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笑气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笑气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笑气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0例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孕周为6~10周的产妇,将其平均分为运用笑气镇痛的观察组和运用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注射阻滞麻醉的对照组,进行镇痛效果的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的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笑气; 人工流产术; 吸入麻醉

人工流产是妇女避孕失败后的一种重要的补救措施,但很多患者由于精神的紧张以及术中产生的剧烈疼痛常引发人工流产综合征。随着近年来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院的医疗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广大妇女能进一步的享有生殖健康,本院将笑气吸入麻醉引入了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治疗中,并对其镇痛疗效等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现将具体的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6年6月~2008年6月在本院自愿进行笑气吸入麻醉的人工流产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入选的孕妇均无心、肺、肾、高血压等疾病的病史。患者年龄21~32岁,孕周为6~10周,初孕者126例(63%)。同时选择同期的200例因早孕而行人工流产的患者行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注射阻滞麻醉做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术前均进行常规的检查以及准备,在术前无需禁食。患者的血常规及白带常规检查无异常后,让观察组患者在术前的1~2 min通过面罩来吸入笑气,并在吸入笑气之后进行3~5 s屏气,然后再将气体缓慢的呼出,如此反复进行3~5次,直到实现镇痛起效,开始手术。对照组则是在患者宫颈旁的3点及9点两个位置,以0.5 cm的深度各注射5 ml的1%利多卡因,2 min后开始手术。

1.3 镇痛的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表情自如,完全没有疼痛的感觉;有效:患者的下腹稍有轻微的疼痛感,但可以忍受,没有明显的痛苦表情,能够保持基本的安静;无效:患者在麻醉后仍有剧烈的疼痛感,其表情痛苦,出汗多,情绪烦躁不安,伴有声。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镇痛的效果 观察组197例镇痛效果评定为显效,3例镇痛效果评定为有效;对照组26例的镇痛效果评定为显效,160例镇痛效果评定为有效,14例镇痛效果评定为无效。两组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其余观察指标数据测定结果 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指标结果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3 术中及术后患者反应 观察组术中出现10例心率减慢(40~50次/min)的症状,16例出现无意识的肢体活动症状,5例有兴奋和梦幻症状,但均未对手术造成影响。对照组术中有10例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出汗等人流综合征。观察组没有1例出现人流综合征。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心率减慢的状况出现时,及时给予其阿托品0.25~0.5 mg静脉注射后得到迅速的好转。

3 讨论

在进行人工流产时,患者宫颈的扩张以及宫壁的刺激能够引起患者交感及副交感神经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反应,使孕妇有疼痛感,严重者出现冠状动脉痉挛、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心脏传导功能障碍等人流综合征的表现。以往行人工流产时,一般都采用宫颈黏膜表面浸润麻醉镇痛及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镇痛,但并不全面,患者在手术是仍会有较难忍受的疼痛感。

3.1 笑气的作用机理 氧化亚氮俗称笑气,是一种无色且具有甜味的无刺激性的气体,是吸入性镇痛药物中毒性最小的一种。它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的抑制和对神经冲动传导的抑制以及对离子通透性的改变发挥其药理作用[1,2]。

3.2 笑气的镇痛优点 (1)镇痛迅速,在患者吸入体内后的30~40 s内即可以产生镇痛作用。(2)镇痛作用强,但是麻醉作用弱,可以使患者在术中保持清醒的状态,进而避免全麻并发症的发生。(3)镇痛效果可靠,术中患者能够很好地与医生进行手术配合,明显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及异常出血等并发症。(4)对患者的肝、心、肾、肺等脏器功能无损害,对呼吸道无刺激,其甜味易被患者接受[3]。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将笑气吸入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中,其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无需专业麻醉师在术中进行监护,镇痛的效果快且确切,同时副作用极少,适宜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需要,具有临床应用以及推广的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董诀.笑气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4):547.

[2] 韦雪梅.笑气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华夏医学,2010,23(9):71-72.

[3] 周群扬.笑气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2006,15(18):2508.

(收稿日期:201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