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胡均告养猪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胡均告养猪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边是50多名工人在配饲料、打扫圈舍、投放猪食,那边是一辆接一辆的货车把一头头壮实的生猪运走……在秀山县梅江镇古月养殖场,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

数着一扎扎钞票,胡均告对笔者说:“同样是养猪,懂不懂技术,大不一样!”

“1980年我初中毕业后,啥子都做过,但运气太差!”胡均告回想过去,一脸惭愧,“十几年过去了,脸上多了些皱纹,可荷包却始终没有鼓起来。”

“难道我真的与富裕无缘?”胡均告不相信。做什么呢?胡均告想,养猪不需要多大投资,也不需要什么技术,就养猪吧。

1998年9月,胡均告东拉西扯,凑足5000元,买回100头猪崽,到次年猪崽长到半大个头时,胡均告就陆续把这些猪卖出去,赚了一笔。

“当时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养猪,没想到还真能赚钱。”胡均告决心这辈子就养猪。

一次偶然的机会,胡均告参加镇上组织的畜牧技术讲座,听到“洋三元”这个词,很是新鲜。当他弄明白“洋三元”生猪是一种瘦肉型良种猪后,他决定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找亲戚,跑信用社,胡均告凑了5万元钱,买下村酒厂的闲置厂房,新修了100个圈舍,购进220头本地猪,引进19头纯长白母猪、1头约克公猪和1头杜洛克公猪。

养猪就像养狗儿那么简单,只要一天多喂几顿食就行了。在胡均告看来,哪有那么多的天灾人祸、猪瘟牛疫哟。畜牧人员告诫他要搞好防疫,他根本没放在心上。他相信,只要付出了,就一定会有回报。

然而,2000年,正当胡均告干得热火朝天时,一场意外,让这个身高1.84米的壮汉,在不经意间就倒下了。

一天清晨,胡均告给猪儿开早饭。那些宝贝猪儿,怎么哄也不肯吃。猪的耳朵红得像炭火,毛发卷曲,呼吸急喘。胡均告慌了,请来畜牧医生,医生确诊为“猪圆环”疫情,并已病入膏肓,为时已晚。

“眼睁睁地看着一头头猪死去,我的心在滴血,这丢的都是钱呀!”仅几天时间,全场死亡种猪及商品猪达210头,损失十几万元。这对胡均告而言,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

望着空荡荡的养猪场,胡均告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悲痛和失望。就这样放弃吗?在亲朋好友的安慰下,痛定思痛的胡均告决定咽下泪水,重新开始,继续养猪。

一时间,胡均告的耳边时常响起畜牧技术员和镇干部语重心长的话语:“均告啊,要想真正把养猪业做大做好,就得学习、掌握一套过硬的技术”。

“自己多年来只顾埋头干,却从没下功夫学习养猪的科学知识,不出问题才怪!”胡均告悔悟道,“重新开始,就得从头学起!”

于是,胡均告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专心学习养猪技术。他自费订阅了《农村养殖技术》、《畜牧技术》、《养猪》等科技报刊,一有空闲就读书看报写学习心得,对于县农广校、畜牧局、镇政府等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他更是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机会,并记下老师们的电话号码,随时向他们请教。

一个养猪农民,竟然与一个兽医学博士成了“拜把子兄弟”。在一次培训会上,胡均告结识了湖南农业大学兽医学博士刘友生,从此成为忘年友。“他三番五次找我,虽有点不耐烦,但我很受感动。”刘博士对笔者说,他认定了这个农民朋友,每到秀山传授养猪新技术,两个人就同吃同住,形影不离。

有了养猪知识,掌握了最新技术,胡均告的古月养猪场逐渐恢复起来。

脑子里有“货”,胡均告不再蛮干:他按仔猪、架子猪、育肥猪在不同生长期对营养的要求,分别配制成不同的饲料;根据不同季节,做好瘟疫预防;按照猪的习性,建造冬暖夏凉的圈舍;聘请镇畜牧技术员作常年技术顾问……几年下来,胡均告成了当地众所周知的养猪“专家”。

现在,古月养猪场已占地6000多平方米,拥有草场90亩,圈舍140座,圈存“洋三元”种猪和商品猪520头,年出栏商品猪及种猪1500头,远销贵州、湖南、江西等地。胡均告毫不隐瞒地说:“一年下来,纯收入有3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