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微博 第19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微博 第19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俞敏洪:老师一句话能改变孩子一辈子的命运。老师要给孩子梦想,不管碰到怎样落后的孩子,都应该鼓励他,老师可以用纪律约束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能侮辱他,把他看得一无是处。在我生命中最喜欢的老师就是能够鼓励我、推动我前行的老师。不管在什么状态上,你都受到鼓励,这样的老师就了不起。

@陈世卿:为何“寒门再难出贵子”?当前整个中国的“最佳成才模式”,甚至是“单一成才模式”,就是“好幼儿园―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好工作”的“最佳通道”。农村孩子走入这个通道一定比城市孩子困难,因为他们所拥有的资源稀少。这是农村孩子教育所面临的最大困境。我们应为他们打开另外的通道!

@宋少卫:所有人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第一任老师该教什么呢?大多数父母选择了教文化知识,就怕孩子从小落后于别人,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其实,父母真正该教给孩子的是人生的态度,包括如何评价人与事的价值,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如何接人待物,谦虚谨慎等。注意,这与父母的文凭不成正比!

@敬一丹:“为什么孩子上个学就这么难?”强拆打工子弟学校后,一位学生家长问。其实这是成千上万打工者在问,问了好多年。2003年和2008年,我做过专访和新闻调查,为城市边缘和留守农村的孩子忧虑。今天,打工子弟一天天长大,还要这样问下去吗?

@王立群:大学之大,不在城大,不在楼高,不在喧嚣;在于大师,在于文化,在于底蕴。大学的经历,不是单纯的知识累积,而是一份向大师靠拢的内驱力。

@陆涛:文凭就是一张车票,北大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关心你是怎么来的,他只问你会干什么?这时你才明白,文凭就是凭证乘车,有本事的才能活。有真本事的才能好好活。到后来,有大本事的决定别人怎样活。

@席酉民:中国有“三人行必有吾师”箴言,所以现在社会流行只要想恭维或尊重谁均称老师的习惯;教授职称似乎是对老师“水准”的肯定,小学“教授”得到恩准后现身;院士是目前学术领域的最高荣誉,按这样的潮流,也许不久会出现小学“院士”。叫什么似乎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在通胀中忘了本分和职业精神。

@朱永新:昨天北京的一位妈妈来民进中央找我,谈起儿童教育与阅读等事宜。现在在北京和全国许多地方,已经有许多教育“自救”的组织,他们自己办幼儿园,甚至自己办小学,办绘本馆,办图书馆,就是希望孩子拥有一个好的教育。面对我们的教育,有人选择“出走”,有人选择“自救”。应该关注和支持民间的探索。

@孙宏艳:表扬孩子要赞扬他的努力,而不是多赞扬他聪明。一些研究发现,经常被赞扬聪明的孩子失败了更容易气馁,而被赞扬很努力的孩子,敢于迎接新的挑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对412名小学生进行研究发现,表扬孩子因聪明获得好成绩,一旦失败他们会认为自己不再聪明,从而灰心丧气。

@卢志文:中国有悠久的民间办学传统,这是祖上留给我们的巨额文化遗产。中国老百姓是世界上最肯为教育花钱的老百姓,这是中国教育最丰厚的资源。他们实际花的钱比我们统计的数字要高得多;他们愿意花钱选择优质教育的人比我们预想的数字要大得多;他们最期待的是,优质教育服务!

@唐曾磊:浮躁有三个危害。一、学的时候学不会,二、考的时候考不出,三、改的时候改不了。这样的孩子学习就一定不会理想。打掉浮躁需要培养认真的能力。认真的能力是每次只要做就做到顶峰的品质。在学习上,认真表现在孩子只要会做,一定一次性做到满分。

@刘长铭:我们常说教育要“以人为本”,这是全社会认同的理念。但是,从实践层面上讲,究竟什么是“以人为本”?怎样才是“以人为本”?我想,“以人为本”,不是指一味地迎合人对利益的欲望,而是要突出对人的精神、心灵、情怀、价值、生命本质意义的关注。

@李镇西:看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不少男嘉宾上来,明明很魁梧的男人,却说:“像我们这种男孩子……”哎呀呀,我简直要呕吐了。我曾经对我的学生说:“男生满了18岁,除了你爸爸妈妈,如果还有人叫你男孩子,你要觉得是在受侮辱!”难怪现在都说中国没有男子汉,原来本来该是男子汉的人一直还是“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