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花土沟油田医院:绵延千里送病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花土沟油田医院:绵延千里送病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不久前,青海油田接到一封寄自“库尔班大叔”家乡――新疆于田县的感谢信。信中提到,今年二三月间,青海油田总医院花土沟分院医护人员全力救治生命垂危的于田县维族农民吐送・帕萨,院长陈海忠、副院长彭瀚涛还不辞辛苦,远行千里,驾车送病人回家。来信对青海油田医护人员的感人事迹表示真诚谢意,赞誉花土沟医院从民族团结大局出发,发扬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用爱心义举浇灌了民族团结的友谊之花。

这封“迟到”的来信,将我们的记忆拉回到今年2月至3月间……

“请救救可怜的吐送・帕萨吧!!”

花土沟镇,地处青海柴达木盆地西部,青新公路必经之地。因地处高原戈壁深处,交通不便利,生活环境较差,常驻人口只有万人。几年来,这个以“石油生产基地” 扬名的小镇也来了不少打工者,因与新疆只有几百千米,因此,也有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打工者的身影。

今年2月23日,一大早寒风萧瑟,花土沟依然被高原的寒风所笼罩着。在这海拔近3000米的高原小镇上,春天来的特别晚,2月依然是严冬时节。

花土沟分医院是一所规模不大的油田分医院。分院地处小镇西北角,不大的院落中间有一栋四层小楼,环镇公路通过门前。

如往常一样,分院医护人员9点前就来到各自岗位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作为当地条件最好的一家医院,方圆百里的人们大都选择到这里看病。上午10点多,三个维吾尔族农民抬着一个病人来到急诊室门口。“请救救可怜的吐送・帕萨吧!……”他们急切地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哀求当班医生和护士。

此时病人面色苍白,不停地呕吐,大小便失禁,神智已不清醒,不能言语了。

“赶快抢救!”分院院长陈海忠、副院长彭瀚涛闻讯赶到抢救室,见状没有多想,立刻指示当班医生王海生、护士杜菊萍对吐送・帕萨实施抢救。输氧、打强心针、注射脑部降压药……抢救立刻开始。

经医生确诊,吐送・帕萨因血压陡高致脑出血,压迫神经造成肢体右侧瘫痪。医生还发现病人因严重营养不良,身体极其虚弱,身上长满疣状赘物,尾骨处还长有一个恶疮……从病情严重性判断,吐送・帕萨生命垂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油田医生们与死神争夺着这个普通维吾尔族农民的生命。几个小时后,病人脑部出血被止住,内脏衰竭得到遏止,生命体症开始趋向稳定。

吐送・帕萨从哪里来?在花土沟有没有亲人?怎么和他的亲人联系?见吐送・帕萨病情已基本稳定,陈海忠想起门外等侯的那几位维吾尔族打工者。可到门外他发现,除留下几百元钱和吐送・帕萨的身份证外,那几人早已没了踪影。

三天后,吐送・帕萨终于醒来,嘴里断断续续的维语让医生们犯难了。他们找了一个维吾尔族打工者来听,结果因他的语言功能尚未恢复,说的话别人听不懂。几天过去,没有任何人来医院看他,也没有任何家人亲友的联系电话。面对“举目无亲,身份不明,身无分文”的吐送・帕萨,陈海忠和彭瀚涛感到问题的严重,他俩迅速将情况反映到油田职工总医院。

“要让维吾尔族兄弟得到最好的治疗”

总院领导得知情况后这样要求。经过研究,要求花土沟分院不管有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想尽办法,全力救治维吾尔族兄弟的生命。总医院院长朱火明从千里外的石油基地打来电话,在电话中要求陈海忠说:“要让维族兄弟得到最好的治疗”。

