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脑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额颞部颅骨缺损35例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脑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额颞部颅骨缺损35例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研究电脑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治疗35例颅脑外伤术后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颅脑外伤术后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划分成行电脑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的观察组和行手工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塑形效果、钛钉用量、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塑形效果、钛钉用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电脑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 颅脑外伤; 颅骨缺损

中图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0-0030-02

电脑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是通过头颅CT薄层扫描数据来比较患者健侧的镜像,然后对颅骨缺损处的生理弧度与修补材料大小进行综合设计,再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塑形钛网,最后制造一个与缺损处相符的修复体,以实现患者缺损处生理原貌的恢复[1-3]。目前,电脑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已在颅骨修补中得到广泛运用。笔者应用电脑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治疗35例颅脑外伤术后额颞部颅骨损伤患者,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颅脑外伤术后额颞部颅骨损伤患者,将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19~68岁,平均(44.5±7.2)岁,骨窗面积为(140.5±7.1)cm2,翼点入路去骨瓣减压术后时间为(162.3±9.4)d;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0~70岁,平均(43.1±8.5)岁,骨窗面积为(139.2±10.4)cm2,翼点入路去骨瓣减压术后时间为(157.6±10.8)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因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入选条件

本研究患者均要符合以下条件:(1)颅脑外伤应用翼点入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3个月以上的患者;(2)头皮愈合良好,骨窗压力低,没有脑积水和红肿渗液的患者;(3)检测骨瓣大小为(9.1~13.9)cm×(9.1~13.3)cm,平均骨瓣大小为(137.4±10.1)cm2的患者;(4)术前均阅读并签署了植入材料同意书和手术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3 手术修补材料

合理选用由西安康拓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公司生产的厚度为0.5 mm的二维钛网。观察组术前依照患者头型做数字化电脑塑形工作,对照组术中依照患者骨窗形状做手工修剪和打磨钛网工作。数字化电脑塑形方法:颅脑外伤术后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先采取薄层头颅CT扫描措施,注意层距为2 mm,再把扫描所得数据传送至塑形公司,由塑形公司依照薄层CT数据对患者颅骨形状进行重建,然后制成与之相符的模具,最后按照头型模具压制钛网,成形后备用。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到手术室后,均先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做好消毒铺巾工作,再实行全身麻醉,根据原切口将皮肤切开。观察组患者行电脑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翻开皮肤剥离颞肌,只保留薄层颞肌组织,注意要与脑组织间隔一段距离,这样颞窝才可以充分显露出来,于骨窗上方覆盖已成功塑形的钛网,观察与骨窗吻合后,采用钛钉紧固,最后使用缝线对钛网与硬膜进行提吊。对照组患者行手工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翻开皮肤对骨窗边缘软组织进行分离,注意颞肌不得分离,颞窝也不得显露出来,然后在颞肌与硬膜上覆盖裁剪修理好的钛网,使用钛钉紧固,最后采用缝线悬吊钛网与硬膜。

1.5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完成手术后,严密监测其临床塑形效果、钛钉用量、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

1.6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塑形效果比较

观察组满意率为94.3%,钛钉用量为(9.2±2.3)个,手术时间为(102.1±8.1)min;对照组的满意率为74.3%,钛钉用量为(11.8±1.7)个,手术时间为(134.6±9.7)min;观察组的临床塑形效果、钛钉用量、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临床塑形效果比较

组别 塑形效果 例(%)

钛钉用量(个) 手术时间(min)

