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复合空间理论对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差异的解释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复合空间理论对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差异的解释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以复合空间理论为基础,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从认知的角度尝试对英汉语连贯的两大差异进行诠释,即形式连贯/意义连贯;线形连贯/环形连贯。对汉语的《天净沙・秋思》和英语的《秋颂》进行了心理空间构建和概念整合的对比分析,发现两个语篇中单一框架网络的构建比率和方式以及基础心理空间构建模式的区别,认为复合空间理论能够对英汉语篇连贯的两大差异作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复合空间理论;语篇连贯;英汉差异;认知对比

在语篇分析领域,国内很多学者借助西方一些理论,对这一学科的性质,特点和构架等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不足之处就是英汉语篇比较方面。篇章结构对比的主要趋势是,对语言进行一种动态和宏观的研究;从结构走向思维,寻求其在心理、文化、哲学上的差异和根据。随着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发展,语篇连贯的分析也跳出了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显性机制的研究框架,很多学者主张从语境、语义和认知等多角度进行连贯的隐性机制分析。

Driven将当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划分了五个研究方向,认知语篇的研究为其中之一,认知语篇的研究主要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在国内,概念整合理论被运用于各类语言现象的分析,如谚语、隐喻、翻译文学作品及语篇连贯分析,但尚未发现将该理论运用到英汉语篇连贯对比的相关研究。

一、英汉语篇连贯的认知对比

在语篇研究中,连贯指的是篇章中各个概念和命题之间在语义逻辑上的联系。韩礼德(M.A K.Halliday)认为衔接和连贯是语篇区分于非语篇的两个必要条件,但他过度关注了语篇的衔接功能,对连贯的提法似乎有些含糊。语言学家们对连贯的定义也是从不同角度展开的,如何界定连贯,与我们的语言观和研究视角有密切关系。魏在江将连贯归纳为:显性语言形式与隐性语义逻辑的统一;语篇内部衔接机制与外部文化、情景语境机制的统一。因此,连贯不仅是指语篇的表层结构形式的衔接,而且是语用、心理和认知等外在因素的体现。对于从后者的角度去分析语篇连贯,尤其是对比分析英汉差异的研究,我们做的还不够。

认知语言观认为语言是认知的一部分,要对语言现象进行描写和解释,就必须从人类的认知规律入手研究。英汉两个民族在构建语篇时表现出诸多不同,从认知差异上看可大致分为三点:直线形与螺旋式;形合与意合;客体意识与主体意识。从英汉语篇连贯内部机制的认知对比上看,英汉语篇连贯性的差异是:形式连贯与语义连贯;线性连贯与环形连贯;悟性连贯与理性连贯。对比语言学中的篇章连贯性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即相似语义结构的表达形式对比和篇章语义结构的惯用模式对比。相似语义结构的表达形式对比告诉我们,语篇表层的差异表现出英汉民族深层认知方式的差异,英汉词法和句法表现手段的不同表现出英语重形式连贯,汉语重意义连贯;篇章语义结构的惯用模式差异表现出英语重线性连贯,汉语重环形连贯。据此,本文将形式连贯与意义连贯、线性连贯与环形连贯作为认知对比的主要内容。

二、复合空间理论

复合空间理论(the Blended Mental Space Theory)以体验哲学、语言学、心理学和生物神经学等为基础,由语言学家Fauconnier提出,包含了心理空间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心理空间指我们在思维和语篇理解过程中临时构建起来的小概念包。随着语篇的展开,这些心理空间互相连接并不断得到调整和修改。多个心理空间组成一个概念整合网络。概念整合是对心理空间的基本认知操作,是一种在线的、动态的意义构建模式。一个典型的概念整合网络由至少四个心理空间构成,即两个或以上的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复合空间。概念整合就是将两个输入空间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和匹配,形成类属空间中的共有图式结构,并有选择地投射到复合空间中,复合空间通过组合,完善和发展三步操作,形成两个输入空间所不具备的层创结构。并且,四个心理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概念整合网络,完成意义的构建。

概念整合根据其五大优化原则,即整合、构造、网络、解包和充分理由来构建合理的概念整合网络。概念整合网络有四种类型:单一框架网络、框架网络、单向网络和双向网络。单一框架网络包括两个输入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一个输入空间是抽象框架,另一个是情景成分,在概念整合时情景成分进行框架填充形成层创结构。框架网络包括两个输入空间框架,一个类属空间,一个复合空间。单向网络的特点是,输入空间也有两个组织框架,但复合空间中就合成为一个框架。双向网络中的两个输入空间有两个组织框架,到了复合空间里还是两个,两种概念结合语境和背景知识进行整合操作,形成新的层创结构。

