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宗教与神秘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宗教与神秘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旨在对宗教神秘性做客观性的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宗教与神秘性。第一部分是对宗教与神秘性的内涵界定及其关系的表述;第二部分是对二者关系进行原因分析,主要是从信仰主体、对象以及宗教从哲学中吸取思想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是对宗教与神秘性关系的演变历程做了一个阶段划分。

关键词:宗教;神秘性;神秘主义;现代宗教的世俗化

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067-02

一、宗教与神秘性的内涵及关系

关于宗教的定义,学术界并无严格意义上的定论。由于对宗教本质的规定呈现出一种多元化,所以对宗教的定义也就出现很多种。一种观点是以神为中心来规定宗教的本质,麦克斯・缪勒认为宗教就是对某种无限存在物的信仰。另一种关于宗教本质观点是以主体(个人)为中心,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宗教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和德国神学家鲁道夫・奥托。詹姆士认为宗教是“个人在他孤单时候由于觉得他与任何他认为神圣的对象保持关系所发生的感情、行为和经验”。鲁道夫认为宗教是信仰主体在一种“受造感”支配下发生的对“神圣”的一种既敬畏又向往的感情和经验。还有一种观点是从宗教的社会功能来规定宗教的本质。这种观点认为宗教是为了解决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是人们获得最高幸福的手段。以法国的杜尔凯姆为代表,他认为宗教的基础是社会的需要,被宗教奉为“神圣”的事物,本质上是被象征性地表现出来的社会。

笔者采用吕大吉先生的宗教四要素定义,他在《宗教学通论新编》一书中对宗教的定义如下,“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1]

关于另一概念“神秘性”,则主要是从宗教的非理性这一层面上来进行界定的。

宗教的观念与思想这一要素中最重要的是灵魂观、神灵观和神性观。在宗教的灵魂观中,无论是原始时期的物质性灵魂观,还是逐渐发展到后来的非物质性灵魂观,它们都是指一种寓于个体之中,赋予个体生命力,并主宰着个体的一切活动的超自然存在。一旦作为一种超自然存在,我们便无法用理性来认识它。从考古中呈现出的早期人类的墓葬方式到今天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不愿火葬的现象,都可以反映出人类仍有灵魂观念。毋庸置疑,宗教中预设的天堂和地狱等后世观,则表明了灵魂观念作为宗教的重要思想所具有的普遍性。

宗教观念还包括神灵观念和神性观念。在宗教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种神灵观,诸如自然神、氏族神、职能神和至上神等。其发展轨迹为:从多神教到一神教。在这一过程中,无论一种宗教是否为其所信仰的思想有过严密的神学体系建构,它们都内在地承认神灵的客观存在性。而这一实体的存在性,却是人类无法用经验与理性来进行验证的。与此同时,一种独特而绝对的特性――全知、全能和全善也只能属于“神”,这样才能体现其绝对性和终极性。

关于宗教另一要素宗教感情与体验中的神秘性,威廉・詹姆士在其《宗教经验之种种》中,做了详细的论述。他通过对神秘主义的规定,将宗教经验中的神秘性界定为一种“意识的神秘状态”。詹姆士认为神秘主义的四个特征为:“(1)不可言喻性规定神秘的心灵状态,是一种否定性的特征,即不能用言语说明其内容。(2)心智直观性,指一种特殊的知识状态,即推论的理智所不能涉足的、直接洞观真理奥秘的状态。(3)易逝性,不能长期维持,在消失之时,它们的特性仅能在记忆中不完整地复制出来。(4)被动型,神秘思想不管从何而来,受感悟者原来的思绪即行停止,而为更高的力量所抓住、所控制。”[2]这四个特征所描述的一种意识状态便是“神秘的意识状态”。

宗教的内在要素中的神秘性在宗教的传播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外化为种种而表现出来。一些宗教通过一种修行生活来企图追求一种与神相通的神秘体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的神秘主义派别都主张通过一种隐修、静思的方式可以达到与神相遇的神秘境界。

在宗教的活动场所中,也会将这种神秘性极力地进行外化表现,比如哥特式建筑圣彼得大教堂,“不仅是那高耸入云的尖顶、充满了怪诞和夸张的特点的巨大的肋拱、五光十色的花窗隔屏,甚至连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玻璃和每一个精雕细琢的局部都在宣扬着基督教的彼岸精神和灵性理想”[3]237。

从宗教四要素中的神秘性表现可以得出,宗教中体现着神秘性,宗教与神秘性具有密不可分性。

二、宗教与神秘性关系的原因分析

第一,从信仰对象角度分析。在宗教发展过程中,信仰对象有自然神、氏族神、职能神和至上神等。早期人类对自然力量有种绝对的依赖感和敬畏感,所以他们的信仰对象属于多神崇拜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的生理现象都可以被做出科学的解释。而一神教在发展到现代社会领域也逐步进入到一个与科学并行并且弥补科学所不能触及的道德这一领域。但是无论哪个阶段,人类对其所信仰的对象都具有一种阶段性的相对不可知。这种不可知直接导致不可解释,也同时诱发了人类意识中始终有对这种不可知的实体的一种追求和渴望。

