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乌蛇败毒汤治疗25例荨麻疹及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乌蛇败毒汤治疗25例荨麻疹及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荨麻疹、湿疹是现代医学名词,属于现代医学过敏性疾病的范畴。原因复杂,且有屡次复发的特点。有些中医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在根治或抑制其复发率上还是不令人满意,难以控制其复发。这是目前医学界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为此本人曾经翻阅了很多书籍,终于在《本草纲目》上找到乌蛇、白花蛇、蝉蜕对这种疾病疗效的记载。拟乌蛇败毒汤为主方,并结合临床辨证加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没有复发病例。

【关键词】乌蛇败毒汤;荨麻疹;慢性湿疹临床疗效

1概说

荨麻疹,中医称之为“瘾疹”,俗名“鬼饭疙疸”。以患者突然感觉皮肤瘙痒,或发冷发烧。搔之该部即有充血,浮肿。皮肤表面稍有隆起,浮肿界限明显,有手指大、掌大或更肿大。颜色为淡红色或白色,周围有红晕。遂搔遂起,很快蔓及全身。形状圆形或椭圆形,或互相融合呈各种形状。医宗金鉴云:“隐疹……初起皮肤作痒,次则发为扁平疙疸,形如豆瓣,堆累成片。”皮肤及性病学云:“荨麻疹,皮肤徒感瘙痒,随搔抓而充血,旋起浮肿……此等皮疹发于身体各处,……有图画状,蛇行状……等名。”

湿疹,急性湿疹初起有红斑及轻度浮肿,次则形成粟粒大或更大之结节,以后则出现水泡。炎症达一定程度伴有发烧呈湿润状态,由水泡化为脓疱,继则结成黄色痂皮,终则形成鳞屑,修补表面而恢复正常。慢性湿疹则无急性湿疹定型经过。炎症持续日久,故皮肤肥厚。干燥,有时发生裂伤。一般湿疹均有剧烈的瘙痒,尤其是在夜间被中温暖瘙痒更甚,有时妨碍睡眠。医宗金鉴血风疮篇云:“血风疮形如粟米,瘙痒无度,抓破时津脂水成片,令人烦躁,口渴瘙痒,日轻夜重。”粟疮篇云:“粟疮形如粟,其色红,搔之愈痒久而不瘥,消耗血液,肤如蛇皮。”湿疹是多种多样的,发生部位也不一致,如头部、颜面、、脐、、,关节屈折部及手足等处。乳儿常在头部、耳、额、颊部多见。[1]

其成因多由于汗出当风,或风湿相搏,日久可出现湿郁化热或血虚风燥,[2]临床根据患者表现或病因不难做出诊断,但应该注意与疥疮和风疹的鉴别。治疗宜祛风除湿,养血活血清热为主。

2治疗

2.1对荨麻疹的治疗我们都采用内服药——乌蛇败毒散加减治疗,服法和一般中药汤剂一样,即一付药煎两次,吃两次,早晚服用,温服取汗,目的是使毒从汗解。药物组成:乌蛇,蝉蜕,防风,荆芥,白芷,赤芍,黄芩,黄连,柴胡,当归,甘草共十一味。为治疗荨麻疹,慢性湿疹的内服药主方,在加减上主要根据症状,如高热、毒盛者重用黄芩、黄连、赤芍,并加银花、野;瘙痒不止者加苦参、地肤子、白鲜皮;便秘者加大黄、芒硝;腹痛者加川楝子,元胡;遇风即起者加玉屏风散,牡蛎,麻黄根;遇寒起者加附子,桂枝;遇热起者加竹叶,芦根,石膏,花粉。由于其他疾患而合并荨麻疹者,先治疗其主病,待主病渐愈后再酌用乌蛇败毒汤或加减用之,我们治疗一名蜂窝组织炎合并荨麻疹的患者即是这样治愈的。

2.2慢性湿疹的治疗我们对慢性湿疹的治疗方法是多样的,如内服药,外敷药,外洗药等。

2.2.1内服药与荨麻疹同,根据症状可以增减。

2.2.2外敷药雄黄,半夏各等分共研细面,用醋调之,浓度如米汤状,严密敷盖患处,药干再敷,如是者日三四遍或更多。湿疹生于毛发者事先剪掉毛发,用洗药洗之再敷药更效。颜面湿疹,注意不可将药入目,否则损目。

