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百年港币话沧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百年港币话沧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张一百多年前发行的港币壹元纸币,在前不久香港一个钱币拍卖会上以86.25万港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香港钱币拍卖的最高纪录。有关资料显示,这也许是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一张纸币。这张纸币是由汇丰银行的前身“香港上海汇理银行”于1872年10月发行的,纸币边已经发毛,呈灰黄色。编号为“0001”,相信是汇丰银行发行的第一张壹元纸币。

香港自184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其货币在短短的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中,历经沧桑,在世界各国货币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纸币:从“皇宣徽号”到“欣欣向荣”

有人说,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后,就开始发行了港币,实际上并非如此。当时香港流通的货币,主要是清朝的铜钱、银锭、碎银,以及西班牙银元(即“本洋”)与墨西哥元(即“鹰洋”,因铸有鹰的图案而得名)等;唯一称得上与英国有点关系的货币,只是卢比银洋。当时这些不同的货币都在香港市面上流通,互相换算十分复杂,给人们造成极大的不便。

1845年4月香港开始有银行。当时法国东藩汇理银行香港分行正式开业,并发行了面额共5.6万元的钞票,这是香港纸币发行之始。这些纸币五花八门,均印有英国皇室徽号,带有浓郁的殖民地色彩。东藩汇理银行香港分行,1857年得到政府承认,发行钞票至1884年倒闭为止。

到1865年,香港已有五家银行的钞票得到政府认可,除以上的东藩汇理银行,另外4家在港发钞银行是:

印度伦顿中国三处汇理银行:1853年成立,1857年得英女皇特许状,成为发钞银行之一,1892年该行放弃特许权,1912年恢复发钞。1958年将中文名称简化为“有利银行”。1959年被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收购,其发行法定货币的权力亦逐步为香港上海汇丰所接收。

印度新金山中国汇理银行:1853年在香港成立,是伦敦总行的分行。1862年在香港发行钞票,1911年中文名改为“印度新金山中国渣打银行”,1985年1月1日在港的渣打银行正式易名为“香港渣打银行”,至今仍是香港的发钞银行。

香港上海汇理银行:由一群代表香港外商的商人创办,于1865年3月开始以“有限公司”的形式经营,4月开始发钞,8月获得政府承认。1872年得港督特许发行壹元面额的钞票,至1935年。

呵加喇与马士打文银行:1862年始创,初名为“呵加刺汇理银行”。1865年改名并获得政府认可,1866年倒闭。

另外还有两家值得介绍的银行,一家是香港中华汇理银行,该行于1891年开始营业,是香港第一家华资银行。1891年发行5元及10元面额的钞票,后因政府于1895年3月通过“银行纸币发行法案”而停止发钞。再有一家就是众所周知的香港汇丰银行,于1865年成立,原是一家小型银行,后不断发展为香港最具实力的银行,相当一段时间起着中央银行的作用,曾于1872年至1935年发行壹元钞票。1977年,首次发行面额1000元的钞票,并于1985年1月1日发行一整套香港法定钞票(面值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和1000元)。

1935年,香港政府下令取消外币在香港的合法地位,宣布香港上海汇丰银行、香港有利银行、印度新金山中国汇理银行发行的钞票为唯一流通的纸币,香港的货币制度进入健全的阶段。

1941年12月,日寇占据香港,强迫港人用金银珠宝及港币兑换毫无本金的“大日本军票”,套取港民的财产及物资,使众多的商店、工厂倒闭,居民倾家荡产。直到今日尚有五亿多元军票在港民手中。1945年8月,光复后的香港才得以继续使用港币。

早期在香港发行的钞票设计简单,大都采用期票的格式,银行的徽号或纹章没有防假冒的措施,很容易被伪造。到了20世纪,钞票的设计已较为复杂,图案多系反映香港的生活及西方传奇神话人物,钞票的设计有防伪水印。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开始在纸币中夹上金属线,并采用电脑分色等现代化技术,使港币难以伪造。虽然如此,伪造港币至今仍未能杜绝。最近20年,香港钞票运用世界最先进的防伪方法设计、印刷,若想假冒已相当困难。

香港回归前夕,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于1993年1月1日起发行新的货币,新的货币取消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殖民地标志。中国政府为稳定香港经济,促进香港的平稳过渡,决定由中国银行于1994年5月1日发行港币。中国银行发行的港币面值为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五种。钞票图案的正面以中银大厦、中国银行行标及花卉为主题;背面是香港风貌的大幅图画。正、背面均可透视石狮子水印图影。钞票构图的中心意念是“欣欣向荣”,而各种面额钞票的颜色,与香港汇丰银行、香港渣打银行的基本相似,以方便流通。

硬币:从“女王肖像”到“紫荆花”

香港的硬币在1863年9月16日才铸造面世,当时由英国伦敦皇家造币厂铸造了一批刻有“香港”字样的硬币,币面上铸有一只双手捧地球的雄狮,象征“大英帝国称霸全球”,币值有1毫银币和1仙及1文的青铜币。币值计算为1毫等于10仙,1仙等于10文。1文是香港货币史上最小的货币计算单位。但真正由香港自己铸造的硬币,则是在此3年后的1866年5月7日,耗资约40万银元的香港造币厂开张营业,开始铸造面额1元、半元、2毫、1毫及5仙的银币。

在此后的百余年中,香港铸造了种类繁多的硬币。这些香港硬币大都铸有当时英国君主肖像,其中以维多利亚女王及伊利莎白二世头像最为常见。从1994年起,香港政府在铸造硬币时已不再使用“女王肖像”、“称霸全球雄狮”这种带殖民统治者色彩的图案了,而是以“紫荆花”图案取代之,目前,“紫荆花”图案的香港硬币有壹毫、贰毫、伍毫、壹元、贰元、伍元、拾元共七种面额。

香港回归祖国10多年了,在“女王肖像”硬币尚未真正绝迹之前,抓紧机会收藏几套以作为历史见证物,是一定意义的。

香港的硬币种类繁多,不下数百款。某些品种因发行量少或战乱、回收、损毁等原因,存世量甚少,现已成为珍品,比如1905年的一毫银币、1941年的一仙铜币、1964年的五仙铜币以及1980年的一毫铜币等。这些稀有品种在海外市场的价格高达数百元、数千元乃至数万元,加上搜觅殊不容易,一般人是较难沾上边的。

对香港硬币感兴趣的收藏者,不妨转向那些大众化的品种,作中长线投资,说不定将来能获得高回报。有两类币种是值得留意的:

一类是1981年―1993年发行的金属辅币(一毫币为主)。1990年起,香港政府就有意减少“女王肖像”硬币的发行量,并从1993年起,港英政府对有英女王头像的流通硬币进行回收,现已收回数亿枚,可以预言,今后的回收量将不断加大,某些品种的存世量可能变得稀少,因而有收藏价值。此类硬币中,以1984年的一毫币流通量最小,其铸造量只有3001.6万枚,而1980年一毫币的铸造量也只有2400万枚。

另一类值得注意的是密尔(MIL)币,这是香港最早的钱币之一,是面值最小的币种(10密尔=1仙),于1883年―1886年发行流通,现在币市上见到的大都是1884年发行的。该币材质好,既有中国古钱币的结构特点,又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因而深受欧美集币者的喜爱,在国际市场上,这种品相好的硬币价格常超过10美元,但在粤港市场上,价格却偏低。此币过去在广东沿海城镇较常见,近年因不断流向海外,已日渐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