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虚拟企业产生机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虚拟企业产生机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伊淑彪(1982―),男,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济南,250100)。研究方向: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

一、虚拟企业定义述评

虚拟企业是美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1991年,美国里海大学(Lehigh)Iacocca研究所的Kenneth Preiss、Steven L Goldman、Roger N Nagel为国会提交的《21世纪制造企业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研究报告,中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虚拟企业的构想,即在企业之间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动态联盟,以便能够充分利用整个社会的制造资源,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1](65-68)

根据Duden词典,虚拟的意思是“虚假的,按力量和可能性来说是存在的”。剑桥辞典把“virtual”一词定义为“即使不是全部,也应该是大部分”。 计算机行业已经使用诸如“虚拟内存器”、“虚拟现实”和“虚拟空间”这样的新词,使虚拟与“扩张”联系在一起。而虚拟企业的出现也正是因为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企业可以突破组织界限,超越自身功能、资源以及地理空间的界限相互联系起来,实现技术、资金、人才和市场等的共享。由此可见,虚拟企业中“虚拟”的含义是指各企业之间实现独立企业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将人员、设备、资金等虚拟地结合起来,是与传统企业实际结合相对应的虚拟结合。

关于虚拟企业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方面,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要求企业组织更具柔性以灵活应对市场的迅速变化,那么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简化,从而可以迅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企业外部市场的变化使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要求企业具有巨大的能力满足各种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这样,企业组织规模就会趋于庞大。而企业的虚拟结合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种矛盾。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结合使得企业内外的优势资源得以整合,以强大的综合功能来应对市场需求。同时各企业仍然保持其独立性,这种结合也会随着市场机遇的变化而迅速建立或分离,并且根据需要可以与顾客、供应商结合,也可以与竞争对手的结合。由此可见,虚拟企业产生的原因在于市场的激烈竞争要求企业拥有足够的资源,而企业又无法通过无限制地扩大组织规模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因此,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保证自己的竞争能力,只能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自己的优势能力及相应功能上,而将其它不专长的能力和功能外包出去。功能特点专长化使企业不再具有完整的资源和功能,因此,在完成某项目时必须借助专长于其它功能的外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强强合作完成该项目,这体现了虚拟企业的合作化性质。

另外,虚拟企业的合作是基于某一市场机遇出现的,为了能够抓住市场机遇,实现企业目标,具有不同竞争优势的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实现企业目标。当联盟企业的目标实现,其存在意义消失后,联盟即行解散,可见虚拟企业具有联盟形式动态化的特点。

综上,虚拟企业的本质特征体现为功能特点专长化(核心竞争优势)、运作方式合作化(资源整合)、联盟形式动态化(临时联盟)、技术手段信息化(网络技术)。由此,虚拟企业就是各个企业以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以一种合作共赢的态势进行资源整合,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相连接共同实现企业目标的临时性的动态联盟组织。

二、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下的企业边界理论对虚拟企业分析

(一)关于交易成本经济学下的企业边界理论述评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把企业的存在作为既定的事实,在其理论分析中,企业被简化为一个由资源条件和技术因素决定的生产函数。由于资源条件和技术因素的外生性,生产函数本身实质上也成为传统微观经济分析的外生变量,企业成为要么完全同质,要么事先给定差异的若干生产函数。而企业为什么存在,其存在的动力和发展的动力以及其发展规模的决定等等问题均不在其研究之列。对传统经济学的这一缺陷,交易费用经济学放弃了经济运行无摩擦的假定,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以及企业规模边界等问题。[2]

科斯(1960)认为,企业就是作为通过市场交易来组织生产的替代物而出现的。只要企业的行政成本低于其所替代的市场交易成本,企业活动的调整所获的收益多于企业的组织成本,人们就会采用“企业”这种方式。这意味着企业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替代的手段,市场是通过非人格化的价格来调节,企业内部则是通过权威来实现。鉴于“使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明显的成本是发现有关价格的成本”(科斯,1936),而企业权威关系却能大量减少需分散定价的交易数量,所以,企业作为节约成本的市场替代物而得以存在。

张五常(1992)认为,企业是用要素市场替代产品市场,因此,企业与市场只是契约安排的两种不同形式而已,并无本质区别。此种意义上的企业是一组契约的联结体,是市场交易制度下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的自由合约体。