任务下达,陈海忠对救治吐送・萨帕工作做了更加细致的安排。从这天起,主治医生王海生主管吐送・帕萨的治疗,李春梅护士长,杜菊萍、朱廷芳、张婧娴等护士承担全部护理工作。而陈海忠、彭瀚涛则开始与地方公安、民政、工商部门联系,按照身份证的地址一一新疆且末县,尽快寻找吐送・帕萨的家人。

护理吐送・帕萨之难可想而知: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全身长满了疣状赘物,骶骨处还生有一个流脓的烂疮……因为浑身散发着恶臭,和他同在一个病房的其他病人忍受不住,都转到了其它病房,每天陪在他身边只有医生和护士。因大量输液,大小便失禁的他小便说来就来,当班护士每天为他洗换十几次。为了不让疮口感染,护士们除每天进行正常治疗外,还为他翻身按摩,洗疮涂药。吐送・帕萨个子较高,身材娇小的护士每帮他翻一次身都累出一身汗。

吐送・帕萨是穆斯林,医院没有专门的清真伙食供应,当班护士每餐跑到集市上买来牛奶、稀饭、豆浆、鸡蛋等食物,用小勺一口一口喂到他嘴里。为使体质极为虚弱的吐送・帕萨尽早恢复,陈海忠让妻子到市场买回母鸡炖汤为他进行滋补。

吐送・帕萨因长时间卧床,肠蠕动缓慢,吃进去的东西不消化,造成严重的便秘,肚子鼓胀,痛得他嗷嗷直叫。每当这时,护士们忍住恶疮散发出的强烈异味,用开塞露助泻,用生理盐水灌肠。有几次,所有办法都用了仍然没用,护士杜菊萍毅然戴上橡胶手套为他抠……

……就这样,吐送・帕萨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卧床二十多天居然没有长褥疮,身上的疣状赘物也消下去很多,身体得到很好恢复。

一方面,油田分院尽力为吐送・帕萨进行救治,另一方面,茫崖行委工商管理局、公安局的同志也在为寻找吐送・帕萨家乡和亲人四处奔忙。工商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在得知吐送・帕萨的情况后,还捐款1000元送到医院……十几天过去,油田医生的诚心救助,地方工商、公安部门的热心义举终于感动了那几位“失踪”多日的维吾尔族农民。他们找到陈海忠,告诉他吐送・帕萨不是新疆且末县人,而是南疆于田县人。他们帮忙拨通了吐送・帕萨家里的电话。可几天过去,吐送・帕萨家里没有来人,再打电话就没有人接了。“是不是路途太远,出行不便?或者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太差来不了?”陈海忠和彭瀚涛很着急,两人在地图找到“于田县”,一算距离,竟然离花土沟近2000千米。

“路再远,都要把维吾尔族兄弟送回家”

病人怎么办?留在医院,吐送・帕萨身边没有亲人照顾,他是脑出血患者,情绪不稳定,极大地影响他的康复;送他回家,路途远,路况差,中间要翻山越岭,还要经过多处戈壁无人区,期间病人出现问题,或者救护车出现故障,那车上所有人都有生命危险……怎么办?那几天,陈海忠因急上火,嘴角起了一个水泡。最后,他做出一个让同事们惊讶的决定:由自己开车送吐送・帕萨回家。

想法反映到总医院。总院领导研究后,采纳了陈海忠的建议。“老搭档”――花土沟分院副院长、主治医生彭瀚涛提出与陈海忠同行。得知自己将回到家人身边,躺在床上的吐送・帕萨情绪开始好转,因为语言不通,他只能充满感激地看着在身边忙碌着的汉族医生们。临行前,护士们为他理了发,刮了胡子,换上洗干净的衣服。为保证行程中的治疗,还准备了充足的药品和食物。

3月14日清晨8点,高原小镇花土沟刚刚从睡梦中醒来,陈海忠和彭瀚涛驾驶分院蓝色213救护车驶出分院大门,踏上护送吐送・帕萨回家的千里旅程。上车前,医生护士们都来为送行,吐送・帕萨这位维吾尔族汉子双眼含泪,激动地望着日夜守护他二十多天的石油医院的医生护士们不知说什么好。

