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老人猝然倒地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老人猝然倒地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方邦江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诊科主任,卫生部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中医急诊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擅长中风病、甲状腺病、慢阻肺、脑复苏等临床疑难危急重症诊疗。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下午

2014年1月下旬的一个下午,我院门诊大厅出现了惊险一幕。一位周姓老人在等候取药时突然倒地不起,呼之不应。当时我正在专家门诊坐诊,闻讯飞速赶到病人身边,发现病人口唇、四肢青紫,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我立即对病人开放气道、取出假牙、松开衣领皮带、放置平地,就地俯身开始心肺复苏。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也迅速携带抢救设备赶到现场,紧急进行气管插管和高级心肺复苏。在大家齐心协力的抢救之下,约15分钟后,周老伯意识、心跳逐渐恢复,随即被转入监护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经一周治疗,周老伯康复出院,未留下任何后遗症。

回顾整个抢救过程,我们在庆幸周老伯死里逃生的同时,更应注意到从发现病人倒地失去意识到开展心肺复苏抢救,整个过程不超过2分钟。

一般来说,猝死发生后的前4~6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时间,一旦超过这个时间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死亡。脑死亡了,即便心脏恢复了跳动,人也无法清醒。因此,如果身边有人突然倒地不醒人事,一定要尽早为其做心肺复苏。“救”与“不救”,“早救”与“晚救”,这其中区别非常之大。

周老伯这次能够复苏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抢救的即时性,再加之是在医院,抢救措施更加专业和完善,因为标准的心肺复苏技术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抢救率。所以说,周老伯的这次“死里逃生”真是集了天时地利人和,是不幸中的万幸。

“猝死”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最常见的还是因为心血管问题引起的心源性猝死,其一般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 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无论患者有无心脏病史, 死亡的时间和形式不能预料。它约占猝死事件的80%。死者生前心脏或多或少都是有问题的,有些是先天性的,有些是后天获得的,只是症状不明显,平时没有觉察出来,自己也不知道而已。

心脏猝死80%都发生在院外,所以院外急救显得至关重要。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像周老伯那般幸运。因此,让更多的非医务人员掌握正规的心肺复苏技术,使社会大众能够开展现场急救,对提高心源性猝死院外抢救的成功率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没有经过正规心肺复苏的非专业人士来说,可以记住“迅速、就地、准确、坚持”的八字原则,即迅速展开心肺复苏,坚持就地救护,准确运用急救法。

一般来说,猝死的复苏成功率非常低,但可进行相关的急救干预,社会上应普及急救知识,对普通百姓进行心肺复苏技能的培训,提倡全民参与,特别是警察、教师、消防队员、保安及公共服务人员。

我们可以用“叫叫CABD”来概括心肺复苏的程序,即:“叫”病人――评估意识,观察病人的反应,判断是否有无呼吸;“叫”120求救;Circulation――胸外按压维持循环;Airway――开放气道;Breathing――人工呼吸;Defibrillation――早期除颤。

我们也可以记住以下的口诀:清口捏鼻手抬颌,深吸缓吹口对紧;张口困难改吹鼻,五秒一次坚持吹;掌根下压不冲击,突然放松手不离;手腕略弯压一寸,一秒两次较适宜。如果有人猝然倒地,即使他没周老伯那么幸运正身处医院,即使身边的人也没学过、不会标准的复苏技术,只要按照以上的步骤和方法,就地开展抢救,就有可能挽回一条生命。

起步中的街头急救“卫士”――除颤仪

到美国、日本等国家旅游过的读者可能会发现,那里的公众场所墙上安装有很多标有“AED”字样的盒子。它们就是上述急救口诀里最后一条“早期除颤”所使用的仪器-----体外自动体外自动除颤仪。

美国心脏学会曾公布过一项报告:如果公共场所配有除颤器,且现场有受过训练的会使用除颤器的非专业医务人员,心跳骤停后复苏的成功率是不具备这些条件的两倍。

AED(体外自动除颤仪)在美国早已普及,日本政府也以立法的形式推动AED的普及。日本是心脏除颤器设置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公共场所几乎每步行3分钟,便可找到一台。美国要求人群出入众多的场所(特别是机场、购物中心、赌场、游乐场等)在醒目处悬挂AED。在每一辆警车上都配备AED,要求911的警察和消防员熟练掌握,并在电视等媒体向民众广泛普及。据统计,美国警察使用AED存活率为58%,而急救医师只为43%。原因就是警察比医生更快达到现场。

《2010年ECC及CPR治疗建议国际会议共识》中指出“在院前急救AED流程中,1分钟内使用第1次的成功率可达94%”。充分肯定了AED对于挽救生命的重要性。

在中国,AED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目前还没有现行的法律法规去监管AED的使用、拥有及销售。2007年2月,北京首都机场候机厅等处安装了AED,标志着PDA(公共电除颤项目)计划在我国正式启动。目前,AED在我国公共场所的应用还很有限,鉴于AED在体育竞技比赛中的重要性,北京、广州、上海的奥运场馆都安装了AED。上海地铁站则在全国率先安装了AED。我国已将AED列入公共场所必须配备的抢救设备目录中,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的人学习、操作它们,将有更多的人籍此“死里逃生”。

北京机场安装的AED体外自动除颤

北京机场使用的AED体外自动除颤仪

上海体育馆地铁站使用的AED体外自动除颤仪

AED需操作的只有3个按钮和2个一次性粘贴电极。打开绿色电源开关,会有文字显示和语音提示。使患者仰面平躺,正确粘贴电极(“A”电极在左胸前壁覆盖心尖,“S”电极在右肩胛下区或右锁骨下胸骨右缘),开启除颤仪、按黄色分析按钮,仪器将提示“正在分析”并显示分析结果。显示“建议除颤”,则按压红色电击按钮进行除颤,此时操作人员需避免与病人身体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