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樊116―1HF致密砂岩井水平段固井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樊116―1HF致密砂岩井水平段固井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针对樊116-1hf井固井技术难点,开展了保持井壁稳定的分段通井,为水平段套管顺利入井提供保证,水平段全部采用堵漏纤维水泥浆体系提高了水平段地层的承压能力,提高了胶结质量,优选了扶正器类型和扶正器安放间距,优选了高效驱油冲洗液和隔离液,满足充分隔离及驱油的目的,通过调整钻井液的流变性能使钻井液具有较好的流变性,提高了顶替效率。

关键词:水平井; 扶正器; 钻井液 ;水泥浆; 顶替效率

1 固井技术难点分析

该井固井技术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套管长4110.94m,水平位移1512.27m,套管不易居中,同时水平段存在多处泥岩层、井壁不稳定,因此对扶正器的选择与安放间距提出了挑战。

2) 高固相的稠钻井液长期浸泡,井壁泥饼厚;钻井液与界面的附着力与高粘度给水泥浆顶替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影响顶替效率。

3) 封固段长4002米,环空静压力较高,容易压漏井底薄弱地层。

4) 水平段套管下入难度大;裸眼段长,水平段长,下套管作业风险大。

5) 水平段水泥浆需要具备良好的韧性,基本性能要求高,必须同时满足压稳和防漏的技术要求。大型压裂与分段压裂均对水泥环胶结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其抗冲击能力要求高。

2 下套管前通井技术措施

1)模拟原钻具刚度通井,确保扶正器数量和套管顺利下入。

2)维持完钻钻井液性能,在下套管前不对钻井液进行大幅度的性能调整,确保井壁稳定。

3)大排量循环洗井,对通井遇阻井段进行划眼和反复短起下,彻底清洗岩屑床。

4)起钻前在造斜段及水平段注入钻井液,提高钻井液性。

3 下套管操作要求

1)做好下套管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缩短下套管过程的停顿时间。

2)采用逐根灌浆措施,并缩短钻井液灌满的周期,减少中途灌浆的时间;直井段灌浆时可以适当活动套管;下入斜井段之前一定要灌满钻井液,尽可能保持斜井段及水平段下入的连续性。

3)控制套管下放速度。直井段下放速度保证环空上返速度小于0.8m/s;进入造斜段和水平井段,上返速度小于0.5m/s。

4 扶正器设计原则及方法

1)水平段全部采用刚性扶正器,在每两个压裂段之间加密扶正器的安放密度,确保压裂段之间的封固质量,满足后期压裂层间封隔的需要。

2)扶正器的位置宜放在井眼较规则、井壁稳定的井段。

3)造斜段采用刚性扶正器与弹性扶正器交替安放的方法。

5 前置液设计

1)前置液采用冲洗液+隔离液组合。根据井下条件,用量为16m3,约占环空高度400m,以充分延长与井壁接触时间,达到较好的清洗、隔离效果。

2)冲洗液采用驱油活性剂+降失水剂+分散剂+水配置。

3)隔离液采用有效层流隔离液,由驱油活性剂+降失水剂+分散剂+加重材料+悬浮剂+水配置。

4)冲洗液和隔离液的具体数量分配比例,根据井壁稳定性和泥浆性能合理设计。

5)保持钻井液、隔离液与水泥浆的合理的密度梯度,提高顶替效率。

6 水泥浆体系设计

水泥浆体系设计满足以下4条要求:

1)由于封固井段长,为避免水泥凝固过程的失重,采用多凝水泥浆柱结构。

2)根据地层压力和完钻泥浆性能,上部水泥浆充填井段采用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其密度高于钻井液密度0.10~0.20g/cm3,稠化时间300~360min,失水不超过150ml。

3)中部采用中高温降失水水泥浆体系,其水泥浆密度控制在1.87~1.90g/cm3,稠化时间180~210min,失水量小于70ml。

4)水平井段采用增韧微膨胀水泥浆体系。其水泥浆密度控制在1.90~1.95g/cm3,稠化时间120~150min,失水量小于50ml,游离液为0。

7 循环洗井及钻井液性能调整

1)下完套管后小排量开泵顶通,防止压力激动憋漏地层或憋泵。

2)开始循环时,应维持下套管前的钻井液性能,以利于井眼清洗。根据循环压力和泥浆性能变化逐步提高循环排量。观察循环泵压及返出情况,待泵压及钻井液性能稳定后,大排量循环2周以上,彻底清除井内岩屑。

3)待井眼清洗干净后,在保证井壁稳定的条件下,在注水泥前的1~2个循环周内,适当降低泥浆的粘度和切力,降低循环摩阻,提高钻井液的易顶替性,为提高水泥浆顶替效率奠定基础。

4)在井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注水泥前注入无固相或低固相的“新浆”,提高对原井浆的顶替效率。

8 固井施工过程控制

固井施工参数的设计上要以安全施工和提高顶替效率为出发点,合理设计施工排量。这方面特别要提到的是固井过程的“U型管效应”。在一般固井施工,特别是封固井段较长的施工中,套管内注入水泥浆的液柱压力克服了环空液柱压力和流动摩阻后,即出现“U型管效应”。一般在注水泥后期即已发生。此阶段从地面压力上反映为泵压逐渐下降为“负压”,又逐渐回升的过程。而从环空返速上则隐含着负压出现前、返速逐渐增大;负压产生后、返速逐渐降低;至达到动态压力平衡后、环空返速趋于稳定的过程。而环空返速降低的过程则存在顶替不充分甚至窜槽的风险,一旦窜槽形成,很难在后期顶替中得以弥补。固井施工过程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施工参数的基础上,主要应保持连续施工,目的同样是为减少钻井液静止时间,避免结构力形成,实现连续顶替,保证顶替效率。

9 质量情况

从固井质量测井结果来看,水平井段胶结良好占60.29%,胶结中等占34.28%,胶结不好占5.43%,较F116-2HF井质量有了大幅提高。

10 结论

与樊116-2井对比,本口井从改变泥浆的流变参数、加放扶正器提高套管串居中度、使用驱油型冲洗液与加重隔离液并增加前置液使用量3个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

1)通井初始时保持了泥浆性能的稳定,彻底循环洗井,保证了井眼的清洁、畅通,待泥浆性能稳定后降低泥浆的黏切,为套管的顺利入井提供保证,同时为下完套管后循环处理泥浆提供基础;下完套管后大排量循环洗井,循环正常后,固井施工前最后1-2周内尽量降低泥浆的黏切,以利于提高顶替效率;

2)根据后期压裂设计要求的射孔位置加放扶正器,加大了扶正器的用量,提高了套管串居中度;从电测质量图上看出,对应安放扶正器位置声幅固井质量较好,进而大斜度井段的声幅固井质量也得到了较好保证;

3)使用驱油型冲洗液,提高了界面胶结效果,加重隔离液进一步提高顶替效率,并增加前置液使用量,增加接触时间,有利于提高顶替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延伟. 固井过程中前置液对钻井液顶替作用.固井技术,2012,3:30-38.

[2]闫联国,周玉仓. 彭页HF-1页岩气井水平段固井技术. 石油钻探技术[J],2012,40(4):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