2.2.3洗药百部30g蛇床子15g苦参15g白蒺藜15g水煎并加酒适量,温洗,日3次,每次15-20分钟。

3典型病例

3.1荨麻疹病例

例一:宋XX,男性,59岁,农民。

主诉:颈部生疮,身上起疙瘩,特别刺痒。

现病史:项后生疮已五天,肿,痛。皮肤起疙瘩已有六、七年的病史。每次发作突然,多在热炕睡眠时出现,每次发作持续七、八天。疙瘩大小不等,越搔越起,特别刺痒,夜间更重,很快蔓及全身。伴有烦渴,高热,大便秘结,小便赤。消退时不留任何瘢痕。

检查所见:项后枕骨下端有鸡卵大小一个痈肿,红肿高大,顶尖含有少量黄白色脓汁。项部及全身各处均有指头大、掌大的片状疙瘩。有的融集成群。皮肤轻度浮肿,界限分明。呈淡红色之浮肿斑点。“划痕症”阳性。脉象:浮数有力。舌红苔黄燥。

处置:乌蛇败毒汤加减治之。乌蛇9g,蝉蜕12g,荆芥12g,防风9g,当归15g,黄芩12g,双花一两15g,公英15g,地丁15g,赤芍12g,大黄9g,乳香、没药各12g,甘草6g,元胡9g。五剂,水煎服,渣再煎,早晚食后服之。首次取汗。次第六日复诊时患者自述,在服药当夜即觉身上疙瘩不在续起,刺痒大减,早期身上疙瘩全部消失。痈肿疼痛大减,自述比用吗啡还止痛。

检查所见:皮肤疙瘩全部消失,没有任何瘢痕。项部痈肿大有缩小,并呈软化状态,脓汁亦多。诊其脉象:弦而有力。处以原方连服三剂诸症告愈。唯痈肿化脓尚未愈合,贴一独角膏药经数日而愈。通过访视,六年的荨麻疹至今未发。

3.2慢性湿疹病例

例一:铁X,男,一岁。

主诉:(其母代述)患儿头部生湿疹,刺痒,不眠。

现病史:小儿头部生疮已8个月之久。初起在头部毛发处密生小丘疹,刺痒,搔破出黄水,结痂。严重时患儿乱搔,哭叫不眠,非敲打头部患儿不能睡眠。饮食欠佳,大便干燥,三日一行。经过各大医院皮肤科及中医治疗均未收效。

检查所见:患儿头部毛发处均有湿疹丛生,有的结痂如糠皮状,有的呈淡红粟粒状丘疹,延及项部。

脉象:浮缓。

处置:①内服乌蛇败毒汤加减:乌蛇3g,荆芥6g,防风6g,黄芩6g,黄连5g,赤芍9g,归尾9g,甘草3g,柴胡6g,大黄五分。四剂,水煎服,渣再煎,濒濒饮之,盖被取微汗。嘱其紧避风寒。②外用药雄黄半夏散:雄黄,半夏各6g共为细面,用醋调之敷患处。药干再敷,厚则用温水洗去再敷。一周后来诊,其母代述患儿自服药和敷药之后,即能稳稳熟睡一夜,并未哭叫。同时病儿亦不用手乱搔,服药之后没有不良反应,只有嗜睡现象。

检查所见:头部湿疹屑状结痂已有脱皮表现。散在的丘疹已现干枯。诊其脉象同前没有异常变化。

处置:原方三付,服法同前。外用雄黄半夏散一付,用法如前。待五日之后其母来诊,讯其患儿之疾,诸症消退,已告痊愈。

例二:周X,男,48岁。

主诉:头皮生疮。

现病史:2008年始得,全头部毛发处生小疙瘩,瘙痒。搔破出黄水,结痂脱屑。严重时头皮浮肿。由于本病特别刺痒,高发不能留已经三年。曾经北京、承德、呼和浩特和当地等医院治疗,均未收效。

