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天峻县地质灾害类型\分布特征及防治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天峻县地质灾害类型\分布特征及防治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通过对天峻县地质灾害的详细调查,分析研究出地质灾害在空间分布、时间、地形地貌上的分布特征,提出针对性强,易操作的预防及治理的各项具体措施。

关键词: 天峻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318-020引言

天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南麓,县境中山峦重叠,地势高亢,海拔在3300~5828m,全县总体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形态上具明显的断块山脉与断陷盆地相间的特点,山脉走向受地质构造控制,总体山体呈北北西或东西向展布。

1地质环境背景

1.1 地形地貌

1.1.1 剥蚀构造中高山剥蚀构造中高山区内分布较广,主要有托莱南山、疏勒南山、大通山、哈拉湖南山、青海南山,相对高差500~1000m。古冰川及寒冻风化作用强烈,疏勒南山、沙果林那穆吉木岭有现代冰川覆盖。

1.1.2 剥蚀构造中低山主要分布在高山与平原过渡地带,相对高差200~400m。山顶较平缓,坡度一般大于30°左右,一般有坡、残积物覆盖。

1.2 平原地貌

1.2.1 山前冰水堆积台地:主要分布于哈拉湖南面、疏勒河、大通河、布哈河等河源地区,海拔4000—4500m,以堆积为主,地形略有起伏,起伏高度大于20-30m。

1.2.2 湖泊平原:主要分布在哈拉湖,面积超过100Km2,为湖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向湖心倾斜。

1.2.3 河谷冲洪积平原:分布于疏勒河、多索河、布哈河及其支流两侧地带。宽度在1-6km,地面较平坦,山前河谷区多呈“V”型,由于山区强烈抬升,在山口附近阶地发育。

2气象、水文

2.1 气象天峻县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具寒长暑短,四季不分明,无霜期短,日温差大,多风少雨,蒸发量大等特点。

2.2 水文县境内水系十分发育,主要有疏勒河流域、湟水河流域(黄河水系)、青海湖流域。

3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

3.1 地质构造根据1:100万《青海省构造图》,天峻县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处于秦祁昆(东昆仑、祁连、北秦岭)晚加里东期造山系(Ⅰ)祁连造山带(Ⅰ1)与青藏北特提斯(东特提斯北部)华里西-印支造山系(Ⅱ)宗务隆山华里西造山亚带的复合部位。

天峻县内为近东西走向的复式褶皱带、压性断裂带,同时有压扭性断裂与之斜交、张性断裂和它垂直。

3.2 新构造运动秦-昆系形成时期早、持续时间长、挽近活动明显,为青海省主要构造体系之一,新生代仍表现出强烈的活动性。区域内新构造运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大面积缓慢上升运动和差异性的断块活动,地貌上反差强烈,呈断陷盆地与高耸隆起的山岳相间分布景观。

4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基岩山区海拔高,岩石风化强烈,裂隙发育,地形坡降大,降水充沛,有利于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转化为地下水后,沿基岩裂隙顺坡降运移、径流,一部分以泉水方式排泄于沟谷,形成地表水,一部分以隐蔽方式补给松散岩类孔隙水。

丘陵区沟道切割强烈,冲沟发育,地下水接受基岩山区侧向补给及较多降水渗入补给,经过短暂径流,在沟谷处以泉的形式排泄于沟谷。

河谷区地下水,主要来源于河水渗漏补给、侧向径流补给,其次有大气降水入渗。

5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特征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主要表现在:(1)过度放牧、草地荒漠;(2)随意削坡、不合理开挖坡脚;(3)不合理的矿业开采行为;(4)冻土地区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6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6.1 地质灾害类型通过本次调查,天峻县境内地质灾害有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泥石流、冻土融沉五种类型。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6.2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根据本次调查成果,天峻县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新源镇、生格乡、阳康乡和苏里乡,具有强发育且集中的特点,其中阳康乡地质灾害点数占总数20.2%,苏里乡地质灾害点数占总数19.3%,生格乡地质灾害点占总数15.1%,而地质灾害不发育的是龙门乡、快尔玛乡和木里镇。

6.2.1 滑坡、崩塌的空间分布特征县境内崩塌在地域上主要集中分布在生格乡、织合玛乡、舟群乡和阳康乡地区,而在龙门、快尔玛乡和江河镇等地不发育,一般分布在境内南部中低山区,地形上山高沟深,构造复杂,崩塌较为发育(见表1、表2)。

6.2.2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县境内泥石流具有分布广且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于苏里乡、阳康乡及新源镇,一般形成区位于支沟下游,流通区流程短、地形坡降大,堆积区一般位于支沟沟口,多数影响国道、县乡级公路(见表3)。

6.3地质灾害在时间上分布规律

6.3.1 滑坡、崩塌在时间上的分布特征据调查统计,调查区滑坡、崩塌灾害发生的时间和降水集中月份基本一致,略为滞后。

6.3.2 泥石流在时间上的分布特征泥石流灾害年内分布与降水密切相关,与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相似,主要集中在暴雨季节(5—9月)和强降雨时段(见图2)。

6.4 地质灾害在地形地貌上的分布规律据调查资料,县境内滑坡、崩塌及不稳定斜坡一般发育在陡崖、陡坡地段,且前缘临空受水流侧蚀坡脚或人工修建公路等开挖坡脚,形成地形坡度一般为45°—60°,尤其是凹型坡和顺向坡易发生滑坡、崩塌。据统计:滑坡、崩塌原始斜坡坡度大于60°(陡崖)的23个,30—60°(陡坡)的24个,10—30°(缓坡)的2个(见图3)。

6.5 地质灾害在地层岩性上的分布规律境内滑坡的发生与地层岩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岩性决定了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力学强度和水理性质是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主要指标,岩性软弱、力学强度低,易受水浸润软化的土体和泥岩容易发生滑坡,区内青藏铁路两滑坡即是如此。

7防治措施

7.1 基本形成全县有关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的法规、规章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的管理运行体制;全面展开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全面提高。

7.2 健全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地质环境管理机构;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的管理职能。

7.3 基本形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治理威胁城镇、居民和重要交通、工程设施的重要地质灾害点;迁移或妥善安置危险区的村庄及居民;全面加强县、乡、村各级政府对地质灾害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7.4 全面的监控和有效的治理县域内地质灾害体;使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大幅度降低;地质环境保护与地方社会经济得到同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天峻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2008.

[2]全国重大自然灾害调研组,自然灾害与减灾600问,地震出版社,1990.

[3]地质灾害勘查指导,地质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