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医疗机构中病养老人的精神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医疗机构中病养老人的精神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对于病养老人的精神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讨论和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自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38例进入病养结合科的老年患者,分别进行3个月一对一的精神护理干预,观察分析精神护理效果。结果:经3个月一对一的精神护理干预后,所有老人均在精神面貌、语言能力等方面显著提高,慢性疾病的复发次数明显减少,总有效率为94.73%。结论:经一对一的精神护理干预后对老年人的病情康复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 医疗机构;病养老人;精神护理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高龄和患病老人由于家人无暇照顾,不得不住进养老院,虽然物质生活问题得到解决,但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和精神需求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和满足。为解决病养老人的医疗问题,我院于2008年成立了集医疗、护理和生活照顾于一体的病养科,主要收治各类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在工作中,我们发现,虽然经过我们的综合治疗,老人的病情能得到控制,但疾病复发率很高,且老人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家人难以在身边照顾,普遍出现焦虑、烦躁、不配合治疗等情况,部分老人出现明显的忧郁症状。为探索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通过招募青年志愿者进行培训,然后一对一对病养老人实行心理干预和精神护理,同时配合综合治疗,结果发现实行一对一精神干预对缓解病养老人的心理症状,促进病情康复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现总结精神护理取得的经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38例进入病养结合科的老年患者,男性23例,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58岁;女性15例,年龄最小的62岁,最大的87岁。其中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30例,占总病例的78.94%;患有糖尿病的8例,占总病例的21.05%;听力障碍5例,占总病例的13.15%;出现精神抑郁症状的有5例,占总人数的13.15%。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15例,占总病例的39.47%,完全不能生活自理的23例,占总病例的60.52%;经过培训的青年志愿者给予3个月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精神护理干预,分析观察精神护理效果。

1.2方法 对38例患者除一般性综合治疗外,对老年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在交谈中主要注意耐心、用心交流,话题选择适合病养老人的需要。主要方法为倾听、疏导和精神抚慰。通过精神护理前后对老年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兴趣爱好热情、精神状态、与人接触能力、对自己病情恐惧感以及疾病复发次数等项目由一名主治医师进行打分,每项最高20分,共计100分。对比精神护理前后的效果。

1.3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精神护理前后的变化明显情况,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针对性一对一精神护理干预后,有30名老年的精神面貌有明显的提高,占总人数78.94%,有效果的6例,无效的2例。病情复发次数较实行精神护理前明显减少的24例,占总人数的63.15%。通过医生打分,在进行精神护理前,平均分数35.89分,在通过精神护理后平均分数为78.12分,增长明显。5例有精神抑郁症状的老年人,明显缓解的有3人,60%,有所缓解的1人,20%,1人没有效果,20%。通过统计学比较在精神护理后分数较精神护理前有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病养老人由于长期患病,亲人又不能在身边照顾,普遍感到焦虑、烦躁,部分产生抑郁症状。上述病态心理和精神状态使他们的免疫能力进一步下降,各种疾病反复发作,疾病的发作又加重了他们的精神症状,形成恶性循环。通过青年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与病养老年的交谈、沟通,充分了解病养老年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需要,在取得老人的信任后,循序渐进地有针对性地采取精神干预措施,使病养老人焦虑、烦躁以及抑郁等症状得到缓解,精神状态的改善使机体免疫力增强,慢性病的发作次数减少。具体实践中,要求志愿者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注意仪表端庄,不穿奇装异服,以免造成老年人的反感;态度亲切友好,情绪饱满,给病养老人带来愉快的交谈感觉;在交谈时学会用心倾听,讲究语言艺术,真诚的注视对方的眼睛,给对方亲切感以及信任感。也要重视动作的重要作用,比如在患者出现病痛时,要善用肢体语言交流,分散病人对病痛的注意力,体现亲情的关怀。

综上所述,针对医疗机构中病养老人的精神护理对老年人的病情康复有十分积极地作用,在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失能老人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病养老人需要在有医疗服务和生活照料相结合的病养机构度过余生,探索和推广通过精神护理缓解其心理和精神症状,不仅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更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余先会.浅谈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J].临床护理,2011,24(5):226-226.

[2]王桂杰.老年性脑血管病的精神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7):139-140.

[3]刘玉静.老年患者的心理及精神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1):161-162.

[4]马亚平.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护理及家庭支持护理[J].中国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