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女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女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在就业市场中,创业教育对于女大学生这个特殊就业群体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尤其是在就业竞争能力的提升方面,对于女大学生充分和谐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业教育; 女大学生; 就业竞争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122-02

女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具有知识性、可塑性、开拓性等特点。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大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接受了平等的教育与学习的机会,但是在就业市场中却没有得到完全平等的就业机会。在新形势下,创业教育在提升女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研究工作探讨中成为高频因子。

一、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其意义

创业教育是使受众能够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进行创新,开辟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并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机遇的探索的教育活动。[1]它通过高校创业精神的培养和创业素质的锻造,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2]高校创业教育是针对大学生这一创业教育客体开展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一种融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为一体的活动,它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创业精神,开发创业人格,提高创业素质和能力。[3]

1.有利于转变女大学生就业观念

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步增强,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尤为显著。根据女大学生自身特点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其创业意识,提高其创业能力,能够转变女大学生就业观念,提高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独立自主能力,积极主动实现就业,鼓励其自主创业。形成高等教育由“守成教育”到“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2.有利于培养女大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女大学生获取创业知识,培养“八个意识”,即创业主体意识、风险经营意识、知识更新意识、资源整合意识、战略策划意识、信息资源意识、创富意识、优化环境意识。增强“三种心”,即独立生存的自信心、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广泛关怀的责任心。创业教育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较为具体的推进模型与行为方式,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重要参考,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4]

3.有利于女大学生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与男性相比,女大学生在语言表达、形象思维、人际交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作为创业教育的客体,能够在就业竞争中更加有效地利用自身优势。在就业竞争中,女大学生表现出来的不足有自信心不强、独立性不高、决策不果断等,都可能不同程度影响女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工作和发展,但是在创业教育中会得到对各项事业策划、开办、拓展的教育,是探索、冒险、创造精神与技能的教育,[5]从而有效地弥补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劣势。

二、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现状分析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既存在经济保障、工作稳定等职业发展中的基础需求,又存在谋求社会认同等自我尊重需求。因此,其就业现状对于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取得社会认同,提高就业成功率至关重要。

1.社会经济状况和政策环境造成“三高”

就业成本付出高,大部分女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要比男生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财力购买就业求职和面试时所需的衣服、化妆品等。期望值偏高,女生对就业比较理想化,愿意到国家机关、外资企业、大中城市等具有舒适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地方工作,不愿到基层、二三线城市和中小企业等地单位工作。依赖性高,女大学生希望通过父母亲朋等帮助其就业,因而依赖性明显高于男生。

2.社会传统观念和自身特点造成“三低”

女大学生就业层次相对较低。虽然女性的就业率总体增长,但是女大学生的就业层次相对不高,大部分女大学生就业只在与传统角色相关的职业和行业间流动。尤其是从事服务性质延伸的职业和行业,如做文员、秘书、行政等,而在那些所谓社会评价高和前景看好的行业,如电信、金融、房地产业、国家机关等社会团体部门,女大学生的就业比率不高。女大学生就业收入相对较低。女性就业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女大学生就业已成为衡量男女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与女大学生就业相对应的却是低收入,在女大学生占多数的行政相关工作中通常在同行业中的平均工资都是最低的,而且这些行业的工资增长也是很缓慢的。女大学生职业流动性相对较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通过市场的统一配置,使得女大学生涉足更为广泛的领域。女大学生的就业范围拓宽了,女大学生也可以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女大学生往往是选择了某个职业,就很少有机会去选择别的职业,处于一种职业流动静止状态。

三、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1.创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所谓和谐校园文化,是以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先进、创新宽容、和谐的精神文化为核心,是独特、典雅、人文的物质文化,民主、平等、高效的制度文化和理性、诚信的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6]女大学生的感性认识通常大于理性认识,所以校园文化对女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影响往往大于传统教育的效果。创业文化必须依托校园文化营造大学生创业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应该立足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创业文化的舆论氛围。

2.创业意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创业意识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念和创业世界观,[7]创业意识的培养要依靠专业知识课堂这个阵营,要让女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创业意识的养成过程。在讲授专业知识时要根据女大学生的特点导入相关行业创业方面的信息和资料,让女大学生提前了解某一行业创业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使她们能够在就业市场中具备竞争能力。

3.创业课堂与实习实训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上,创业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涵盖和涉及创业学、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政策法律、社交礼仪等领域。女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到的主要是各方面基本知识技能的训练,要有成效的应用这些知识技能,创业教育就必须是课堂教育与活动课程和素质拓展三者相结合的教育形式,进一步形成“案例教学—创业计划—实习模拟—实地创业”的教育模式。[8]

4.创业能力与教育评价相结合

女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获得需要时刻与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相结合。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应包括学生素质、教师能力、教学环节、实践平台、创业环境和社会效益等六个核心指标。评价体系的指标因子是决定女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高低的关键,合理的权重配比是评价能力科学客观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时椿,常建坤.创业与创新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吴泽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其启示[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5):18-22.

[3] 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 唐百锋,鲁宽民.建设创新型国家视阈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探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4-77.

[5] 葛 莉.就业竞争力视阈下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1(12):75-77.

[6] 孟益宏.论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J].扬州大学学报,2007(11):63-65.

[7] 陆 岩,乔长水.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11-13.

[8] 刘东菊.开展创业教育构建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4):67-70.

[9] 郝登峰.大学生就业创业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