满意 不满意

观察组(n=35) 33(94.3) 2(5.7) 9.2±2.3 102.1±8.1

对照组(n=35) 26(74.3) 9(25.7) 11.8±1.7 134.6±9.7

字2/t值 4.36 4.25 2.23

P值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35例观察组患者中,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产生率为17.1%;35例对照组患者中,2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产生率为71.5%。观察组并发症产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颅骨缺损大部分是由于火器性穿透伤和开放性颅脑损伤而导致骨缺损残留,小部分患者是由于脑颅骨切除术和翼点入路去骨瓣减压术而导致骨缺损残留。过去通常采用手工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对颅脑外伤术后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进行治疗,因为该方法需要反复比较、塑形、打磨钛网与骨窗,所以手术时间会不断延长,使得塑性标准无法准确掌握,严重者甚至会因裁剪不合而必须更换钛网[4-5]。每个人体骨窗均具备天然生理弧度,利用手工塑形无法将修补材料和颅骨缺损处有效连接起来。因此,行手工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时必须人为挤压和扭曲钛网,只有这样才能使修补材料尽量贴合骨窗,但该行为极有可能导致钛网边缘成角,这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术后美观度,还会引发颞部疼痛、皮下积液、癫痫发作等多种并发症。与手工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相比,电脑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可以有效恢复患者颞窝或额角等重要部位的原貌,达到维持头型对称美观的目的。利用电脑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对颅脑外伤术后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进行治疗,其修补材料可以与骨窗形状紧密贴合,所以术后皮下积液、颞部钛网翘起的发生率极低。同时,电脑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还可以降低钛网对颞肌造成的卡压,缓解术后疼痛感。而手工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需要在颞肌上做覆盖工作,且颞部两个钛钉间距过远,极易增加钛网张力,使得边缘翘起,最终导致卡压颞肌引发剧烈疼痛感。

在实际手术过程中,为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产生率,主刀医师一定要小心谨慎地分离患者硬膜与颞肌,尤其是剖开颞肌时必须保持适中厚度,如果剖开厚度过厚,钛网覆盖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导致颞肌卡压;如果剖开厚度过薄,颞肌就会完全暴露出来,进而导致脑组织损伤。例如在分离皮下组织时,应严密监测肌层和硬膜有无破裂,脑组织有无外露,若存在外露或破裂现象,就要立即缝合破口。展开颞肌分离工作时,应先于骨窗边缘切断颞肌,待颅骨完全暴露后,顺着颅骨平面对颞肌进行横向分离,以便颞肌与颅骨平面保持平衡状态。

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上看,钛网是一种金属异物,其植入体内极易产生排斥感,进而提高感染的发生率。颅脑外伤术后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行电脑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后发生感染,很有可能迁延难愈,通常只能取出钛网[6-8]。根据以往调查结果显示,与其他修补材料相比,钛网修补术的感染率极低。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没有因感染而导致钛网外露病例,对照组有2例患者因术后头皮感染而导致钛网外露,总发生率为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4.3%,术后并发症产生率为17.1%,其中颞部钛网翘起2例(5.7%),皮下积液2例(5.7%),颞部疼痛2例(5.7%),无硬膜外血肿、癫痫发作、头皮感染钛网外露病例;对照组的满意率为74.3%,术后并发症产生率为71.5%,其中硬膜外血肿1例(2.9%),癫痫发作1例(2.9%),头皮感染钛网外露2例(5.7%),颞部钛网翘起6例(17.1%),皮下积液7例(20.0%),颞部疼痛8例(22.9%),观察组的临床塑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而言之,颅脑外伤术后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应用电脑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实施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塑形效果佳、术后疼痛感小、钛钉用量少、手术用时短、术后并发症产生率低等诸多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金昌,谢静义.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14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例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9):152-160.

[2]王福林,刘昊,杨扬,等.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5):711-712.

[3]彭雅滨,毛小林,王晓峰,等.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在大面积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6):4760-4763.

[4]李太红,薛国强,原睿智.颅骨修补术77例治疗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7):697-698.

[5]刘宁,王茂德,于学文,等.颅脑创伤术后3处颅骨缺损钛网三维成型修补1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7):438.

[6]田爱民,张合林,齐再利,等.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J].中国医疗前沿,2010,5(22):36-44.

[7]汤兴华.92例急诊颅脑外伤术后血糖水平和继发脑梗死的相关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2):91-92.

[8]颜素琴.44例颅脑外伤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88-89.

(收稿日期:2014-03-10) (编辑:陈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