威廉姆森(1967)关于企业边界与规模的理论框架是对科斯思想的深化。他的主要观点是:不确定性、交易频率与资产专用性决定企业边界与组织规模的变化。这两个因素都涉及到交易成本的变化,实际上,这是两类成本的比较,即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内的各种成本(如委托中的监督、激励与约束等管理成本),不确定性越大,内在化程度越高;交易频率越高,越需内在化;资产专用性越强,越需要内在化。按照这种逻辑,纵向一体化及企业组织的扩大会逐步取代市场交易和横向一体化进程。于是,企业边界越来越大。

哈特(1996)认为,企业边界是在交易双方进行最优权力配置时选择的结果。关键在于谁将一体化谁?应将控制权让渡给这样的主体,他们的投资决策相对于其他方来说更为重要。

(二)交易费用视角下的企业效率边界

交易费用理论认为:由于交易中存在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交易频率、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以及交易环境制约等因素,市场交易会产生一定的费用,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的交易费用,即为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责任等所花费的费用。二是签订契约后,为解决契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条款到退出契约所花费的费用。和市场交易相比,企业内部组织可以通过内部有效的监督审核、对机会主义倾向的限制、对争端的有效处理以及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等途径降低交易费用。当一项交易通过市场来实现的成本相当高时,就会出现“企业”这种内部组织形式把交易纳入自己的内部来实现。企业的出现可以降低外部的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成果的价格,形成竞争优势。这就是企业产生的根本动力。[3]

随着当代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交易通过企业内部实现的费用不断降低,企业就会不断把一些原来通过市场进行的交易纳入到企业内部来进行,这种内部化的过程推动了当今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发展。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企业通过交易内化降低交易费用的潜力会下降直至消失,另一方面,企业的管理成本会上升。当交易内部化的边际收益等于规模扩大带来的边际管理成本时,企业达到了自己的效率边界,规模将不再扩张。当然,在长期的情况之下,当影响企业或市场的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的因素发生变化时,企业的效率边界会发生变化,并会出现一个新的规模。

科斯认为:“有一点必须被达到,那就是说,在企业内增加一项交易的组织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这项交易的成本,或等于由另一个企业主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这一点便是企业的边界,它也决定了企业的规模。

所以,可以看出虚拟企业就是在企业的管理成本和市场的交易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和比较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

(三)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虚拟企业产生机制

按照交易费用理论,当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发生变化时,交易可能会由市场向企业转化也可能由企业向市场转化,虚拟企业就是在这一动力机制的作用下形成的。在现阶段,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纷纷面临很大压力的情况之下,一种新的企业组织运作形式――虚拟企业的产生有着十分必然的原因。我们将在交易费用理论的基础上,引进交易的专用性、交易的生产和转移成本等概念,运用边际分析和均衡分析的方法,探讨虚拟企业产生的机制。

1.交易的专用性。交易活动被康芒斯视为制度的基本单位也就是说制度的实际运转是由无数次交易构成的。在其《制度经济学》中,康芒斯将“交易”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买卖的交易:即平等人之间的交换关系。管理的交易:即上下之间的交换关系。限额的交易:主要是指政府对个人的关系。这三种交易类型覆盖了所有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活动,这正是康芒斯的伟大贡献所在。我们将在康芒斯的交易框架之下进行分析。在这里我们引入交易专用性的概念,一项交易对不同企业的通用性可以用交易专用性K来衡量。[4](102-107)

定义:K=q/Q――其中,q为企业对该项交易的需求量,Q为该项交易的市场总需求量。

由定义可知:当企业对一项交易的需求量一定时,交易的专用性与市场总需求量成反比关系,即市场总需求越小,越接近企业需求量,K值越大;市场总需求越大,K值越小。

交易的实现既可以通过企业来组织,也可以通过市场来组织,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通过何种方式实现交易的成本更低。一项交易的实现成本主要包括交易的生产成本和交易的转移成本,而这两类成本都会随着交易专用性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实际上是交易的专用性决定了交易的实现方式。

2.企业与市场的生产成本比较。在分析这一部分的时候,我们首先假设,在交易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商品的生产还处于一种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还没有达到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我们可以知道对于K值越小说明企业对于这一种交易的需求相对于市场上的整个交易数量来说越小,所以把这种商品放到市场上来进行生产会更加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市场上生产的生产成本要低于企业中进行生产的生产成本。如果K值很接近1,我们可以知道还是把这种商品放到市场上进行生产比较合适,只有当K值等于1时,在市场和纳入企业中进行生产才没有什么区别。

