的课程资源。“世事洞明皆学问”,书籍、自然、社会,甚至是学生都可能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教师眼里,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根本和最重要的资源。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兴趣也是一种资源,是教学的策动力。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过程,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的职业个性是多样化的,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也是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共建者。
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让学生有新天地。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两者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发生关系。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老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老师不教学生不学。以教材为本,以课堂为“小天地”,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十分狭窄。多数学生只会应试,不会应变;不少学生只会回答问题,不会提出问题;只会复制课本知识,不会激活和创新现有知识。新的课程改革,师生一起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不仅在课堂获取知识,而且在社会和科技活动中汲取有益的知识。在亲自实践中,学生不仅运用了课本知识,而且获得经验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关注的不仅是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由此带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也可能不一样,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就不一样。同时,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资源也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重要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学生学习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在知识的“大观园”中尽取所需。
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让学校有新境界。传统的办学模式,学校不能自主地按自己的办学理念设置课程和按自身的特点办学,容易形成“千生一面,千校一貌”。教师缺少特点,学生缺少特长,学校缺少特色。单一的课程结构,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合理;过分的强调学科课程,导致学生知识与能力失衡。新一轮课程改革适应地方经济、文化的特殊性,体现了学校办学的独特性。学校必须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开发和利用多元化课程资源,也必须在国家课程之外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因此,只有懂得用完整的现代教育培育高素质的现代人的校长和教师,才会自觉地挖掘优质课程资源。学校才不会有课程资源缺乏的困扰,才会真正从实际出发,变无用为有用,化平淡为神奇,让更多重要的资源成为现实的课程资源,使课程资源的潜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和呈现。地方的自然经济、科技文化也都有可能成为重要的校本课程资源。洪湖是全国著名的湿地保护区,学校把科技与环保作为校本课程。学生把洪湖湿地保护作为研究对象,亲自体验,实地调查,不仅会增加科技环保意识,而且会运用所学知识对湿地保护区的动植物种类进行科学分类和样本分析。课程资源的多质性会得到较好的利用。美国著名教育家泰勒说:“只有通过利用每一种经验可能会产生的多重结果,才有可能使教学更有效。”
学校要在开发课程资源中利用课程资源,在利用课程资源中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使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样,高中阶段教育才能真正担负起落实基础教育、联结高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