三、概念整合理论对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差异的解释

本文选取中文的《天净沙・秋思》与英文的《秋颂》进行对比。原因如下:一是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讲,两个语篇属于语域对应语料――诗歌,有利于作出较客观地对比分析。二是意象是诗歌的语言,是最贴近诗人现实认知世界的折射。同时,诗歌的意象性也更易于唤起读者根据已有文化背景和认知世界的知识去感知和思考。三是两首诗都是寄情于景,描写秋天,这有助于发现人类身处同一个自然,而映射在内心世界的同一个秋天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群体认知构建。

先来分析“秋思之祖”马致远所作的原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枯藤老树昏鸦”中有两个输入空间(以下用Input表示),Inputl是一个抽象的空框架,Input2是填充成分“藤、树、鸦”以及成分的描述语“枯、老、鸦”,两个输入空间构成了一个单一框架网络,在概念整合时结合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对“枯、老、鸦”的理解是衰败、凄凉的象征,“枯藤老树昏鸦”三个事物在大脑中搭建出一幅昏暗凋零的秋景图,即层创结构,形成整合空间Blendl(以下用Blend表示)。“小桥流水人家”有两个输入空间(Input3,Input4),仍然是单一框架网络。Input3是抽象的空框架,Input4是填充成分“小桥、流水、人家”,概念整合与第一句相似,结合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和认知世界知识,构建出一副中国乡野^家幽静恰然的生活场景,成为整合空间Blend2。接下来,两个整合空间Blendl与Blend2又作为输入空间继续整合(Blendl=Input5,Blend2=Input6)。这时Input5与Input6在概念整合时就不是单一的框架网络了,两个空间中有各自的框架,一个是昏暗凋零的秋景,一个是幽静怡然的乡野人家。两个空间映射在类属空间中的共有信息是村野、幽静。两个框架融合成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为合成空间Blend3。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有两个输入空间(Input7,Input8),一个抽象框架,一个填充成分“古道、西风、瘦马”,形成单一框架网络,概念整合空间Blend4中的结构是,一匹骨瘦如柴之马迎着瑟瑟的西风行走在

荒弃的古道上。Blend4与Blend3作为输入空间再整合(Blend3=Input9,Blend4=Inputl0),一个是深秋僻静的村野图,另一个是古道西风瘦马,两个是不同的组织框架,但其共有特征是深秋的昏暗、幽静和凄凉。复合空间Blend5形成新的层创结构,让我们想到了万物凋零的秋景以及作者的心情也许正如这深秋一样悲戚落寞。Blend5(Inputll)与下一句“夕阳西下”(Inputl2)继续构成新的框架网络,形成整合空间Blend 6,即凋零的黄昏秋景图(Inputl3)。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的两个输入空间中,一个是表存在的抽象空间(Inputl4),一个是填充成分断肠人和天涯(Inputl5),形成单一网络框架,整合空间Blend7为一个心情落寞的人身处异乡。最后,Blend7与Blend6再作为输入空间进行整合(Inputl6,Inputl3),形成双向网络,两个框架组织,一个是景,一个是人,概念整合为一个双向的复合空间网络Blend 8,即在秋风瑟瑟的乡野之间,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不知归宿在何方。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知识,我们知道这里也隐含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正如我们所熟知的,诗人常常是寄情于景,抒发隋思,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理念在此处颇有体现。

再来分析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JohnKeats)的《秋颂》。全诗分为三段,作者选绘了早、中、晚,分别描写了秋实、秋人和秋声,三幅画组合成了一幅秋收的美图。篇幅有限,本文只选第一节为例。“Season 0f mists andmellow fruitfulness,/Close bosom-friend of the maturing sun;/Conspiring with him how to load and bless/With fruit the vinesthat round the thatch-eves run;/To bend with apples the moss’d cottage-trees,/And fill all fruit with ripeness to the core;/To sweH the gourd,and plump the hazel shells/With a sweet ker-nel;to set bud~ng more,/And still more,later flowem for thebees,/Until they think WalTII days will never cease,/For Summerhas o’er-brimm’d their clammy cells”。

