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刍议孔子的忠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刍议孔子的忠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对孔子的“忠”,学者历来分歧颇多。本文通过解读《论语》,站在历史的角度客观公正地认识其“忠”的思想。孔子忠于仁义道德、道义、操守,而不仅指具体的某人或某一阶层。

关键词: 孔子 “忠” 忠“道”

因对“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①有同理解,对孔子的忠君思想的理解多有分歧,有人认为其“忠”,有人则持相反的观点。

一、孔子的“忠”的涵义

人们只因为“孔子行”三个字去断定孔子不忠,是不恰当的,而应该返回文本,返回孔子所处的时代,客观公正地去看待此问题。

《说文解字》解释“忠”为“敬也,从心中声”②。替人做事要真心实意,故忠从心;从造字结构可见忠是存心居中,为正直之德,故从中声。

孔子对“忠”作了全面和系统的论述。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③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④

可见,孔子认为:其一,忠是臣属对君主忠心,是对臣属的道德约束。臣属被动效忠,但其前提是君以礼待臣,反之臣属可以“不忠于”君主。其二,忠是臣属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臣属主动约束自我。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孔子在鲁国的政治外交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政绩,可见其思想是合理的。

二、孔子“忠”产生的条件

孔子的“忠”思想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一定主客观条件作用的结果。

(一)客观条件

1.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

春秋末期,生产力的发展加剧社会矛盾,生产关系逐渐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王权逐渐旁落于诸侯国,周天子的政令难以通行;奴隶主贵族随着财富的积累,政治野心也日益膨胀;新兴的地主阶级也要求得到相应的政治地位。于是诸侯争霸、大夫篡位的现象层出不穷,统治阶层内部上下级关系混乱。礼崩乐坏结束了周王朝的大一统局面,人们或忠于自己所在的诸侯国,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忠于他国。但由于统治阶层内部关系的不稳定,忠的对象也不确定,或是某个国君,或是某个阶层。

2.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思想解放的社会环境。

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促进私学兴起与发展,教育平民化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进而著书立说。各诸侯国为了争霸,纷纷招贤纳士,且采取宽容的政策,士人言论自由,去留自由,学术独立于政治。这一思想解放运动促进学术争鸣和人才流动,形成“百家争鸣”的景象。商鞅、苏秦、张仪之辈效忠他国各尽其能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被视为不忠,反被时人赞赏有加。

(二)主观条件

1.“无友不如己者”,“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原则。

孔子交友做事是有一定的原则的。

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⑤

择其善者而从之。⑥

友其士之仁者。⑦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⑧

可以看出孔子主张近君子远小人,要交有益于提高自己道德、学识的朋友;对于见识学问不如自己的人则进行教化“其不善者而改之”⑨。孔子进一步要求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⑩

其实,此处“道”应从广义上理解,包含人生志向、思想观念、学术主张、做事原则等涵义。在各诸侯变法图强的大势下,孔子想让鲁国富兵强是符合时展趋势的。但当时的鲁君并不明智,他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甚至亲小人远君子,这无异于自取灭亡。孔子兴邦治国的抱负无法实现。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既然鲁君对臣属无礼在前,那他效忠他国诸侯也无可厚非。

2.“三谏不从则去”的思想。

谏君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认为敢于犯颜直谏是忠臣必备的品格,但不主张愚忠死谏。“匆欺也,而犯之”,{11}就是不要阳奉阴违地欺骗君主,而应当直言敢谏地冒犯他。忠君就要献出不同政见供君主参考,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对错误决策苟同就是欺君,是不忠,这时就应谏君。“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12}朱熹注为:

事君谏不行,则当去,至于烦渎,则言者轻,听者厌矣。

诚然,君臣朋友,皆以道义结合,必须以礼节之。事君三谏不从则去,不去则必招祸。既然都有自己的坚持,再谏只会徒增上位者的烦恼并招致灾祸,作为臣属已尽职尽责了。道不同,不相为谋,只好另做打算。可见,孔子的忠是权变的,不同于后世歌颂的愚忠。

“孔子行”前对鲁君是有过劝谏的,鲁君却躲着不见。这也说明鲁君已经做不到“使臣以礼”,臣也就没必要“事君以忠”了。

3.孔子的坚守。

孔子崇尚周礼,一生追求恢复周礼,实现周公之治。他认为周礼本身是好的,坚决要“从周”。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13}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14}

孔子劝君以礼治国,行王道,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5}。他认为西周的礼治秩序是一种理想模式,是“道”,并始终忠于这种道,要求“以道事君”。荀子归结为“从道不从君”。孔子忠于仁义道德、道义、操守,是针对整个社会制度、政治秩序和国家的大一统,而不仅指某人或某阶层。

三、结语

孔子的忠诚思想基于整个社会的道德操守、社会秩序及个人价值,在春秋战国时期是进步合理的,即使在当代也有其科学性,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加以合理利用。特别是对于现在的台湾,回归祖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孔子忠“道”的思想在此时更具有实践的意义。

注释:

①朱熹注.大学中庸论语(〈论语〉微子篇第十八,18.4)[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以下未特别说明的引文均出自同一版本的《论语》,故只标明篇名。

②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5:217.

③八佾篇第三,3.19.

④公冶长篇第五,5.19.

⑤学而篇第一,1.8.

⑥述而篇第七,7.22.

⑦卫灵公篇第十五,15.10.

⑧季氏篇第十六,16.4.

⑨述而篇第七,7.22.

⑩卫灵公篇第十五,15.40.

{11}宪问篇第十四,14.22.

{12}里仁篇第四,4.26.

{13}八佾篇第三,3.14.

{14}阳货篇第十七,17.5.

{15}颜渊篇第十二,12.1.

参考文献:

[1]吴乃华.孔孟忠恕思想新探[J].探索,1994,(2).

[2]杨华.孔子忠孝观念溯源―兼论先秦时期的宗族依附[J].天津师大学报,1997,(3).

[3]李波.孔子与忠君思想[J].河南社会科学,2002,(5).

[4]裴传永.孔子的忠德观探析[J].伦理学研究,2005,(6).

[5]柴洪全,石晓玉.论先秦儒家“孝忠”观中的“谏诤”思想[J].理论学刊,2008,(7).

(作者赵丽丽系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08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