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小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小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根据十七大关于教育的论述,着重对小学生如何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必须重视人文环境,个性教育,人格特征,基础教育的观点。强调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在性。

【关键词】 十七大;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人文环境;个性教育;人格特征;基础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不仅是在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样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本人在小学教育岗位上从事多年教学,对此深有体会。如何注重小学生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结合教育心理学,略谈以下观点,以飨读者。

1 重视人文环境 塑造班级文化

班级是小学生长期学习的主要场所,创造很好的教室环境十分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如何让教室体现人文关怀。笔者从事二十多年小学班主任工作,对此作了积极的探索。

1.1 让四壁“说话” 。精心设计教室四面墙壁的布置,如开辟“管理栏”、“我的作品展”、“益智苑”等园地,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激励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班级的人文气息,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1.2 巧用角落。班级建立生物角、图书角、卫生角等。生物角里随季节变化摆放各种花草虫鱼,学生在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中了解生命成长,在观赏鲜花绽放时领略自然的奥妙,在蝌蚪、金鱼嬉戏里感到与小动物共处的快乐。图书角整齐地摆放着各类图书,扩展小学生的视野。卫生角里有序地摆放洒扫工具、纸篓。养成爱文明卫生的习惯。每个角落都有专人负责,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1.3 合理化安放桌椅。教室第一排桌子离黑板必须两米,两侧桌椅离墙六十厘米左右,以保护前排和两侧同学的视力。同时桌椅横竖成行,放学时要求学生把椅子放入课桌下。整齐规范的桌椅摆放与室内其它布置一样体现人文精神,不但有益学生健康,而且有利学生养成有井井有条的好习惯。

1.4 精心设置组织环境。班级的一切组织管理措施同样需要体现人文化,努力创建优良的制度文化。如“一日常规”、“洒扫制度”、“图书借阅制度”、“午睡制度”、“作业规范要求”等,刚性的制度如何体现人文关怀。首先,制订讲民主。学生在建立制度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谁的理由充分听谁。其次,落实讲平等。学校制度一旦建立,必须是人人执行。如在校内不准骑自行车,教师都以身作则,再有急事,都严格执行之。

2 重视个性教育 强化心理疏导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才能有的放矢的实施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学性。在提高转化小学生学习自觉性的过程中,教师还必须从关心入手,打动感情,与对方交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心理疏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心理疏导的方法,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2.1 激励法。如有一学生,其个性是:头脑很聪明,习惯很糟糕,爱玩心太重,学习不凝神。在与他谈心进行教育中,一方面运用语言进行激励,声色俱厉引导其思想,让他正视学习状况差的现象。稍有改观后,又辅之于物质奖励(奖学金)进行激励。其效果很明显,期末区统测,他竟然考了108分,进入班级前二十名。实践证明,采取合适的激励手段,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影响下能学生处于在一个兴奋状态中,从而取得学习进步。

2.2 心理分析法。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进行心理分析。如果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未能见效时,这就有可能该学生存在着某种心理误区,从而导致行为放任。这就需要矫治学生的心理误区。某学生成绩尚好,在同学中有一定影响力,可对自己很放松,上课经常随便讲话,自由散漫,犯了错误,从来不肯承认。对于这样的学生引导得好与坏都会影响一大片。经过多次交谈、多种方法教育,其效甚微。后来与家庭沟通,发现这学生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自己家庭总是会坦护他的。收效差的原因在于家、校教育不一致,家长偏信孩子,挑剔甚至是蔑视老师,聪明的孩子钻到了空子。心理原因找准后,教师多次与家庭交流,让学生家长看到了学校的良苦用心,配合学校齐抓共管,学生行为才得到了纠正。

2.3 尊重法。注重学生个性特点,尊重学生人格,是体现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进行心理疏导的好方法。班内曾有个学生因口吃很自卑,上课不敢举手,怕同学笑话。为此,在班内进行了正确的心理疏导。之后,这个同学发言再结巴,也没人笑话,总是耐心地听完。终于有一天,他顺利地读完了一段课文,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掌声,从此他信心大增。同时,渐渐地尊重他人,关心弱者,成了这个班内的良好风气。一旦有人嘲笑贫弱,就会遭到班级舆论的谴责,学生的人文意识逐步在提高。

3 重视人格特征,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的人格特征及业务能力是开展人文关怀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有效的教育行为要求教师不仅要扮演好教育者角色,还要尽快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并掌握相关技能,兼任好“朋友”、“心理辅导员”的角色。笔者在工作中深深体会到:只有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各种方法边工作,边学习,边实践,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如何在教育中体现出教师的人文关怀,我的体会是:

3.1 沟通师生真情。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要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深情的凝视,一个甜蜜的微笑,友爱的握手,轻轻拍一下肩膀,学生都会被老师真诚的爱所感染,被真挚的温情所感动,心田会激起情感的浪花。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与学生推心置腹地沟通,才能扣开情感的心扉,奏响师生心灵的乐章。师生情感相融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使班主任成为学生危难时的精神寄托。

3.2 凡事适度为宜。对学生的教育,无论是言辞激烈的批评,还是热情洋溢的鼓励,都要适时适度,都要以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为出发点,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为落脚点。

3.3 提高教师威信。老师还要以自己的学养和爱心确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当你没什么威信时,对学生的表扬和批评,都没有多大价值。特别是小学教师在关键时刻,要学会维护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尊严,这样才能引导广大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4 甘当幕后英雄。教师注定是用自己的光与热去照亮学生的。因此,凡是学生所求教的、教育所需要的都必须伸出热情援助之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这同样是体现教育者人文关怀的胸怀。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中,教师的态度往往是促使他们发生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这时他们所需要的是要满足求学欲望、得到理解与宽容,受到关心、爱护、信任和尊重。

收稿日期:2008-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