救护车出花土沟,沿青新公路,向西面青新交界的阿尔金山驶去。车远了,成了戈壁沙滩上一个小小的白色小点;如巨大褚黄色背景下的小小精灵,向“库尔班大叔”的家乡飞去……

情溢千里民族路

救护车离开花土沟不久,就驶入了青新交界的阿尔金山。阿尔金山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进山后,陈海忠、彭瀚涛感觉到胸闷气短,头昏眼花,知道这是高原反应。此时,躺在车上的吐送・帕萨面色苍白,嘴唇青紫,开始不停地。这时,吐送・帕萨大小便又开始失禁他,窄小的空间里散发着臭味……见状,两人顾不上自己,陈海忠小心驾驶着救护车,彭瀚涛忙把氧气管插入吐送・帕萨的鼻腔中;为他注射急救药剂,插上导尿管,换上一次性卫生用具……救护车一会儿在布满冰块的河沟里行驶,一会儿在满是砾石的简易路面上颠簸,陈海忠集中注意力尽量躲闪着小碎石、坑洼,救护车如同波浪中行驶的小舟。

青新公路可能是全国所有省界公路车流量最少的公路了。这里方圆数百千米没有人烟,没手机信号,这个季节几乎没有过往车辆。如果车出毛病在路上抛锚,别说吐送・帕萨生命有危险,其他人也会陷入绝境,断食缺水,危及到生命……看到两边光秃秃的大山,听到身后吐送・帕萨急促的呼吸,声,陈海忠心里暗暗祈祷:车千万不要出问题,一定不要出问题!陈海忠小心翼翼驾驶救护车,暗暗祈祷。可就在这时,车在一个石坎上颠了一下,右后轮胎爆了。还好,临行前准备了一个备胎,陈海忠和彭瀚涛忙下车换好备胎,上车继续赶路。

二个小时后,救护车平安驶出阿尔金山进入新疆境内,驶上南疆公路。尽管公路两旁仍然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滩,但路面好多了,气温也回升了。海拔下降到1000多米,吐送・帕萨脸色恢复了正常,情绪也安静下来。见状,陈海忠和彭瀚涛这才松了一口气。几个小时后,中午2点多到了若羌县城。

到达若羌县城后,当地公安局张政委得知油田医生千里送维吾尔族病人回家的壮举,非常感动,热情地请两人吃饭,还亲自安排人补好轮胎。在饭店,当维吾尔族老板听说他们的事迹后,主动要求给吐送・帕萨喂饭。饭后,张政委亲自驾车送两人到县城外路口,目送着他们远去。

晚上天黑时,他们终于平安赶到了且末县城。找到旅店,安顿好吐送・帕萨,两人顾不上休息,打开随身带来的地图,了解第二天行程。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救护车就驶离且末县城,继续向南驶去。

车才出县城,前边就遇到修路,所有车辆得走便道。便道全为碎石铺垫而成,救护车要赶着时间送病人,不能太慢行驶,可一加速救护车就颠簸得很厉害。得尽快把病人送到家啊!陈海忠没有多想,更加小心地驾驶着救护车。在漫天尘土中救护车行驶了300千米,可就在这时,车后右侧减震器被颠断了,一下子车体开始向右侧倾斜。陈海忠一点儿不敢耽误,忙下车检查。还好,减震器故障不影响行驶。两人迅速将颠断的减震器换下,继续赶路。

第一次开车到新疆,根本不熟悉路况。离于田县还有500多千米时,遇到一叉路口,因不熟悉路况跑错了路,一个来回就多跑200多千米,原定上午1l点就到民丰县,结果到中午12点多车才到民丰县城。此时,救护车已跑了800多公里。陈海忠害怕车在路上再出什么问题,顾不上吃饭先检查车,他发现救护车变速箱油封已断裂,机油快漏完了。他吸了一口凉气――幸亏发现得早,不然变速箱缺油后,会造成齿轮损坏,那救护车就要彻底“瘫痪”了。他俩跑到街上找汽车修理点,可民丰县城是个小县城;两人转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家能修变速箱的修车点,无奈,决定先买一桶机油,路上边走边补充。“送病人的时间绝对不能耽误”,两人抱定一个信念,就是尽快把吐送・帕萨送到家。

下午三点半,救护车终于开进了于田县城。

“真心感谢,青海油田的医生们!”

