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互动中实施生成教学的策略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互动中实施生成教学的策略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成”、“既定”的概念,《辞海》中的解释是“自然形成”。这一概念与“教学”相连,构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它反对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一味“塑造”,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个性化建构的成分,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生成教学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更生动、更有效,有利于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对教师的潜能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有利于激发教师创造的热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生成”教学的提出正是基于这样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以数学知识“生成”的形式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呆板的“讲授”与“接受”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境并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如何在教学中实施互动生成的策略呢?

一、创设情境的策略

(一)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促其生成

初中生的感知停留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型期,根据这一年龄特点,课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生成情境,并通过具体的操作实践,使数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展开想像。例如在教学“立方体的展开图”时,老师先演示将一个正方体展开得到一种平面展开图。问:同学们,想想看,下列哪些图形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屏幕显示),请大家剪一剪、折一折。同学们再想一想,你还能给出几种不同形式的展开图?以及展开图在排列的方式上又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很快给出了十一种不同的平面展开图。学生不仅学会了通过直观操作感知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形式的多样性,而且又感受到分类思想的运用,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让学生欣赏生活情境,促其生成

数学中的生活美到处存在。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实地考察、展示、欣赏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美,从而引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分析思考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课件展示翩翩起舞的蝴蝶、校园里的绿叶、湖面上倒影、充满喜气的窗花等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对称美。在欣赏的过程中就有学生喊着“是对称的”。老师便可引导性地问他们:“你们是怎样判断的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导到轴对称的特征探讨中。又如在教学“用正多边形拼地板”先通过播放生活中用瓷砖铺设的美丽的图片,老师问:小小的瓷砖点缀了我们的生活,同时“瓷砖的铺设”也蕴含着许多数学问题。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形状的地砖或瓷砖呢?还有哪些形状的平面图形也能铺满平面?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从特殊的多边形开始着手研究。(引出课题)实际生活中,用来铺设的瓷砖大多是一些正多边形的平面图形,因为由它们铺成的地板对称、和谐、美丽。如果只允许使用同一种形状、大小的正多边形瓷砖来铺设地板,有几种瓷砖可供选择?为什么?每位同学都有自已的看法,结果如何?还是让我们一同带着问题,通过实验去探求答案吧……整个课堂变成学生思维体验的场所,让“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

(三)让学生参与猜想验证的情境,促其生成

波利亚曾经在一段精彩的论述:“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让学生在做题之前,让他们猜想该题的结果,或者部分结果。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些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连在一起,他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正确与否,于是他便主动地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的进展,他就不会打盹、睡觉和搞小动作了。”例如在教学“瓷砖的铺设”中,老师问:同学们,生活中的瓷砖、地砖一般是什么形状的?如果是圆形的瓷砖和地砖能否无空隙、无重叠地铺满地面?学生经过思考,分别提出了“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瓷砖能否铺满地面?”“大小相同的平行四边形的瓷砖能否铺满地面?”“大小相同的任意四边形瓷砖能否铺满地面?”“大小相同的任意三角形的瓷砖能否铺满地面?”“大小相同的正五边形的瓷砖能否铺满地面?”同学提出的各种猜想是课堂生成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这些验证方案同样是鲜活、丰富的教学内容,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数学空间。

二、选择方法的策略

教师可以根据数学特点、教学具体要求,在实践中采取多种方式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交流互助

学生通常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但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如果给每一个学生半分钟的单独展示机会,一节课就没了。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邻近空间位置的在利条件,开展有益的互助活动。可尽可能多地让同桌之间交流互助,提高学习效率,克服“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的不良个性习惯。

(2)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生生互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方法,是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问题各抒已见,展开讨论,形成共识的过程。根据需要在中心发言、指定发言、自由发言等形式。讨论的问题可以来自教师,也可以来自学生,但必须是有价值的,既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又能留给学生广阔的讨论空间。

总之,与其他教学形式不同,在互动中实施生成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在教学中创设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思维活跃了,生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成是存在于一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充分参与的教学活动这中,也是在教师不断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