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立足小城镇 促进农民到市民的嬗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立足小城镇 促进农民到市民的嬗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黄桥,历史上就是一个枢纽重镇,素有“北分淮倭,南接江潮”之称。70年前,彪炳史册的黄桥决战在中国战争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改革开放以来,黄桥逐步走出“政治上红、经济上穷”的尴尬境地,尤其是跨入新世纪,黄桥镇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民市民化”的新路,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品位日益提高,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2009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非农业人口达4.27万人,占全镇人口45.3%,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黄桥已成为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

一、实施小城市战略,增强承载辐射力,让农民认同城镇

近年来,泰州市和泰兴市两级党委政府从统筹县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高度,将黄桥建设发展定位为“小城市”和泰兴的“副中心”,致力打造泰兴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商贸、交通中心。

规划先行,科学推进城镇建设。围绕“把黄桥建设成为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的目标,黄桥镇致力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原则,请南京规划设计院等实力雄厚的机构科学规划城镇,统筹安排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生态环境等空间布局。着眼长远,科学定位功能布局。依托镇内三条水系、红色景点、古建筑群打造东部地区文化中心,依托旅游景点、高速路口、新长铁路打造商业物流中心,以黄桥工业园为载体打造工业集聚中心。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强化规划执行。加强建设监管,认真落实“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通过持续多年的努力,一个特色鲜明、轮廓分明的新城镇展现在人们面前。

营造环境,努力打造宜居城镇。做大镇区,以路、桥拉开城镇框架。镇财政每年投入超亿元,拉动社会投资近10亿元,重点构建“四横四纵”的城镇主干道路网,建成区面积激增50%,初现“小城市”面貌。做优小区,以水、电、气、绿做优居住环境。近两年拔地而起的银杏小区、华润小区、名苑小区等,可容纳上万人居住。同时强化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清洁河道工程,让水活起来、动起来,再现城镇的灵气和生机。新建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科学设置垃圾中转站,预留天然气调压站,留足城镇发展空间。做美街区,以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提升城市品味。建设景观点、打造景观轴、延伸景观带,实行沿街植绿、沿河栽绿、庭院添绿、拆墙透绿,让进城农民在城镇仍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做强功能区,以文化、教育、卫生等集聚人气。镇区现有各类中小学校12所。黄桥高级中学已经成为国家四星级学校,高考升学率达85%以上。文化设施以及综合性医院、酒店等设施一应俱全。黄桥已经成为农民向往的“人文、生态、宜居、精致”的苏中新城。

政策引导,敞开进入城镇的大门。黄桥镇统筹协调城镇、村庄建设,逐步引导农民集中居住、进城居住。制定了《农村宅基置换住房试点工作意见》。推动实施“以宅基地换住房、以承包地换保障”的土地置换模式,促进农民自愿有序流入城市。近年来,通过“双置换”方式解决农民进城4560人。针对农民多种消费需求,该镇建设一批精品小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安置房,供农民选择。针对农民一时难以改变多年沿袭的生活习性,镇建设部门特地在住房设计中强化人性化理念,让农民住得“惬意”。多年来,黄桥镇农民进城安家落户的积极性持续高涨,镇区房价保持坚挺上扬走势,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特色中心镇镶嵌在苏中大地上。

二、推进产业化进程,广泛吸纳农民工,让农民流向城镇

黄桥镇坚持以“乐业”来实现“安居”,实施好“产业兴镇、园镇联动”战略,让流入城市的农民有事做、有钱拿、住得下,加快推进农民转变为市民的步伐。

建设黄桥工业园区。加大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园区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成为了吸纳农民进城就业的良好载体。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务工。近年来,镇投入4亿多元实施了“六路三桥”工程、拆迁安置工程、标准化厂房建设工程,建设道路9.6公里,园区核心区面积猛增至8平方公里。仅2009年在各项工程施工中就使用农民工4500多人次,使农民在园区建设中得到了实惠。‘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农民就业。着力扶持纺织服装、提琴制作、机电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创造了5500多个就业岗位,有效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农民创业。认真落实激励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营造“想创业、敢创业、创大业”的浓厚氛围。截止2009年,全镇拥有私营企业536家,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达130家,从业人员近万人。

