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班额学习活动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班额学习活动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找准切入点,是学习活动设计的前提

1.合理分组,协调发展。我们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优等生、学困生、普通生三大类,同时对普通生又分上、中、下三小类,把学生合理搭配,优等生与上、中、下搭配,学困生与上、中、下搭配,每次活动时,合理分配合作任务,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同时以优带差,共同发展。

2.合理加工教材,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如教学《分数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将一块糖分给2个人、4个人、8个人……让学生感知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越小的经验,而且还直观地感知“1”里面有几个2分之1,几个4分之1,几个8分之1,渗透了“整体”思想,为以后进一步认识分数做了巧妙的伏笔。

二、活动设计服务学习数学

1.活动情境的创设要恰到好处。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精心创设了一个分蛋糕的生活情境:妈妈将一块蛋糕平均切成3块,给弟弟1块,弟弟嚷着说太少了,妈妈就把蛋糕平均分成6块,给弟弟2块,弟弟还不满足,于是妈妈将蛋糕平均切成9块,给弟弟3块,这下弟弟乐坏了。同学们也哈哈大笑起来,随着同学们的笑声,顺利引出了3分之1等于6分之2等于9分之3。

2.活动的创设要有浓厚的数学味。例如教学《垂直与平行》一课的开始,老师出示两根木棒,扔在地上,让学生猜测两根木棒落地后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以白纸为地面,画出自己的猜测。以此引入新课,这样的活动创设简洁明快地把学生带入了学习数学知识的殿堂里。

3.有效引领,预设之外的情境。教学生成的发展变化不一定和预设完全相同,学生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回答,这就要求教师不能被自己设计的预案所奴役,而且要抓住学生即时生成的所思所想,根据信息反馈情况及时调整预设,从而为沉重的个性化活动和思考提供更大的空间。

三、学习活动的设计要源自于学生的内在需求

教学《统计》一课时,教师开门见地讲述了小松鼠带着饼干看朋友。随后课件演示,小松鼠把饼干分给小朋友们,然后提问,你知道小松鼠带了几种饼干?每一种饼干有多少个吗?学生回答:“太快了,记得不清楚。”提议放慢一点。教师调整播放速度是原来的一半,学生开始数数,但又一次失败。这时老师提议大家想到底该怎么办?(可以讨论)生:用笔记录,师:我们试试(速度同上)。学生再次失败。教室很静,大家都在想办法。一生说:我有个方法,几个人合作一下,一人记一种图形。师说:他的方法怎么样,想试一下吗?(生愿意)学生情绪高涨,终于成功了。教师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记录的……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善于制造学生心理上的矛盾冲突,不断诱导和激发求知欲,逐步引导学生经历由尝试到挫败再到成功的过程。这种情况下,学生倍加珍惜合作机会,全身心投入到合作学习之中,这种学习体验无疑是深刻的,难忘的。这便很好的实践了需求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四、活动设计要能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教学《千克的认识》时,教师设计了一组活动。

1.组织学生用台称称出1千克苹果。(有4个、有5个、 有6个)

学生发现每组1千克苹果的个数不同,然后让学生用手掂一掂,1千克到底有多重。

2.让学生猜想身边哪些物体装在一个塑料袋中,可以达到1千克的重?看谁猜得准。

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寻找身边物品,进行猜想。

生1:我想10本数学书大概1千克;

生2:2个字典大概1千克;

生3:50本数学作业本大约1千克;

生4:4个梨大约1千克。

……

3.你想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吗?如果不是1千克,你能让他变成1千克吗?

4.教师在黑板上登记学生验证的结果。学生在验证中,有让人捧腹大笑的,有更换多次的,也有恰到好处的,还有差距较小的。同学们对1千克的实物的展示过程,正是一次科学实验的过程,也是学生思想火花的碰撞,经验共享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实际体验,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得以培养,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强化活动过程教育评价机制

大班额教学活动中,不断强化活动过程的教育评价机制,采取积极有效的激励评价,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才能更好地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好地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教学中,我们在关注过程评价的同时,通过激励性评价的具体实践,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关注个性差异,才能保证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展示自我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