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融资巨人与融券侏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融资巨人与融券侏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融资融券,迅猛发展。

2010年3月31日,融资融券业务正式开通,当年底,两融余额仅为128亿元。2013年,这个数字爆发至3465亿元。2014年以来,融资融券余额进一步膨胀,9月23日一举突破6000亿元大关。截至10月17日,沪深两市的融资融券余额为6734.54亿元,再次创下历史新高。短短四年之内,从128亿元跃升至6000亿元以上,两融业务的发展,着实令人惊叹。

两融业务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活跃了市场氛围,成飞集成(002190)、景兴纸业(002067)、鹏欣资源(600490)等大批牛股和妖股的背后,都出现了融资资金的活跃身影。不过,令人尴尬的是,作为两融业务的一体两翼,融资与融券之间却落差极大:融资业务犹如巨人,日新月异,步步登高;而融券业务则如同侏儒,增长缓慢,步履维艰。

以9月份为例。9月末,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交易余额为6111.309亿元,相对于8月末的5237.0526亿元增幅16.69%,其中融资余额为6074.1067亿,融券余额为37.2亿,融资占比高达99.39%,融券业务占比仅为0.61%。37.2亿元与6074.1亿元的鲜明对比表明,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券源问题,那么融券业务最终只能沦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笔者认为,监管部门应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放宽转融券限制,鼓励券商、证金公司等市场主体,在法定范围内积极开展转融券业务,从而为融资融券的平衡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我国实行了严苛的金融管制,由此导致券商、证金公司、公募基金等市场主体,只能在监管部门制定的红线内,戴着镣铐进行微创新。我们看到,正是由于监管部门的开明推动,融资业务才得以飞速发展。

2013年3月份,监管层发文,取消了融资融券客户50万元资金门槛的窗口指导,由券商依据市场情况及风险承受能力等自主决定。沪深交易所更是多次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范围。前不久,上交所与深交所还分别下发《关于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范围的通知》,自9月22日起融资融券标的进行第四次扩容,共增加205只标的股,总数达900只,其中包括不少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次次扩容后,两融标的个股数量已经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量的1/3,流通市值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80%。

不过,对于转融券的限制,监管部门则显得太过谨慎,迟迟不肯全面放松对券源的限制。

直到2013年2月22日,证金公司才宣布,将于2月28日启动转融券业务试点,而且试点初期转融券标的仅为90只股票。此后,经过两轮转融券扩围,试点证券公司才终于增加至73家,转融券标的证券数量增加至628只股票。但是,由于按规定,证券公司只能将自有资金或股票出借给客户,所以各家券商可提供融券标的数量极为有限,普遍面临无券可融的窘境。众所周知,股票无非掌握在控股股东、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券商理财、投资公司及散户手中,如果要真正解决券源问题,就必须在法定范围内,允许这些持股股东能够借助于证金公司或证券公司的业务平台,自由流转所持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融资融券利息收入,已经成为证券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115家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的利息收入为184.62亿元,同比增长了2.5倍,成为券商第三大收入来源。在利益的驱动下,各家券商在法定范围内,多次竞相降低两融业务的资金准入门槛。

融资巨人与融券侏儒的现象,本质上还是表明,在当前的A股市场,单纯的做多机制仍然占据主流,做空机制和做空思路依然严重缺位。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监管部门应积极发展和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做空工具,不断降低做空门槛,最终使A股市场成长为一个多空机制完善的成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