大力发展服务业。繁荣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促进农民在酒店、宾馆、超市、家电、娱乐等行业就业,壮大“白天在城市、晚上回农村”的“两栖农民”队伍。完善各类要素市场,建设好建材市场、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综合性商场,增强市场对周边地区的拉动、辐射功能。发展现代物流业,利用新长铁路黄桥站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现代物流业,把黄桥打造成苏中主要的物流基地。提升壮大旅游业,抓住黄桥战役革命纪念地被列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良好基础条件,投入3400万元实施古巷道改造和历史景点修复,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量集聚,每年来黄桥旅游人数超过15万人,农民们的民俗表演、农家乐、特色小吃、旅游纪念品等配套服务也红红火火。

破解新市民进城瓶颈。推进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巩固和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成果,取消农民子女进城入学限制。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重点,全镇拥有社区卫生室38家,提高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新格局。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取消农民进城落户限制。建立可转移对接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覆盖面。园区农民工参保率达100%。

三、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规模化高效化水平,让农民接轨城镇

农民从农村进入城镇,必须让他们从土地上解脱出来。黄桥镇积极实施“四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实现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拓展农民致富增收空间,通过减少农民实现富裕农民,助推农民流向城镇。

加快土地流转。积极开展土地整理,进一步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以市场化、公司化运作方式为主体,促进土地向能人集中,向大户集中,向规模经营集中。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渔则渔,加快形成地成方、水如镜,水土相间的景观格局。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经

营权流转,加强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合作,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现代化。

发展规模农业。立足镇域特点和农业发展现状,明确以农业园区为龙头,集聚发展、辐射发展、带动发展。2009年,设施农业和连片种植两个项目超千亩。全镇已初步形成以万亩现代农业园为龙头,以各村特色园区、示范方为载体,以反季节蔬菜、水果生产为重点的高效农业发展格局,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补充,为高效农业的长远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搭建了平台,奠定了基础。同时,大力发展“工厂+基地+农户”和干部带头、农民以现金或土地入股、企业(业主)联动的经营模式,鼓励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参与农业园建设。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净增1003元,增长13%。

推进庄台撤并。加强对全镇的空心村、零星村庄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调查摸底,科学选点、科学规划,加大对中心村投入力度,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建成以产业园、生态旅游等为特色的中心村。大力促进小村向大村、弱村向强村合并,促进大村向城镇靠拢,稳步推进撤并进程,着力提高庄台撤并效果。

四、坚持以“文”化人,打造新型农民,让农民融入城镇

农民变为市民,不仅是身份的转换,更为重要的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与城镇现代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黄桥镇注重文化建设,加快转变新市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消费方式、社会交往方式,推动新市民尽快真正成为城镇的主人。

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充分利用社区教育中心这个平台,大力实施机关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等各个层次的新市民培训,不断提升全体市民的创业能力,每年受培训人员达1200多人。认真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开展农民科学实用技术培训和党员干部科学素质培训,年累计培训8500人次,积极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以先进典型引领新市民。全镇广泛开展“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刘绍安、何健忠”、“争当文明市民,共建美好家园”、“文明交通在身边”、“评选‘身边好人”’等活动,组织编写文明市民守则,制定社区居民公约、村规民约等,在全镇上下形成学礼仪、讲文明、懂道德、促和谐的良好氛围。广大新市民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争当文明使者,塑造黄桥人新形象。

不断丰富新市民精神生活。加大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镇政府投入上千万元建成了黄桥大剧院和文体活动中心,开辟了文化活动室、万册图书馆、体育健身房等,以及银杏花园、工字楼广场两个大型露天文体活动场所。围绕春节、“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庆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文艺演出、演讲比赛、“三下乡”以及全民健身等活动。中国・黄桥烧饼节成为了全省群众文化活动的知名品牌。多姿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仅能满足新市民精神文化需求,更能让他们在自娱自乐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引导新市民崇尚科学、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淳化了社会风气,提高了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