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数学教学法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法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课程《标准》认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达到这样的标准,课堂教学必须很好的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握学生自己所具有的数学思维以及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 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052-02

1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越浓,那么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的积极性就越高。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的同时必须以最佳的教学艺术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学生的疲劳情绪,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课业负担。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所提供的东西,应当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负担。”

学生上课前是一种有目的的求知活动,多数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就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这节课老师会教我们什么?”的想法。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在每节新课前,教师应从本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人手,设计一些有意思的开场白,巧妙的将将要学习的要求和内容告诉学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重视教学过程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谁都不可否认:同样的班级,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效果。探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教师教学水平有差异,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不同,课堂的效果就更不用说。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地探究讲课时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我在课上有时就会采用“故留悬念法”“夸奖评价法”等来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我们采用的方法越多、越新颖,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就越高,教学质量便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在遇到教学中概念的内容比较多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问题的抢答。这样可以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全体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人人参与的积极性。当有条件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观看多媒体,听看一起进行,相得益彰,可以给学生创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变化无穷的教学氛围,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要求我们当堂验收、反馈,让学生尽快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老师尽快了解教学效果,这本身就是培养兴趣的一种好方法。但是,初中生的注意力易分散,如果用枯燥无味的练习去检验,只能引起学生的厌烦,更不会收到良好效果。因此,我们在练习时,要挖掘一些兴趣因素,让学生在练中激兴趣、趣中继续练,循环往复,巩固提高。通过练习,学生一方面可了解自己掌握了多少新知识,从而提高学习信心,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差距,产生学习新欲望、新兴趣。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上对课标下联教材,在课标中有落脚点。做到分类辅导、分层推进、人人参与、共同提高,坚持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练习欲望和练习兴趣,消除学生疲劳厌烦感,力争当堂完成任务,减轻学生课后负担,以达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之目的。

2 把握学生自己所具有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必须接触的内容,人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力的提高主要在于对数学思维(思想)方法的掌握。

在我看来,数学思维具有四大特性即:抽象性、严谨性、逻辑性以及确定性。

每一个学生在最初的时候所具有的数学思维是有所差异的,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很好的去了解学生,争取在初中三年的时间里去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把握学生自身所具有的数学思维,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去做一些有代表性的,可以帮助我们去把握学生自身所具有的数学思维的习题。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是由形象思维为主,过度到经验型的抽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理论型的抽象思维发展。学生对数学中抽象的概念、理论的学习往往由于社会实践经验相对缺乏,而停留在表面上的一知半解。因此,教学中要借助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把具体的东西和抽象的东西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学会观察、分析、归纳,帮助学生的思维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而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透彻思维,牢固掌握数学知识。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比较常使用的习题有:立体几何题(给学生一个立体图形的正面图、侧面图和复试题,让他们计算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和面积等),逻辑推理题(典型的遗产分割问题),辅助线添加题(让学生自己去证明一些定理和定律),智力兴趣题(数独题)……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很好的握学生自身所具有的数学思维。当我们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有了很好的了解后,就可以让学生对数学概念及数学思维过程的认识和理解。从知识能力再到数学的意识,把数学的真谛理解透而不是仅仅会解几道数学题。着重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培养学生知难而进,别出心裁,独立思考的数学品质。“一题多解”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切入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求解同一题目。少数学生受固定思维方式的束缚,不善于寻找知识问的内在联系,不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避免这些现象,在解题时,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要别出心裁,标新立异,找出更多更新的切实可行的解题途径。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意识。

3 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有助于发掘智力潜能,更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能力,也是一个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初中教师就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并不断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该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人手,让他们学会抓住学习的重点内容,能够提出问题并设法进行解决。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了自学能力,才能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我觉得应该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自学本”,随时收发以备检查并了解学生自学情况。让学生边阅读教材边在自学本上通过以上步骤归纳出本节知识点并找出他们认为的重点和难点,不必详细纪录能体现本节知识即可。特别要让学生书面记录下自学过程中不明白或者有疑虑的地方待上课时向老师提问解决。在每上完一个单元后,还要引导学生自觉认真的进行复习,要求他们再进行一次全面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指导他们通过前后联系,纵横对比,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进一步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公式和定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使之做到理解知识,并融会贯通。

提高阅读能力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起点。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就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课本的积极主动性,加强指导他们阅读课本,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中独立地感知,理解教材。通过经常性训练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不断的提高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握学生自己所具有的数学思维以及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智力水平的提升,更能体现现代教育的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