进到县城,满街都是维管尔族群众,语言不通,陈海忠、彭瀚涛四处打听,好不容易找到县政府办公室。县委办公室女主任听完陈海忠、彭瀚涛介绍后,告诉他们说,全县下辖13个乡镇,有Z1万人口,98%是维吾尔族人,寻找吐送・帕萨的家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她立刻向正在主持会议的县领导汇报了情况。当县委书记得知青海油田的医生不远千里,将一位普通维吾尔族病人送回家的情况后,立刻和一位懂维语的女副县长从会场上赶过来。女副县长用维语向吐送・帕萨了解他的详细地址。这才知道,吐送・帕萨是于田县木尕拉镇一位普通维吾尔族农民。县委书记激动地握住陈海忠和彭瀚涛的手说:“谢谢你们,青海油田的医生们,我代表全县维族汉族兄弟姐妹谢谢你们,你们为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县委书记返回会场,当场将青海油田医生的义举向所有参会的基层乡镇领导做了介绍。这下,会场沸腾了。吐送・帕萨所在木尕拉镇的领导和乡领导全部赶过来,大批维吾尔族群众闻知此事后,也赶了过来。他们围在陈海忠和彭瀚涛周围,拉着两人的手,伸着大拇指,不停地用维语向两人表达着感激之情……

而此时,躺在救护车里的吐送・帕萨也异常激动,他挥动着左手,流着眼泪,向围在身边的县、镇领导和围观维吾尔族群众述说着多天来汉族石油医生如何救治他的生命,又如何不远千里送他回家的经过。因为激动,他有些语无伦次,“他们救了我的命,还管我吃,给我喂饭、洗衣服、洗澡,比我的亲人还亲!……”

县电视台记者接到通知,飞速赶到现场,他一边摄着感人的画面,一边激动地说:“这是我当记者以来遇到的最感人的事件了”。

当天,吐送・帕萨回到了家里,与自己阔别多年的亲人见了面。青海油田医生救助维吾尔族农民吐送・帕萨,不远千里送他回家的故事很快在当地传开了。

晚上,于田县领导、新闻记者再次来到陈海忠、彭瀚涛住宿的旅馆探望。县领导表示,要拍一部专题片将青海油田医生的感人事迹在全县进行宣传。

晚上十点,吐送・帕萨所在镇、乡两级领导受于田县领导委托,送来一面锦旗,上写“民族团结的楷模,救死扶伤的先锋”。

带着青海油田石油人的重托,带着油田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使命,陈海忠和彭瀚涛顺利完成护送吐送・帕萨回家的任务后,第二天一早,在当地领导和群众的祝福中,驱车离开于田,踏上返回的路程……

这发生在青海花土沟,发生在油田医护人员与维族农民之间的爱心义举故事讲完了。这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就像当年那位戴着维吾尔族小花帽,面目慈祥,满脸花白胡须:骑着毛驴到北京看望世纪伟人的“库尔班大叔”一样,永远留在了这个因为当年“库尔班大叔”而闻名全国的南疆小城,留在吐送・帕萨的亲人和当地维吾尔族群众的心中。

爱心、善良、关怀!美好的东西是不能让人忘却的。青海石油人和于田县人民,汉族医生和维吾尔族农民,以这个平常故事,延续了民族团结的一段美丽佳话,浇灌了祖国民族大家庭真诚友好的美丽鲜花!

(作者单位:《青海石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