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问题解决的契机与实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问题解决的契机与实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是小学课程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出现以下现象:教学目标设置过于笼统、宽泛,问题解决目标要求可操作性不强;学生习惯于教师提出问题,自身问题解决的意识不强;围绕知识与技能层面的目标达成得多,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层面的目标无从下手,问题解决的策略不足;对“四能”培养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把握,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不足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能准确把握问题解决的契机,引导学生凭借自身努力实现问题的解决和能力的提升。

基于以上思考,本文立足学生问题解决的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空白和拐点,探究问题解决的契机与实现的可能,努力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触发问题

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他们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诱发和发展,往往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问题生成的情境,从而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从中得以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凭借数学自身的魅力来设置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有疑可问、有问可解。

例如,笔者在《圆的周长》的课前互动环节,设计了一个根据教师描述,学生动手画图的问题情境,作图要求从长方形三角形圆形,逐一组合而成,看似简单的动手画图却有别于以往的新课导入,当学生把画好的组合图与教师所提供的图示作比对时,教师并不急于宣布结论,而是用课件动态去除了其中的三角形,同时把长方形变成了正方形,接着开始动态演示两个人在赛跑,一个跑图中的圆形路线,另一个跑方形路线。学生专注着画面,当要求学生把画面上的一个人想象成教师,另一个人就是班上的一名同学时,学生开始兴奋,这又为圆的周长与直径二者之间的关系埋下伏笔。教师追问:“如果是他俩来赛跑,谁赢?这样公平吗?”跑的路线不一致,学生乐意从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有学生提出:“圆的周长比直径的3倍多一些,到底多多少呢?”学生思维处于“愤悱”状态,问题一触即发,纷纷提出了看法与见解,当学生质疑:“为什么是大约3?郾14倍?”此时学生的问题意识最强烈,也最容易抓住问题的实质。

二、精心筛选,重组问题

我们现行的教材,都是经过精心编写的,却难免有些内容偏离学生的实际,有些内容缺失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的载体,导致解决问题的表象不完整或不真实,因而影响教学效果。鉴于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酌情重组教学内容,在问题筛选与重组中帮助学生拉近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在新知与经验之间找准切入点,让学生收获问题解决的完美体验。

例如,《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教师在课前了解到学生通过预习很容易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可针对“为什么3的倍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问题,教材并没有编排“为什么”这一部分内容,只是采用了例举、归纳法得出结论,学生的好奇心显然无法获得满足。从这一学情出发,本课在教学预设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在原有教材基础上,精心融入了“为什么”的四个教学层次:第一层次观察分小棒,小棒从十位开始3根3根地分,恰好余1根,再把十位上余下的1根与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继续3根3根地分,发现最后还是剩1根,得出16不是3的倍数;第二层次,重点引导学生把分小棒的过程画一画、想一想,初步感知十位上是几,分小棒之后就会剩几根,从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第三层次学生脱离分小棒,独立大胆猜想,在想象中探求规律;第四层次综合考量前面三个层次的探究过程,消除认知上的障碍。整个过程逐层深入,既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问题解决的有效落实。

波利亚指出:“学习数学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善于解题。”正因为如此,本课大胆地对教材进行重组,从层层递进追根溯源,到抽丝剥茧明理解惑,这种回归思维原点探究的做法,让学生深刻感悟到数学的本质,体验到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三、把握关键,吃透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尝试、估算、归纳、类比、画图等活动发现一些规律,猜测某些结论,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平时的教学,我们虽有规律可循,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如果学习活动缺少了表象的凭借与支撑,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准备、有梯度地设计相应的活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反馈与矫正的环节。

例如,如何正确地理解并画出三角形的高,学生常见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忘记标注垂足;②分不清顶点和相对应的底边;③直角符号标在三角形的项点上;④直角边上的高斜着画;⑤画的高没有垂直,有些歪;⑥高透出了底边。为什么学生画高时常出现以上错误,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三角形“高”的含义没有理解透彻。因此我们可先利用三角形帮助学生找准顶点及相应的对边,来分散画高时的难点;接着出示“帮小蝌蚪找最短的回家路线”图,引导学生融入画垂线的方法尝试解决具体的“回家”问题,从中深入理解三角形高的内涵;接着教师示范画高的过程;最后通过一组诊断练习,突出画高的方法和几个注意点。这样安排,学生不仅能掌握画高的技巧,还能领悟利用类比、迁移等解决新问题的思想,这些都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四、迈向深刻,延伸问题

“知识技能”既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又是落实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目标的载体。现行《课程标准》要求在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引领学生从一个问题延伸到下一个问题,从一种方法迁移到另一种方法,使学生问题解决的程度逐步深刻。

例如,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第一课时,总觉得这样的课好上,学生对知识较易理解,新课无需做更多的挖掘与补充,总是迫不及待地教给学生求解平均数的方法,把重点放在了设计各种求平均数的题型来检验学生求解平均数情况,各种式题解答下来,师生自我感觉良好,所以对平均数的意义及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整节课教师只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常常面临这样的尴尬:一个1?郾5米高的学生过一条平均水深1?郾3米的河有危险吗?绝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没有危险。平均1?郾3米的河水与水深1?郾3米二者指向虽明显不同,学生的思考却只停留在表层上。显然,这一课时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平均数”比求解方法更为重要,而教师们却忽视了。因此,作为教师在核心问题上的引领,对学生构建数学问题与实践应用的深度是不可或缺的。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面临多种多样的困惑,此时教师要善于把握问题解决的契机,引领学生将契机转换为学习与探索的切入点,能力跃升的新平台,就能实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