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冬病夏治 养“阳”防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冬病夏治 养“阳”防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版专家:钟兰,成都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从事针灸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30余年。

坐诊地址:成都中医药大学医药技术研究所门诊部

坐诊时间:逢周二、四、日下午

每年入伏的第一天,是全国各地的中医院最热闹的日子,病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就是为了不错过传统中医“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冬病夏治”是指冬天易发生的疾病或冬天症状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进行调治补养以达到减缓发作乃至控制的一种特殊疗法。

中医对于天、地、人的意义就在于,它不是治病而是助人,因为它不一定直接针对病之所在,而是“穷理尽性”,竭力帮助人恢复和提高自身具有的调节能力,调动和激发人的生命潜能,从而实现祛病健身。冬病夏治的理念正是中医“穷理尽性”的妙笔。它的理论观点以《黄帝内经》为基础,体现了中医三个极为精髓的预防理念:一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平衡观点;二是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正气学说观点;三是“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天人相应观点。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指出人体脏腑、气血,随着节气变化,出现周期性盛衰变化,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一年中节气更迭,人体阳气中有升、浮、沉、降节律。脉搏有春浮、夏洪、秋弦、冬沉。人体形成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规律。人体脏腑功能活动与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节律统一起来,形成五时对五脏,反映了人与天地互相影响,不同节气受邪会产生不同的脏腑病证,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因此,我们应以人体随着节气变化而产生变化进行调理,才能更好防病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体许多生理功能有着年节律、月节律、日节律,如人体的免疫功能,据观测,外周血中的总淋巴细胞在7月~9月最多,而在12月~次年3月最少,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在7月~9月最少,而12月~次年1月最多。又如血浆皮质醇每日分泌总量,平均浓度及尿中17―甾酮类排泄量呈现秋冬高于春夏。血中T3 、T4浓度以夏季最低,冬季最高。人体若能掌握节气规律,根据不同节气进行艾灸,可以提高防病治病能力,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复发。

中医理论认为,自然界之所以出现季节和时序的变化是因为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变化。而在夏季三伏天,阳气最旺之时,则是体内寒凝之邪易解之时,此时扶阳气,是为秋冬储备阳气,则更易达到温阳散寒之目的。所以明代医家张介宾说:“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计”。

明代吴师机的《理渝骈文》是专门的中医外治法专著,全书记载了许多穴位贴敷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并明确提出,内治之理即外治之理,内治之药即外治之药的用药原则,为冬病夏治选择温热药物提出了理论依据。除了通常的穴位敷贴之外,“冬病夏治”也常采用“三伏针”、艾灸等方法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性腰痛、肩周炎、颈椎病、慢性肠胃炎引发的腹泻、冻疮等病。此外,推拿、拔火罐、药膳、运动等疗法,都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