“Season of mists and mellow fruitfulness"创建了两个输入空间,形成单一框架网络,Inputl是秋天的框架,Input2的框架是填充成分一洋溢的雾气和圆熟的果实,概念整合空间Blendl为果实成熟的秋天景象。“Close bosom-friend 0f the maturing sun;conspiring with him…一中有三个输入空间,分别是,“朋友”的关系框架(Input3)、情景成分一秋天、太阳(Input4)和另一框架“密谋”(Input5),两个框架形成单向框架网络,即隐喻的空间网络,层创结构(Blend2)为阳光明媚的金秋时节。接着,Blendl与Blend2再作为输入空间Input6和Input7进行整合形成Blend3,―个是果实成熟的秋,―个是阳光明媚的秋,两个框架的类属空间是秋天,形成的层创结构是一个金秋收获时节的画面。接下来,缀满的葡萄、成熟的苹果、胀大的葫芦、甜甜的榛子、开放的花儿和欢乐的蜜蜂都是这幅金秋丰收时节的框架上的填充成分,依次与Blend3(=Input8)形成六个单一框架网络,最后的整合空间中出现的是包含了视觉、味觉、听觉的生动活泼、欢快明亮的秋收场景。至此,读者就搭建出了一个统一的认知联系图,形成连贯的语义流,深切感受到金秋所带来的充实和喜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语篇连贯构建的共同点:一是在即时语篇意义构建中,心理空间和整合空间几乎同时进行,随着语篇的展开,心理空间被构建、整合,整合了的复合空间又作为输入空间继续构建。二是心理空间是纵横交错,互相连接和修正的,以达到对语篇的局部理解;随着语篇的展开,这些心理空间相互映射、组合、完善、发展,把语篇中重要的命题和概念逐渐整合成一个统一的语义网络,从而达到语篇的整体连贯,不同民族得以交流正是建立在这样的思维共性之上。但同时,思维作为一种特定文化主体的认知惯性,又具有其差异性,归纳如下:

第一,单一框架网络的构建比率和方式不同。《天净沙》共构建了17个心理空间,8个复合空间。8个复合空间中,5个单一框架网络,其中,单一框架网络的比率是62,5%。《秋颂》中有20个心理空间,9个复合空间。9个复合空间中有7个单一框架网络,单一框架网络的比率是78%。这种构建方式清晰明了,认知费力度小,易于概念整合。单一框架网络的构建方式不同。《天净沙》中,Blendl、2、4、6、7是单一框架网络,其中Blendl、2、4中,空间输入框架的建构无法从语言表层获得,而必须运用汉语特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认知常识来构建。“藤、树、鸦、桥……”能使拥有背景知识的读者提取出一幅村野图出来,而“枯、老、昏、瘦、断肠……”在中国文化中能构建出一个统一的概念,就是凄凉、清冷、悲苦的意境。在《秋颂》的7个单一框架网络中,每个网络的输入框架中,读者无需费力就可以根据表层语义明确地建立一个“朋友”或与“秋收”相关的框架网络,然后将另一输入空间的元素填充即可,而无需运用过多文化背景或认知知识。从这个角度看,与英语相比,汉语在意义构建上给了读者更大的思维空间,同时也提高了读者的认知费力度,而这正是重意义连贯与重形式连贯的语言的差异所在。

第二,基础空间的构建模式不同。一个语篇连贯意义的构建源于多个有某种认知联系的心理空间,但始于一个基础空间,这个基础空间可以是语篇中的第一个句子中的空间构词所构建,随着语篇的展开,其他心理空间在此基础上依次被建立。《天净沙》的基础空间是“枯藤老树昏鸦”,这一基础空间并没有给读者一个明确的主题。随着语篇的展开,“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11个名词激活各个看似没有关联的心理空间,结合背景知识,各空间再进行搭桥、映射和融合,使读者大脑中的意象逐渐清晰,直到最后一句点睛之笔“断肠人在天涯”,读者这才体会到了所有心理空间的所指,即抒发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之情。从看似孤立的事物的罗列到最后的一语道出,整个语篇意义的构建是螺旋型展开的,这无不深受中国人“起、承、转、合”的八股文思想的影响。《秋颂》的基础空间网络是“Season of mists andmellow fruitfulness”。可以看出诗人构建的是关于季节的心理空间,其构建可以从语言的表层文字提取,并在一开始就为语篇设定了明确的主题,为下文意义的构建限定了范围。经过三次概念整合,一个金秋收获图就构建起来了,接下来读者的认知努力就是将“葡萄”“苹果”等成分进行填充,下文几乎所有的心理空间构建都是指向这个基础空间的。这节诗篇的意义构建让我们又看到了直线形的英语篇章构建模式,这也无不与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式逻辑推理和西方哲学重演绎的表述形式相关。

四、结语

研究发现复合空间理论能够从认知的角度对英汉语篇连贯差异作出合理的解释。本研究的不足在于:一是英汉两首诗歌的选择只是宽泛意义上的语域对应,对于中国的元曲与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在具体格律和规约方面的差异没有进行细致的考察比较。二是构建了语篇的心理空间,但关于复合空间的具体概念整合过程只是按照一般思维模式和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了感性描述,没有作出更细致的理性分析。有待于运用更科学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使复合空间理论在英汉语篇连贯差异方面拥有更科学、更客观的解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