检查所见:头部毛发处均有淡红色的丘疹,散生毛发根间,有的结痂鳞屑状脱皮。有的,渗出黄水。胡须处亦现丘疹。诊其脉象:沉缓无力。

处置:以乌蛇败毒汤加减为主。乌蛇9g,荆芥15g,防风9g,白芷9g,当归12g,川芎10g,柴胡9g,黄芩9g,连翘9g,赤芍9g,蝉蜕12g,苦参6g,甘草6g,水煎服,渣再煎。首次取汗。连服六剂。

一周后来诊:自述服药显著见效,服药后头皮没有刺痒。但在服第一剂时眉间及下颌部刺痒起小丘疹,服第二剂刺痒减轻,丘疹减退。诊其脉象如前。处置续以原方六剂,服法同前,不取汗。外用苦参、百部等药煎水洗患处,日三次,每次20分钟。

半月后来复诊:自述服药期间湿疹大部痊愈。从前头皮刺痒不能留高发,现在已将高发留起。但头部还有一二处起小疙瘩,轻度刺痒,要求根治。

检查所见:头皮屑状结痂已不再见,仅有一二处如核桃大小的局部有散在性的丘疹,无结痂出黄水的表现,高发已长二寸多长。诊其脉象如前。处置:内服乌蛇败毒汤,外用苦参百部水洗之。嘱其连续进药一月,并配合外洗药,以利根治。用药期间嘱患者宜饮食清淡,生活规律,畅情志,勿过劳。后经随访一年,患者病情已愈,没有复发。

4分析

祖国医学认为气候的骤变,饮食失节,起居无常,精神刺激等因素均可影响身体健康。《内经·生气通天论》曰:“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金匮要略》曰:“风气相搏必成瘾疹,身体为痒”。巢氏病源风瘙身体瘾疹候曰:“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痒瘾疹。”而现代医学则从引发本病的病因来谈。主要外因有:“吸入外界的花粉、动物毛发、粉尘等,或摄入某些乳制品、蛋类、鱼虾、香料、蔬菜、水果等引发,或接触某些化妆品、日用品等引发。也有受日光、冷热等刺激而引起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内因则与某些细菌、霉菌、寄生虫的蛋白有关。[3]乌蛇败毒汤的整体功效有杀虫制菌,解毒,清热,祛风解表散寒,养血活血之功。在药味的配备上,以乌蛇之祛风止痒杀虫治疥廯,佐黄芩、黄连之解毒清热除湿,用白芷、蝉蜕脱敏止痒,配当归、赤芍之养血和血散滞,借荆芥、防风、柴胡之宣散风邪解表,用甘草之甘缓协调诸药,通行十二经络,使药效尽达于百骸腠理之间。在服药头煎时取以微汗,力求毒从汗解。不得汗者加桂枝、生姜以助药力,并酌情温服热稀粥,必要时加盖衣被以取汗。但要注意避风寒。这是治疗荨麻疹、湿疹的用药目的。用乌蛇败毒汤治疗荨麻疹、湿疹的关键是必须取汗,否则效果不著。取汗程度要津津微似汗出,而不能令如水流漓。服头煎取汗后,二煎即不必再汗。如汗出不彻可酌情再汗,但要防止汗多亡阳。体虚不能出汗者,可加党参或人参以助阳气使之汗出,且能防止虚脱。乌蛇内服没有中毒和副作用现象,但由于个体差异不同,有的患者使用后感自觉不适,临床运用时要注意分析,避免不良反应发生。雄黄半夏散的主要作用是有杀菌止痒燥湿之功,佐陈醋可消炎散瘀解毒。用时调为米汤之状,且有润肤作用。二味借醋之润,使燥湿止痒之效更速。因此湿疹之瘙痒顿止,炎症得以消除。百部草等外洗药外用有杀虫止痒之功,配加的白酒又起到温通经络、活血散瘀的作用。因此内外合治,通过临床观察疗效是满意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皮肤病》.赵炳南.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P102页.

[2]《实用中医临床学》.刘渡舟.1995年.长春出版社,P527页.

[3]《实用皮肤病诊疗全书》.梁勇才.1996年.学苑出版社,P5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