定义: VCp=Cpc-Cpm

其中,Cpm表示一项交易通过市场实现时的成本;CPc表示该交易由企业自行组织的成本,假设在短期之内为外生给定;VCp:表示该交易的市场生产成本比企业生产成本的节约额(如图1所示)。

3.企业与市场交易的转移成本比较。由上面企业与市场的生产成本比较可以得出,一项交易的市场生产成本总是低于企业自行生产的成本,而企业仍然愿意把交易纳入到企业内部的原因在于交易转移成本的存在。交易转移成本指的是交易成果通过市场转移时存在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造成的成本,它一方面包括为了避免风险而事前签订协约造成的交易费用,另一方面还包括由于败德行为、逆向选择等原因导致交易最终未能实现而造成的缺货成本,以及卖方利用市场波动索取的超额利润等。

市场交易的转移成本与交易专用性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交易专用性K越大,契约的专用性也越大,从而订立契约的费用越大;另一方面,交易专用性K越大,市场的需求量越少,供给者也就越少,供给者索取的价格就会越高,而且一旦发生缺货,其弥补的可能性越小,从而缺货成本越大。反之,交易专用性K越小,契约的通用性越大,从而订立契约的费用较小,同时市场需求量较大,供给者也越多,价格会比较接近生产成本,而缺货成本也会比较小。从交易费用和缺货成本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出: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时,交易的转移成本与交易专用性是正相关的。

定义:VCt=Ctm-Ctc

其中,Ctm为交易的市场转移成本; Ctc为交易的企业管理成本,显然可以假设是相对较低和稳定不变的; VCt为交易由市场转移时比企业内部转移时的成本增加额(如图2所示)。

4.虚拟企业产生的动力机制。交易的生产成本和转移成本共同决定了一项交易的实现方式。

令:VTc=Cm-Cc

其中,Cm=Cpm+Ctm表示交易通过市场实现的总成本;Cc=Cpc+Ctc表示交易通过企业实现的总成本。

则,VTc=Cm-Cc=VCt-VCp

因此,如图3所示,当企业把一项交易市场化所获得的生产成本的节约额VCp大于由此造成的转移成本的增加额VCt时, ΔTC<O,即VCt<VCp,则企业会把该项交易外化,通过市场来实现交易,从而降低交易实现的总成本。反之,当VCp小于VCt时,VTc>0,即VCt>VCp,则企业会选择自行组织该交易。当两者相等时,企业的内化和外化过程会达到一个均衡状态。这个均衡状态在图3中反映为VCp与VCt两曲线交点E。

当虚拟企业产生之后,虚拟企业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在前面我们已经对虚拟企业的性质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一方面,虚拟企业合作化的运作方式减少了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 同时合作的性质能够产生连续博弈的效果,可以有效抑制败德行为、逆向选择等信息不对称的行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缺货成本。其次,虚拟企业技术手段信息化的特点对企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在企业之间大规模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成本,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应用更为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奠定了物质和技术的基础,企业之间的协调更加及时,沟通更加便利,由此出现的“并行工程”、“精益生产”、“灵捷制造”以及“虚拟制造”等新型的生产模式无一不是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再次,企业之间信息交流的发展也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更有利于企业之间的信任度的提高和企业联盟的建立。最后,由于在虚拟企业组织中,

各个企业之间都是核心业务的结合,虚拟企业运作的规模经济性更加明显,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在市场上进行生产的生产成本。综上所述,在虚拟企业和单个具有核心业务企业独立运作的比较中,可以发现。企业的边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图4),由于在虚拟企业中核心业务的结合导致的规模报酬,使原来的ΔCp曲线由ΔCp0向右到达ΔCP1曲线的位置。同样,由于虚拟企业的特点,导致同类企业组织形式中企业的转移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使ΔCt曲线有ΔCt0转移到ΔCt1。这样,相互变动的两条曲线就形成了一个新的交点E0,这个点即为新的均衡点,此点即为虚拟企业的边界。AB即为虚拟企业产生之后,企业的边界移动位置,从图4也可以明显的看出虚拟企业产生之后的成本节约。

主要参考文献:

[1]解树江.西方虚拟企业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l(4).

[2]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Williamson O. E. Corpo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al Alternatives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1, 35(2).

[4]韩智勇,高玲玲.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虚拟企业动力机制及效率边界分析[J].科研管理,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