第二,从信仰主体角度来看,人类的天性中包含理性和非理性两种属性。自从康德在其批判哲学中对理性能力的界限进行了限定后,上帝是被作为一种道德领域的预设存在而存在。随着19世纪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建立,涌现出许多专门研究心理精神问题的心理学家,并且在社会上建立了很多心理咨询机构。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去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心理慰藉所需的费用很高,对于普通的人们来说也许难以支付得起,反而会让人认为这个高成本的新兴的方式也许不如没有成本的宗教的效用性高。这就使得人类心理、精神问题的解决将仍需从多种途径进入,宗教作为这些途径中的一种,也仍会继续成为一种选择。

第三,宗教从哲学中吸收一些东西作为其理论根据,为自身服务。随着生产力与人类理性思维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始用科学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生理现象,开始用哲学来解释心理和社会现象。宗教为了寻求发展也会从哲学思想家中吸收一些思想。例如基督教与希腊哲学。“基督教文化的本质精神说到底就是灵魂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就是那种深邃的唯灵主义。这种唯灵主义最初以朴素直观的形式表现在希腊民间神秘祭(奥尔弗斯教)的轮回转世说中,然后在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人的哲学中得到理论上的提炼和表述,并通过斐洛的隐喻神学和普罗提诺的神秘主义最初汇入基督教,成为一套严密的系统的宗教形而上学体系。”[3]170

中国的传统宗教――道教也受到哲学的深刻影响。道教的最高崇拜对象是“道”,这一理念来自于老子的《道德经》。“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宇宙发展的原动力,是宇宙万物的主宰。有限的、短暂的生命个体只有去追求无限的“道”。这也是道教中追求长生不老的哲学根源。

由此可见,宗教在从哲学中吸取的一些思想中逐渐勾勒出其神秘性所在之处,即永恒和彼岸。

三、宗教与神秘性的关系演变阶段

(一)人类的前科学阶段

宗教充当着人类前科学阶段唯一把握和解释世界的方式。由于人类的生产力极度低下,人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完善发展,理性能力在这一阶段处于未开发状态,所以宗教的神秘性表现得最充分。

(二)人类的理性、科学兴起阶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理性能力被释放出来。人类思考世界和自身的方式多样化起来。多神教阶段,信仰并没有完全束缚理性,理性思维可以得到发展。到了一神教的神学体系建构完善的阶段,尽管有理性为信仰服务,尽管有宗教裁判所对科学家的残忍审判,但是理性一旦被释放出来,便会一直发展下去,直到17世纪时期,人类的科学主义和理性精神达到兴盛。这一阶段宗教的神秘性在减少。

(三)人类的理性与科学的发达阶段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宗教进入了现代宗教这一新的历史进程中,迎来了现代宗教的世俗化。在现代生活中,科技高度发展,人类的寿命普遍延长,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多样化。因而深沉的失望很容易被推到生活的边缘,遥远未来的死亡是模糊不清的。此外,今天的人们难以摆脱科学的世界观,而一种科学的世界观里,没有容纳纯粹精神性存在的空间。所以大多数现代人开始回避宗教。而1787年美国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在世界历史上首次确立了政教分离的原则,规定宗教不能干预国家的行政事务,更是拉开了现代宗教世俗化的帷幕。更多的是作为人的私事。土耳其的革命家基马尔于1923年建立了共和体制后,实行了政教分离,首次冲破了伊斯兰国家政教合一的传统体制,并促进了绝大多数伊斯兰国家也逐步地实现了政教分离的共和体制。

这一阶段,人们常会用世俗化与祛魅化来描述宗教的这一双重进程。我国河北省赵县的柏林禅寺定期出版刊物《禅》,免费提供给广大市民,还与一些企业进行合作,定期举办讲座。这一系列行为在人们生活中起到了很大影响,一些人在生活中经历了很大的不幸后,会有寻求安慰与解脱的需求,而寺庙会为这样的人群提供食宿,并为他们讲解禅,很多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重拾对生活的勇气。伴随着现代宗教世俗化进程的是神秘性的减弱,宗教也在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关注于解决人类的精神问题。

宗教的神秘性投射出人类天生所具有的非理性。人类有意识,有情感,有情绪,这个非理性的领域的问题可以通过理性去认识,但并不能完全解决。同时,尽管医疗条件已经很先进,但是医学上还有一些不治之症,死亡仍是人类不可回避的,人对生命的渴望仍然会导致不自觉地去期望人死亡以后会有一个世界。正如詹姆士所言,神秘状态对于神秘体验者来说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所需要认识到的是神秘体验者承认神秘状态的客观存在性这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把宗教中的神秘性当作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加以研究,这样会更好地促进宗教学的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63.

[2]胡景钟,张庆熊.西方宗教哲学文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27.

[3]赵林.西方宗教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