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英语教学中模糊性语言的表现和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英语教学中模糊性语言的表现和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模糊性语言在课堂教学和交际中大量地被使用。了解模糊性语言,有利于培养并不断提高人们独立释义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本文从英语教学的角度,简单分析了模糊性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表现和作用。

【关键词】模糊语言;英语教学;表现作用

1. 引言 “模糊”理论,最初由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学控制论专家查德(L A Zedeh)教授于1965年在《信息和控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模糊集》的文章中提出来的。他指出,在现实物质世界中所遇到的客体,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但人的认识能力有一定的模糊特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大致地把握它们。这种模糊性是普遍、绝对的。由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抽象思维都通过语言来表达,所以模糊性也就不可分离地存在于自然语言中。1979年,伍铁平先生将模糊理论引入我国,其丰富的语义内容和语用功能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将进一步讨论英语教学中模糊性语言的表现和作用。

2. 英语教学中模糊性语言的主要表现

2.1 词义模糊

英国语言学家肯普森 (R.M.Kempson)1977年在他的《语义理论》一书的第八章中提出词义的含混主要有三种类型:

指称关系方面的语义含混

有些词语尽管词汇意义比较明确,但在与其所指的具体对象相联系时却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例如,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很难在city和town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两者的边缘语域范围界限不清,其他类似的例子还有hill和mountain等。

因词语的意义缺乏专指性而造成的语义模糊

有些词语的词汇意义比较清楚,但其宽泛的词义往往给我们带来语义含混。如neighbor一词在被提及时可以有明确的所指,但这个词本身并不能提供关于邻居的更多信息。同样在英语中表程度的形容词和副词也都是模糊词,如beautiful, hot, Tall, cold, deep等。还有night,evening等名词,也都是相对模糊的概念。

词义不确定造成的语义模糊

属于此类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带有所有格的结构,如Mary’s book可指玛丽读的书、写的书、拥有的书等。又如 I saw him at the bank.这句话可能产生以下几种意思:或者是“he was cashing a check at the money bank”,或者是”I saw him fishing at the river bank”,甚至可能是“he was giving some blood at the blood bank”。

例如,英语词组take in有“收留”“欺骗”等意思。如果Margaret was taken in by John一句无任何理解上的暗示或线索,那么便会有两种不同的意思。

2.2 语音语调的模糊

语音语调的模糊也称跨语音,跨语调歧义,多半出现在口语中。音系方面的歧义可由同音异义词、音渡、重音等因素造成,如英语中的flower和flour, a sewing machine和a sowing machine同属此类现象。

音渡指两个切分音位之间的界限,帮助听话人切分语流、识别意义,但讲话快时很难分清是否有音渡存在。如a name和an aim, a nice box 和an ice box听起来都是一样的,但实际意义不同。当重音落在不同词语上时,意义也会随之改变。如Sam beat Tony.重音在beat上时,意为Sam has beaten Tony. 重音在Sam上时,意为it was Sam who beat Tony. 重音在上Tony时,意为It was Tony who was beaten by Sam.

2.3 话语意义的模糊

第一、词素或语素的粘接次序先后不一而带来歧义,如a married man or woman中married 可能只修饰man,也可能既修饰man又修饰woman。另外,一个句子中的否定词对哪一部分进行否定也会对句子产生不同的理解。如He didn’t leave home because he was afraid of his wife.可以有两种解释:a)他没有离家出走因为他是妻管严。b)他离家出走并不是因为他是妻管严。第二、表层结构虽然相同但深层结构却相互迥异从而导致歧义。如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这句话由于转换前的深层结构各异,可表示两种意思。一是正在飞行的飞机可能对人构成危险;二是驾驶飞机的危险性可能很大。

2.4 语篇的模糊

这是语言模糊性的最大体现。如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雷特》主人公Hamlet的独白“To be, or not to be ”,是模糊语言的典范。哈姆雷特由憧憬未来而突遭变故,父死母嫁,人情淡薄,邪恶嚣张,怎能不产生“To be, or not to be ”的困惑和选择。对莎士比亚的这一名句,朱生豪先生理解为“生存还是毁灭”,梁实秋先生理解为“死后存在还是不存在”,而《朗曼英国文学考试指南》却解释为”it is better to submit and live , or fight and die?上述各家见解均在生与死,而如果这句话用于不同的场合,那也许是“干还是不干”,“是打,还是和”“谁胜谁负”,由此看来,模糊语言储存的信息量是无限的,开放的。

3. 英语教学中模糊性语言的作用

3.1 模糊教育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看待语言教学中的模糊现象

在教学中,老师往往习惯给学生灌输一些所谓准确的语法规范的解释,但在实际运用时,几乎所有的语法规范和解释都有例外。这种“例外”,恰恰说明了模糊语言的普遍存在,要更好地解决这种意外难题,就必须用模糊语言理论来指导教学,教师要增强相关方面的能力,结合语言环境,灵活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才能使疑问更准确和得体。

如 A: Someone is knocking the door

B: The milk is going to boiling.

A: That’s all right

这三句话都没有表现出和各自的想法,但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其信息,使所反应的内容既符合客观事实,又有效地表达说话人的感情,使语言有声有色。

3.2 模糊语言理论可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

模糊语言含蓄生动,且具有模糊性,委婉性,暗示性及灵活性。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能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艺术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厄尔曼所说,“模糊语言有时候看来是一种障碍,但在有些情形之下却是一个优点。比如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表现:

用I will give you about 5 minutes to discuss the topic,在课堂任务的布置上留有余地; 用Most of the students behaved well in the dictation, only three …I would suggest that you practice more after class来进行委婉的批评;用if I were you ,I will say it in this way来提出建议。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种模糊语言的应用策略,从而运用恰当的模糊语言回应或主动与老师交流,使师生交流更加生动,活泼,轻松,得体,更具实效。让教与学在默契中同时得以促进。

3.3 模糊语言可以产生广阔的想象空间

模糊语言的而运用可用一语双关和多义扩大语言内涵,增大表达量,使思想感情的表达产生微妙的想象效果。

“but what for?” I asked .

“wandering with intent to commit an arrestable offence.” He said.

“what offence?” I asked.

“theft”he said .

“theft for what?”

“milk bottles”

“oh”

此处oh 的语用意义也很模糊,赋予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what does the speaker imply she he utters “oh”?充分发挥想象后也许可理解为surprise,not care, fearlessness, astonishment, self-confidence, braveness, laughing at the police, pretence of being guilty, calmness.等,最后读完全文,才知pretence of being guilty为最佳选择。

3,4 运用模糊语言可使表达更简洁

无论哪种语言都应该言简意赅,如一首短诗

The deer

Under the pines and hemlocks

So thick the needles lie

You scarcely hear

The shy , dun deer

With its young go softly by

…究竟是原作者用softly来暗示松针满地,又厚又软,以至于鹿群踩过,悄无声息呢?还是因为鹿生性胆怯(shy)而小心翼翼,四蹄落地无声呢?原作者仅用寥寥数语(thick,shy,softly),使读者对这种可此可彼的情形细细咀嚼,耐人寻味。

4. 结语 综上所述,模糊作为语言固有的一种属性,它在词义,语音语调,话语意义和语篇中的表现,是语言模糊性的客观体现。模糊语言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语言本质和语言运用的认识,丰富了语言教学和交际的内涵。正如著名语言学家布鲁姆菲尔德所说:“语言中模糊词和句的存在使语言更加富有表达力,……语言中词或句模糊性的充分意义,恰当的把握和得体的运用,是语言能力必不可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伍铁平 模糊语言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杨信彰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m],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董亚芬 大学英语[m]修订版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